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奐(hun)山山市,邑(y)八景之一也,然數(shù)(sh)年恒(hng)不一見。孫公子禹(yǔ)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mng),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chn)院。無何,見宮殿(din)數(shù)十所,碧瓦飛甍(mng),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yun)睥(p)睨(n),連亙(g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fēng)起,塵氣莽(mǎng)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fēng)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xiāo)漢。樓五架,窗扉(fēi)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層層指數(shù)(shǔ),樓愈(y)高,則明愈小。數(shù)(shǔ)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n)然縹緲(piāo)(miǎo),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xi)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y)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不可見。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s),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云。
譯文
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jīng)常好幾年也不出現(xiàn)一次。(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yè)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驚奇又疑惑,心想這附近并沒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碧綠的瓦,屋脊高高翹起,這才明白原來是(出現(xiàn))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xiàn)了)高高的城墻,城墻上面成凹凸形的短墻,連綿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巷的,都清晰地呈現(xiàn)在眼前,用億萬來計算。忽然刮起大風(fēng),煙塵彌漫,全城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fēng)停止,天空晴朗,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一直連接到云霄與天河,(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門都敞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是樓外的天空。一層一層地指著數(shù)上去,房間越高,亮點越?。粩?shù)到第八層,亮點只有星星那么??;再往上就變得暗淡了,似有若無,看不清它的層次。(低層)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著(欄桿)的,有站著的,姿態(tài)不一。過了一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一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一般大小,(再縮)成為豆粒一般大小,終于完全消失。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么區(qū)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
字詞解釋
1、山市:山市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2、奐山:山名。舊淄川縣有渙山,也寫作煥山。3.、邑:縣。這里指清代淄川縣,今屬淄博市。4、孫公子禹年:對孫禹年的尊稱。公子,舊時用來稱呼豪門貴族子弟。5、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但是經(jīng)常是多年看不見一次。恒,經(jīng)常。然,但是。數(shù)年,許多年。5、同人:共事的人或志趣相同的人。6、飲:喝酒。7、青冥:青天,天空。青,形容天空的顏色。冥,形容天高遠(yuǎn)無窮的樣子。8、相顧:你看看我,我看看你。9、念:想。10、近中:近處。11、禪院:寺院。禪,佛教用語,表示與佛教有關(guān)的事物。11、無何:不久,不一會兒。12、碧瓦飛甍:青色的瓦和翹起的屋檐飛甍:飛檐。甍,屋檐。兩端翹起的房脊。13、始悟:才明白。始:才,悟:明白14、未幾:不久,不一會兒。與前邊的無何含義相同。15、高垣睥睨:高高低低的城墻。高垣,高墻。睥睨,又寫做埤堄。指女墻,即城墻上呈凹凸形的矮墻。16、連亙:連綿不斷。17、居然城郭:竟然變成城郭了。居然,竟然。城郭,城池。18、中有樓若者:其中有像樓臺的。19、堂若者:有像廳堂的。堂,廳堂。20、坊若者:有像牌坊的。21、歷歷在目:清晰地出現(xiàn)在眼前。22、以:用。23、莽莽然:一片迷茫的樣子24、依?。弘[隱約約。25、既而:一會兒。26、一切烏有:這個詞用來形容什么都沒有,或者也可以用來形容漏得或者消磨、消耗得所剩無幾?,F(xiàn)指,所有的(景象)都沒有了。烏有,虛幻,不存在。27、危樓:高樓。危,高,高聳。28、直接:一直連接。29、霄漢:云霄與天河。30、窗扉:窗戶。31、皆:都。32、洞開:敞開33、裁如星點:才像星星那么小。裁,同才,僅僅。34、黯然縹緲:黯淡下來,隱隱約約,若有若無。35、而:連詞,表并列。36、往來屑屑:形容來往匆匆。屑屑,忙碌的樣子。37、或:有的。38、憑:靠著。39、不一狀:姿態(tài)不一。40、逾時:過些時候。41、倏忽:突然。42、人煙市肆:人家和商店。市肆,集市。肆,店鋪。43、遂:終于。44、孤:孤零零。45、聳:聳立。46、驚疑:驚奇,疑惑。47、碧:青綠色。48、然:但是。49、數(shù):幾。50、明(出自文中則明愈?。汗饬?。51、行(出自文中又聞有早行者):趕路。(另一說行也為走的意思)52、與世無別: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么區(qū)別。53、風(fēng)定天清:大風(fēng)停止,天空晴朗。54、孤塔聳起:意思是孤零零的一座塔聳立起來。55、直接霄漢:古意:無限接近于天河,形容山高。今意:直直的插入云霄與天河,比喻山高景色美。
通假字
裁如星點:裁通才,僅僅,只有,剛剛。一切烏有:烏通無,沒有。
詞類活用
窗扉皆洞開(洞:像洞一樣,名詞作狀語)。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名詞作狀語依次譯為:像樓一樣,像廳堂一樣,像街巷一樣)。
古今異義
恒:古義:經(jīng)常。今義:永久。顧:古義:看。今義:注意。悟:古義:明白。今義:了解。始:古義:才。今義:開始。危:古義:高,高聳。今譯:危險。直接:古義:一直連接到。今譯:不經(jīng)過中間的事物?;颍汗帕x:有的人。今譯:或者。睥睨:古義:城上的矮墻。今譯:眼睛斜著向旁邊看,形容傲慢的樣子。
賞析縱觀山市出現(xiàn)的全過程,可分三個階段。
1.初生階段:從孤塔高聳到宮殿出現(xiàn)。
這是目擊者眼中的畫面。文章還描寫了目擊者的心理變化:見孤塔時,彼此相顧驚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現(xiàn)的,而且跟實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驚,但一想到近中無此禪院,又不得不疑。待到宮殿出現(xiàn),才悟出原來這是山市。這樣寫就把讀者帶到目擊者所在的地方了。以下所寫仍是目擊者所見畫面,但讀者在感覺上發(fā)生了變化:一切都如同親見。
2.發(fā)展階段:城郭的出現(xiàn)。
先總寫一筆: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頗有恢宏的氣象。然后分寫: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雖然寥寥數(shù)語,卻可以誘發(fā)讀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圖》相似的畫卷來。這幅畫卷最后在風(fēng)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悵然。
3.高潮階段:危樓的出現(xiàn)。
因風(fēng)定天清,一切烏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漢的危樓,所以樓的形狀看得格外清楚,連樓外天空也顯現(xiàn)了出來,給人的感覺是距離比先前的城郭縮短了一些。更為特殊的是,樓上還有來來往往的人,或憑或立,與人世無異,這又給人以親切感,增強(qiáng)了觀賞的興趣。最后寫幻景的消失,跟影視中的漸隱鏡頭頗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無窮。結(jié)尾一段寫山上的鬼市,這是補(bǔ)筆,有照應(yīng)開頭的作用,說明奐山這個地方確實能看到這種奇異的現(xiàn)象。時間的變化:忽無何未幾忽既而逾時倏忽景致的變化:孤塔宮殿城郭危樓
主題思想
《聊齋志異》以談狐說鬼的形式.揭露當(dāng)時現(xiàn)實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惡,對科舉制度和禮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筆調(diào)描繪了青年男女相愛的故事。但書中也存在著一些宣傳忠,孝,節(jié),義的封建倫理觀念和迷信色彩。
寫作特點
1、懸念起筆
本文開篇就點明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引起讀者極大興趣,想了解其中的奧秘,可是作者筆鋒一轉(zhuǎn)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又給山市增添了一些神秘的氣氛,讀者的好奇心被強(qiáng)烈的激發(fā)了。
2、融情入景
以情襯景。作者在描寫時,是通過孫禹年及其朋友的眼睛來描寫山市奇景的。孫禹年在與朋友飲酒時,忽然看見遠(yuǎn)處奐山山峰上出現(xiàn)了隱隱約約的高聳的孤塔,他們不禁相顧而疑,因為此處根本就沒有寺院,哪來的孤塔呢?這種強(qiáng)烈的驚奇、迷惑的情緒,既是對離奇的山市景色一種烘托,又是感染讀者的一種媒介。作者在描述的過程中融入了這種情緒,一步步吸引讀者,去揭開山市的秘密。文中伴隨著驚異的情緒波動,層層展開描寫,使山市的每一景物,每一次變幻都給人以新奇的感覺。接著,孤塔旁又出現(xiàn)了數(shù)十所華麗的宮殿,直到此時,作者才點明了始悟為山市。孫某及其朋友由驚疑而悟。伴隨著悟而來的應(yīng)該是輕松、釋然的心情,集中精神觀賞難得一見的山市奇觀。
3、由粗及細(xì),詳略得當(dāng)
例如文中寫城郭,僅僅是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的九個字,以虛代實,以略代詳,粗線條勾勒了城市的規(guī)模和輪廓,對城市的整體布局和具體事物,一概不做細(xì)描,只以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概括。我們雖不知其詳細(xì),卻能夠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那城市是多么的繁榮。緊接著,作者對危樓的描述卻是實寫、細(xì)寫。作者不僅摹寫出樓的高大、雄偉以及它簡明的結(jié)構(gòu),并且運用富有表現(xiàn)力的筆墨,寫出樓上各色人的活動,細(xì)膩地點染了樓中人物的姿態(tài)和神韻。如果說,前面是以粗、虛、略的筆法勾勒了城市的概貌,寫起來氣勢飛動的話,那么后面則是以細(xì)、實、詳?shù)墓P墨,具體描繪了山市中的一樓一景,一人一態(tài),寫得極有情味,這樣的描寫,我們不只是看到了山市里的高樓、城郭,而且似乎觸摸到了山市里人情風(fēng)俗的氣息。同時,也使得本是無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富有實感。同時,作者在描繪景物時點到為止,給讀者留下了無限想像與玩味的空間。4、動靜互變。山市景象變幻不定,作者著力捕捉山市的每一次變化,在短短的一百字中,將其描寫的生動、形象、令人拍案叫絕。
【2016年中考語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山市】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