1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xué)而》
2子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稙檎?/p>
3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薄稙檎?/p>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譯: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么被謚為‘文’呢?”孔子說:“他思維敏捷卻很好學(xué),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辱,所以被謚為‘文’。”)
6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譯:孔子說:“默默地增加知識,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對我有什么難呢?”)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薄独锶省?/p>
9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述而》(譯: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dǎo)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dá)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fā)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復(fù)地給他舉例了。”)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泰伯》
12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3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薄缎l(wèi)靈公》
14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薄稙檎?譯:子貢問怎樣做一個君子.孔子說:對于你要說的話,先實行了,再照你做的說出來,(這就夠說是一個君子了). ...)
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薄额仠Y》
16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薄独锶省?譯: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dāng)?shù)姆椒ǖ玫剿筒粫ハ硎艿?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dāng)?shù)姆椒ㄈ[脫它,就不會擺脫的。)
17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譯:孔子說:“如果富貴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雖然是給人執(zhí)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貴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還是按我的愛好去干事?!?
18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述而》(譯:孔子在齊國聽到《韶》樂后,很長時間嘗不出肉味,于是說:“沒想到《韶》樂達(dá)到了如此高的水平啊.)
19點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譯:曾點說:“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經(jīng)穿在身上,約上五六個成人、六七個小孩,在沂水旁邊洗臉洗手,在舞雩臺上吹吹風(fēng),然后一路唱著歌走回來。”孔子說:“我贊同曾點的主張呀!”)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