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4]
蜀之鄙(邊遠的地方)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依仗、憑借)而往?
曰:吾一瓶一缽足矣。
富者曰: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1.本文通過一個生動的故事,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于學習的重要性。
2.以()告富者是一個省略句,括號中省略的內(nèi)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選出下面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A)貧者語于富者曰(告訴)(B)吾欲之南海(往)
(C)西蜀之去南海(距離)(D)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看來)
4.文中有兩處子何恃而往,為什么第一處用的是問號,而第二處用的是感嘆號?請作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對比鮮明是本文寫法上的一大特點,請以蜀鄙二僧欲往南海部分為例,說說文章是如何運用對比手法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哪句話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子侄立定志向,刻苦學習?()
A、天下事有難易乎?B、人之為學有難易乎?
C、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D、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7.文中可以看出之南海是非常困難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主觀努力或立志2、到過南海這件事或之3、D(難道)4、第一次表探詢的語氣,第二次輕蔑的語氣或第一句表疑問,第二句表不屑一顧)
5、貧和尚認為去南海一瓶一缽就夠了,富和尚認為應雇船去南海(或貧和尚從南?;貋砹?,富和尚還沒有成行)
6、D7、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
【中考語文文言文強化訓練:為學】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