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基礎檢測 (共6小題)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共其乏困 B.毋內諸侯
C.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D.豎子不足與之謀
2.下列各項中,畫線字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 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
B.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
C.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鄰之厚,君之薄也
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失其所與,不知
3.下列加橫線詞的意思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
B.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C.太子丹恐懼
D.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
4.下列句子中,加橫線詞語的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以身翼蔽沛公
②群臣怪之
③此其志不在小
④越國以鄙遠
⑤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
⑥素善留侯張良
⑦吾得兄事之
⑧項伯殺人,臣活之
⑨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⑩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A.①⑦/②③/④⑤⑧/⑥⑨⑩
B.①③⑩/②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⑦⑩/②⑤/③④/⑥/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⑨⑩/⑦⑧
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組是( )
例句: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A.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C.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6.下列關于古代文學常識的表述,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紀是紀傳體史書中帝王傳記的專用名詞。項羽沒做皇帝,但司馬遷認為他實際上有著和天子等同的地位和作用,故將其列入本紀。
B.古代的很多地名和現(xiàn)在是不同的,如關中,它是指函谷關以西的地區(qū);山東,指的是崤山以東,也就是函谷關以東的地區(qū)。
C.古代人乘車,主帥居中,馭手居左,稱車左;參乘(陪侍或保衛(wèi)人員)又稱車右,“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參乘即為此義。
D.古時座次尊卑有別,十分嚴格。室內最尊的座次是東面,“項王、項伯東向坐”,體現(xiàn)了項羽、項伯尊貴的地位。
卷Ⅱ(42分)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燭之武退秦師》,完成各題。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p>
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在文中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高興。
B.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賜:恩惠。
C.唯君圖之 圖:考慮。
D.晉軍函陵 軍:軍隊。
8.對下列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且貳于楚也 貳:從屬二主 B.又欲肆其西封 肆:擴張
C.朝濟而夕設版焉 濟:成功 D.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侵損
9.分別比較下列每組句子中畫橫線字的意思,對其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既東封鄭 ②又欲肆其西封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微斯人,吾誰與歸
A. 兩個“封”不同,兩個“微”相同
B. 兩個“封”不同,兩個“微”不同
C. 兩個“封”相同,兩個“微”相同
D. 兩個“封”相同,兩個“微”不同
10.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約為婚姻
C.若亡鄭有益于君 D.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11.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其無理于晉 以:因為,表原因的連詞;
B.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焉:哪里、怎么,表反問的語氣詞;
C.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這樣,代指上文的事;
D.吾其還也 其:還是,表商榷的語氣詞。
12.下列加點的“之”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之”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B.鄰之厚,君之薄也
C.夫晉,何厭之有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13.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出的省略成分,正確的一項是
A.夜縋而出,(佚之狐)見秦伯 B(鄭伯)許君焦、瑕
C.(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D.(晉君)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
14.根據文意,為下列句子補出省略的內容不正確的一項:
A.“……子亦有不利焉?!保T之武)許之。
B.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之,代滅亡鄭國)煩執(zhí)事。
C.若舍鄭以為(之,代鄭國)東道主
D.晉軍函陵,秦軍(于)氾南
15.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下臣雖強壯,但是不如別人。
B.焉用亡鄭以陪鄰——為什么要用滅掉鄭國的辦法來增加鄰國的土地呢?
C.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況且您曾經得到過晉君的賞賜??!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別人的力量而保護自己,不仁義。
16.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鄰之厚,君之薄也
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就相對削弱了
B.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出使的人攜帶的物品來來往往,(我們鄭國)可以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
C.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如果不使秦國土地減少,(晉國)將從哪里取得它貪求的土地呢?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現(xiàn)在危急,請求您,這是我的過錯。
17.燭之武勸說秦伯退師的理由,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A.如讓晉占領了鄭,那么他們還要擴張勢力,就勢必危及秦的安全,這種損秦肥晉的做法,對秦實在是非常不利的。
B.相鄰的晉國實力雄厚了,實際上秦國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鄭國對秦也是會有好處的。
C.秦對晉侯有過恩賜,但晉侯回國后就違背承諾,并迅速修筑防御工事拒守。
D.秦軍欲越過晉國并看不起遠方的鄭國,這實際上是很困難的事。
18.下列敘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秦穆公聽了燭之武的話,不僅撤了兵,而且和鄭國訂立盟約,派兵駐守鄭國都城。
B.秦退兵后,晉臣子犯請求晉文公趕快攻打鄭國,但晉文公認為不可。
C.晉文公認為,沒有鄭文公的力量他是不能回國為君的,借人之力反而去蒙蔽欺騙人家是不講仁義的。
D.晉文公還認為,喪失了人家所給與的恩賜是不明智的,用分裂代替和好,這也不算是武勇。
三、名句名篇默寫(6分)
19(1)在《沁園春長沙》中,詩人面對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緒萬千,不禁發(fā)問“ , ”。這兩句詞道出了詩人的雄心壯志,表現(xiàn)了博大的革命者胸懷。
(2)《雨巷》一詩中,詩人獨自走在悠長寂寥的 雨巷,希望逢著“ , ”。
(3)在《荊軻刺秦王》中,一代大俠荊軻,為了生命的精彩,高歌著“ , ”??犊扒亍?/p>
卷Ⅲ(60分)
四、古代詩歌閱讀(11分)
漁歌子荻花秋
[五代]李殉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xiāng),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20、情隨事遷,景因人異。同樣是描寫湘江秋景圖,本詞與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在描寫景物上有何不同?請賞析比較。(6分)
答:
21、本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5分)
答:
五、文學類文本閱讀(27分)
2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
志摩紀念
周作人
面前書桌上放著九冊新舊的書,這都是志摩的創(chuàng)作,有詩,文,小說,戲劇。志摩死了,現(xiàn)在展對遺書,就只感到古人的人琴俱亡這一句話,別的沒有什么可說。志摩死了,這樣精妙的文章再也沒有人能做了,但是,這幾冊書遺留在世間,志摩在文學上的功績也仍長久存在。中國新詩已有十五六年的歷史,可是大家都不大努力,更缺少鍥而不舍地繼續(xù)努力的人,在這中間志摩要算是唯一的忠實同志,他前后苦心地創(chuàng)辦詩刊,助成新詩的生長 ,這個勞績是很可紀念的,他自己又孜孜矻矻地從事于創(chuàng)作,自《志摩的詩》以至《猛虎集》,進步很是顯然,便是像我這樣外行也覺得這是顯然。散文方面志摩的成就也并不小,據我個人的愚見,志摩可以與冰心女士歸在一派,仿佛是鴨兒梨的樣子,流麗清脆,在白話的基礎上加入古文方言歐化種種成分,使引車賣漿之徒的話進而為一種富有表現(xiàn)力的文章,這就是單從文體變遷上講也是很大的貢獻了。
但是,我們對于志摩之死所更覺得可惜的是人的損失。文學的損失是公的,公攤了時個人所受到的只是一份,人的損失卻是私的,就是分擔也總是人數不會太多而分量也就較重了。適之說,志摩這人很可愛,他有他的主張,有他的派路,或者也許有他的小毛病,但是他的態(tài)度和說話總是和藹真率,令人覺得可親近,凡是見過志摩幾面的人,差不多都受到這種感化,引起一種好感,就是有些小毛病小缺點也好像臉上某處的一顆小黑痣,也是造成好感的一小小部分,只令人微笑點頭,并沒有嫌憎之感。就是有派別的作家加以攻擊,我相信這所以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階級之故,而決不是他的個人。適之又說志 摩是誠實的理想主義者,這個我也同意,而且覺得志摩因此更是可尊了。這個年頭兒,別的什么都有,只是誠實卻早已找不到,知識階級的人挑著一副擔子,前面是一筐子馬克思,后面是一口袋尼采,也是數見不鮮的事,在這時候有一兩個人能夠誠實不欺地在言行上表現(xiàn)出來,無論這是哪一種主張,總是很值得我們的尊重的了。關于志摩的私德,適之有代為辯明的地方,我覺得這并不成什么問題。為愛惜私人名譽起見,辯明也可以說是朋友的義務。
志摩死后已是二十幾天了,我早想寫小文紀念他,可是這從哪里去著筆呢?我相信寫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無的。文章的理想境界我想應該是禪,是個不立文字,以心傳心的境界,有如世尊拈花,迦葉微笑,或者一聲“且道”,如棒敲頭,夯地一下頓然明了,才是正理,此外都不是路。我只能寫可有可無的文 章,而紀念亡友又不是可以用這種文章來敷衍的,而紀念刊的收稿期限又迫切了,不得已還得寫,結果還只能寫出一篇可有可無的文章,這使我不得不重又嘆息。這篇小文的次序和內容差不多是套適之的演辭的,不過我的話說得很是素樸粗笨,想起志摩平素是愛說老實話的,那么我這種老實的說法或者是志摩的最好紀念亦未可知,至于別的一無足取也就沒有什么關系了。
民國二十年十二月十三日,于北平。
(1)對這篇文章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徐志摩的散文風格流麗清脆,意思是他在白話的基礎上加入了古文方言歐化種種成分,使白話文的語言更富有表現(xiàn)力。
B.在中國新詩發(fā)展的最初十五六年,努力于新詩創(chuàng)作的徐志摩,可以說對新詩的發(fā)展做出的貢獻最大。
C.由于當時人們對徐的人品有所怨恨,所以作者對徐的人品不是避而不談,而是大寫特寫,以正視聽,以讓人們對徐的為人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D.徐志摩的離去,在感情上給作者很大的打擊,作為老朋友的周作人,很長時間不能從悲痛中走出來,所以拖了很長時間,才寫了這篇紀念文章。
E.這篇文章的結構安排令人稱道。比如第二段一個“但是”,便由上段寫徐志摩在文學上的貢獻,自然而然地轉到了寫徐的為人,層次清晰,結構嚴謹。
(2)徐志摩是一個沒有缺點的完人嗎?如果不是,作者緣何又說他這人很可愛?(6分)
答:
(3)閱讀下面的句子后,談一談你的理解。 (6分)
就是有派別的作家(對志摩)加以攻擊,我相信這所以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階級之故,而決不是他的個人。
答:
知識階級的人挑著一副擔子,前面是一筐子馬克思,后面是一口袋尼采,也是數見不鮮的事。
答:
(4)回答問題。
簡述徐志摩在文學方面的貢獻。(6分)
答:
周作人是怎樣寫徐志摩的人品的?(4分)
答:
六、語言文字運用
23.下列句子中,畫線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隨著走基層活動的展開,我跟從這支記者小分隊來到了革命老區(qū)阜平進行深入采訪,小分隊所到之處,不驚民,不擾民,真正做到了秋毫無犯。
B.有分析者認為,美國在西亞所采取的行動其實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其明里是推進民主政治,而實際是為了控制海灣石油,以打壓伊朗,遏制俄羅斯。
C.自去年以來,某些大國秉持冷戰(zhàn)思維,頻頻把矛頭指向中國,須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人民已不會再屈服于任何壓力。
D.袁隆平,這位泥腿子科學家,長期堅持在第一線培育優(yōu)良稻種,他為中國、為世界每年增加幾十億斤稻米,可謂勞苦功高;而他卻從不以此居功。
24.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且表意明確的一項是( )
A.“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這是極具概括力的雋永的語言,匆匆一生的徐志摩,似乎也預示在這讖語般的詩句里。
B.戴望舒曾熟讀法國象征主義詩人魏爾倫,蘇聯(lián)學者切爾卡斯基說過,就多愁善感的氣質來說,戴望舒也接近魏爾倫。
C.目前,詩歌的命運空前引人關注,在一些憂心者看來,詩歌已經瀕臨滅亡,詩人已經集體逃亡,必須挽救詩歌,拯救詩人。
D.讀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橋》,讀者就會被這詩一般的語言所譜寫的回憶夢幻曲所感染,使讀者感到余味無窮,不忍釋手。
2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孩子同父親的關系與同母親的關系完全不同。 。 。 , 。 , 。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①父親雖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卻代表人類生存的另一個極端
②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創(chuàng)造的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
③而這個階段父親的作用幾乎無法同母親相比
④而父親不體現(xiàn)任何一種自然淵源
⑤在最初幾年內孩子同父親幾乎沒有什么聯(lián)系
⑥母親是我們的故鄉(xiāng),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A.③⑥⑤④①② B.⑥④⑤③①②
C.①②⑥④⑤③ D.⑤①②③⑥④
26.下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標志,名為“月亮之上”,請寫出該標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構圖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少于80個字。(6分)
27.以下是“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郎平的頒獎詞。請參照其表達方式,以荊軻為頒獎對象,寫一則頒獎詞,要求抓住人物特點,能 從正反兩方面對人物加以評說,表述上要有文采,100字左右。 (7分)
示例:臨危不亂,一錘定音,那是蕩氣回腸的一戰(zhàn)!攔擊困難、挫折和病痛,把拼搏精神如釘子般砸進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躍起,一記記扣殺,點染幾代青春,喚醒大國夢想。因排球而生,為榮譽而戰(zhàn)。一把鐵榔頭,一個大傳奇!
【高一人教版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試卷】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