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
教學目標:
1.把握這首詩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過程,通過人物對話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摯感情。
2.從詩歌的寫作時代和作品反映的時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義色彩。
3.熟悉漢樂府的文學常識與《孔雀東南飛》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4.掌握文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幾個文言實詞
教學重點:
1.疏通文義,把握故事發(fā)展過程,分析人物感情;
2.掌握文中的“偏義復詞”和“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3.識記有關文學常識
教學難點:
從詩歌的寫作時代和作品反映的時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義色彩。
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導語
愛情是人類最美麗的情感,也是文學作品中永恒的主題。下面我們先來看一首愛情誓言
詩:《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有哪位同學可以解讀一下這首詩?(明確:天啊!我想和您相親相愛,使愛情永遠不衰竭。高山失去山頭,江水完全枯竭,冬天雷鳴,夏天下雪,天地合在一起,才肯和您斷絕?。?/p>
梁祝化蝶、唐伯虎點秋香都是我們熟知的愛情故事。今天我們再來看一下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
二、 簡介有關文學常識
《孔雀東南飛》選自徐陵編選的《玉臺新詠》?!队衽_新詠》是現(xiàn)存我國較早的詩歌總集
之一,是《詩經(jīng)》《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詩總集。其選詩范圍較窄,多敘男女閨情,但也不乏杰作,如我們將要學到的具有反封建禮教的積極主題和高度藝術成就的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是古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它與北朝的《木蘭辭》合稱為“樂府雙璧”。
那什么是樂府和樂府詩呢?(明確:“樂府”本是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構,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三、 結合小序簡介故事情節(jié),理清故事結構,概括文章主題思想(提示:開頭小序,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成詩的經(jīng)過。)
明確:
1、故事梗概:
東漢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善牌沤鼓敢蚍N種原因對蘭芝百般刁難,蘭芝毅然請歸,仲卿向母求情無效,夫妻只得話別,雙雙“誓天不相負”。蘭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來,先是縣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遣丞為媒。蘭芝因與仲卿有約,斷然拒絕。然而其兄惡言相向,蘭芝不得已應允太守家婚事。仲卿聞變趕來,夫妻約定“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蘭芝出嫁的喜慶之日,劉焦二人雙雙命赴黃泉,成千古絕唱。
故事結尾與其它中國民間文學幾成千篇一律,充滿浪漫主義的理想色彩:兩人合葬,林中化鳥。(其它如《梁祝》中的“化蝶”、牛郎織女的“七夕相會”)
2、故事結構:
開頭兩句:托物起興,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蘭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開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別(6~12自然段)——故事的發(fā)展
第三部分:蘭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發(fā)展
第四部分:雙雙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誡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聲
3、主題思想:
本詩以時間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迫害為矛盾沖突的線索,也可以說按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fā)展線索來敘述,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
四、 結合課文注解將文章通讀一遍
解決下列問題:
1、 基本解決翻譯問題
2、 注意人物對話的特點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3、 總結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
五、 布置作業(yè):
1、 找出詩中含有“相”“自”“見”字的句子,解釋這些字詞的意義和用法
2、 歸納的偏義復詞、古今異義詞。
第二課時
一、 人物形象和對話
成功地塑造了劉蘭芝、焦仲卿的藝術形象,除了他們的悲劇行為外,對話在表現(xiàn)典型性格方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劉蘭芝:堅強、持重,自尊,果斷,不為威逼所屈,也不為榮華所動。
“十三能……十六誦詩書”——知書達禮
“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不卑不亢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自尊
“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舉身赴清池”-果斷
“新婦起嚴妝,”-鎮(zhèn)定,莊重
“處分適兄意,那得任自?!薄馊醿葎?/p>
2、焦仲卿:忠于愛情,忍辱負重,但比較懦弱,膽小怕事。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堅貞不逾
“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叛逆精神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典型;極端蠻橫無理,一味獨斷專行。勢利。
“何乃太區(qū)區(qū)”
“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
“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
“吾已失恩義,會不想從許”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
4、劉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幫兇。此人性行暴戾,趨炎附勢,尖酸刻薄,冷酷無情。
二、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以具體問題探討的形式分析)
1、本詩開頭兩句(第1段)游離開情節(jié)之外,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
明確:不能刪。這是民歌習用的起興手法。它為全詩制造一種徘徊顧戀的情調,又有提攝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①第2段從13歲說到17歲,一一道來,是否太煩瑣?它與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什么關系?
明確:不煩瑣。這是一種鋪陳手法,稱為“賦”。
這里寫得簡練而有層次,意在強調蘭芝從小聰明能干,多才多藝,很有教養(yǎng),為下文蘭芝被逐作鋪墊,以激起讀者的同情。
②要求學生從詩中再找出使用鋪陳手法的文字。
明確:第13段是第2段內容的重復,都是強調蘭芝從小聰明,很有教養(yǎng),但轉換了敘述的角度,使文章顯得錯落有致。
第9段寫蘭芝臨別“嚴妝”又用了一段鋪陳,意在表現(xiàn)蘭芝被逐離開焦家前沉著、冷靜鎮(zhèn)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無雙”,又為下文太守的兒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鋪墊。
③第2段從時間上(13歲—17歲)作了縱的鋪陳,第9段則從妝束、服飾、姿態(tài)上作橫的鋪陳。無論那一種鋪陳,都對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故事情節(jié)起了積極的作用。
同學們初中時學過的樂府詩《陌上?!罚诿鑼懬亓_敷的美貌時,也是用了橫的鋪陳。
3、詩中兩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劉蘭芝比作蒲葦,是否顯得累贅?這和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何關系?
明確:這個比喻第一次出自劉蘭芝之口,表示劉蘭芝對愛情堅貞不渝,永不變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說的,他用這個比喻來責問劉蘭芝為什么改變初衷。表明人物之間產(chǎn)生了誤會,出現(xiàn)了分歧。這兩次比喻和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瀾,使情節(jié)曲折起伏,生動感人。
小結:賦、比、興是樂府詩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它對推動故事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起了積極的作用。所以我們在學習樂府詩時應予以重視。
三、歸納“相”、“自”、“見”、偏義復詞、古今異議詞的用法和意義
(一)“相”的用法:
(1)相,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之詞,偏指一方,有稱代作用,可稱代“你”“我”“他”“之”等等。如:
①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代“你”)
②及時相遣歸(代“我”)③還必相迎?。ù澳恪保?/p>
④好自相扶將(代““她”)⑤嬉戲莫相忘(代“我”)
⑥誓天不相負(代“你”)⑦不得便相許(代“你”,)
⑧登即相許和(代“她”)⑨躡履相逢迎(代“他”)
⑩悵然遙相望(代“他”)⑾誓不相隔卿(代“你”,與“卿”復指)
(2)副詞,表示互相,彼此。如:
①相見常日?、诰镁媚嗤?/p>
③六合正相應④葉葉相交通
⑤枝枝相覆蓋⑥仰頭相向鳴
⑦黃泉下相見
(3)作名詞,相貌。如:兒已薄祿相
(二)“自”的用法:
“自”作“自己”解釋外,還可作副詞、介詞、連詞、助詞等。詩中的“自”字解釋如下:
①我自不驅卿(本)②本自無教訓(本是)
③自可斷來信(即)④葳蕤自生光(且,還是)
⑤自名秦羅敷(其)⑥自名為鴛鴦(其)
⑦好自相扶將(親自)⑧物物各自異(助詞,無義)
(三)“見”的用法:
①賤妾留空房,相見(動詞,見面)常日??;
②轉頭向戶里,漸見(副詞,被)愁煎迫;
③蘭芝初還時,府吏見(指代副詞,指“我”)丁寧。
(四)偏義復詞
由兩個近義詞或反義詞作詞素構成一個詞,其中一個詞素表示意義,另—個詞素只作陪襯,不表示意義,這樣的詞稱為偏義復詞。
①便可白公姥(公姥:原意為“公公婆婆”,這里的“公”字無意義,專指婆婆;下文“勤心養(yǎng)公姥”、“奉事循公姥”中的“公姥”同此意)
②晝夜勤作息(作息:原意為“勞作和休息”這里“息”無義,專指勞作、勞動)
③我有親父兄(偏指兄)
④逼迫有弟兄(偏指兄)
(五)古今異義詞
為仲卿母所遣(遣:遣返,休,指女子被夫家趕回娘家。今常用義為,派,派遣)
便可白公姥(白:告訴,稟告。今常指一種顏色)
可憐體無比(可憐:可愛。今義為:值得憐憫)
槌床便大怒(床:古代一種坐具。今指供人睡覺用的家具)
舉手長勞勞(舉手:告別時的動作。今常表贊同或要求發(fā)言時的動作)
—逆以煎我懷(逆:逆料,想到將來。今義與“順”相對)
阿母大悲摧(摧,傷心。今義為:破壞,折斷)
便言多令才(令:美好。今常用義為:命令或使)
恐此事非奇(奇:宜,適宜。今常用義為:特殊的,或驚異)
尋遣丞請還(尋:過了一些時候。今常用義為,尋找)
否泰如天地(否;壞運氣。讀p7。今常用義為:否定,可否。泰,好運氣今常用義為,平安,安定)
渠會永無緣(渠:他。今常指人工開鑿的河道)
躡履相逢迎(逢迎,迎接。今常用義為,奉承,拍‘馬)
逼迫兼弟兄(弟兄:哥哥。今指同輩之間或舊軍隊中對士兵的稱呼)
葉葉相交通(交通:連接。今為各種運輸往來,郵遞通訊,工作)
多謝后世人(謝:勸告。今常用來表示感激)
附:
“為”的用法:
①為仲卿母所遣(被,介詞)
②十七為君婦(做,作為,成為,動詞。下文“君既為府吏”,“君家婦難為”、“黃泉共為友”、“時時為安慰”、“遣丞為媒人”、“自名為鴛鴦”中“為”同此)
③為詩云爾(作,寫,動詞。)
④非為織作遲(是,動詞?;蜃鳌耙驗椤?,“由于”,介詞。)
⑤阿母為汝求(替,給,介詞。)
⑥始爾未為久,(算,算作.動詞。)
⑦慎勿為婦死(為了;連詞。)
遣
②縣令遣媒來(派,動詞。下文“尋遣丞請還”、“遣丞為媒人”,“故遣來貴門”中“遣”同此)
③十七遣汝嫁(送,動詞)
何
①何意致不厚(怎么,哪里,疑問代詞。下文“何敢助婦語”、“何言復來還”中“何”同此)
②隱隱何甸甸(無義,句中語氣助詞,補足音節(jié))
③汝今何罪過(什么,疑問代詞)
④作計何不量(為什么,疑問副詞)
【孔雀東南飛(粵教版高一必修)】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