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下列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A.抹煞/濃妝淡抹顫栗/四肢顫抖巷道/萬人空巷
B.句讀/破音異讀剎車/ 什剎海低徊/徘徊不前
C.鑰匙/北門鎖鑰模樣/道德楷模艾草/方興未艾
D.圈棚/插圈弄套血泊/羅布泊綠色/綠林好漢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3分)()
A.尊嚴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來、使他的活動和他得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質的東西,就是使他無可厚非、受到眾人欽佩并高出于眾人之上的東西。
B.面對國足0:1主場負于伊拉克隊后,足協(xié)副主席韋迪諱莫如深地坦言:在中國搞足球艱難,要成功或許得再等10年。
C.近期溫州越來越多的企業(yè)主“跑路”已經引發(fā)了高層的關注。隨著政府的最終介入和多項扶持政策呼之欲出,中小企業(yè)陰霾的生存困境或將迎來曙光。
D.世界文學的輝煌殿堂對每一位有志者都敞開著,誰也不必對它收藏之豐富而望洋興嘆,因為問題不在于數量。
3.下面的文字是對滬寧城際鐵路動車組列車的說明,請概括該動車先進性的四個特點。(不超過20字)(4分)
7月1日,滬寧城際鐵路正式開通營運,該線路運行的是目前國產最先進的動車。列車外觀較普通列車更具流線性,富于美感。車廂明亮、簡潔;座椅可360度旋轉,乘客始終可面向列車運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縮,靠背可自動調節(jié)。車速瞬間高達350公里每小時,從南京到上海,單趟直達只耗時69分鐘。車體外形流線型的設計降低了動車組的空氣阻力,因而運行時車廂內沒有較大的噪音。
4.我校溪源文學社決定舉辦一期以慶?!疤鞂m一號”目標飛行器發(fā)射成功為主題的期刊,請寫出“天宮一號”名稱出自哪部作品的什么情節(jié),并為期刊的扉頁寫兩句話,以彰顯主題,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方法,不超過20字。(5分)
(1)作品名:___________________;情節(ji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扉頁上的兩句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題。
送石處士序
韓 愈
河陽軍節(jié)度、御史大夫烏公為節(jié)度之三月,求士于從事之賢者。有薦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間,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飯一盂,蔬一盤。人與之錢則辭,請與出游,未嘗以事辭,勸之仕不應。坐一室,左右圖書,與之語道理,辨古今事當否,論人高下,事后當成敗,若河決下流而東注;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后也;若燭照,數計而龜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無求于人,其肯為某來耶?”從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為國,不私于家。方今寇聚于恒,師環(huán)其疆,農不耕收,財粟殫亡。吾所處地,歸輸之途,治法征謀,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義請而強委重焉,其何說之辭?”于是撰書詞,具馬幣,卜日以授使者,求先生之廬而請焉。
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謀于朋友,冠帶出見客,拜受書禮于門內。宵則沐浴,戒行李,載書冊,問道所由,告行于常所來往。晨則畢至,張上東門外。酒三行,且起,有執(zhí)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義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決去就。為先生別?!庇肿枚T唬骸胺踩ゾ统鎏幒纬?,惟義之歸。遂以為先生壽?!庇肿枚T唬骸笆勾蠓蚝銦o變其初,無務富其家而饑其師,無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無昧于諂言,惟先生是聽,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寵命?!庇肿T唬骸笆瓜壬鸁o圖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毕壬鸢葑^o曰:“敢不敬蚤夜以求從祝規(guī)?!庇谑菛|都之人士咸知大夫與先生果能相與以有成也。遂各為歌詩六韻,遣愈為之序云。
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就:走
B.于是撰書詞,具馬幣具:具備
C.使大夫恒無變其初恒:永久
D.敢不敬蚤夜以求從祝規(guī)蚤:通“早”
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現石先生言行“與眾不同”的一組是(3分)
①食朝夕飯一盂,蔬一盤②坐一室,左右圖書
③若燭照,數計而龜卜也④求先生之廬而請焉
⑤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謀于朋友⑥晨則畢至,張上東門外
A.①③⑥B.②③⑥C.②④⑤D.①②⑤
7.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前段記敘烏大夫與從事的對話,兩問兩答,問簡而答詳,意在用石處士襯托烏大夫的為人。
B.后段主要敘寫送行者的祝酒詞,四祝一答,祝詳而答簡,表露出擔心、憂慮以及勸勉之情。
C.從表面看,通篇沒有作者自己的話;其實是用間接手法來議論,是一篇評論的佳作。
D.這篇散文的語言頗有特色,如敘說石處士辯論古今人事時,運用了比喻、類比、排比等手法,氣勢不凡。
8.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請與出游,未嘗以事辭,勸之仕不應。(3分)
⑵大夫文武忠孝,求士為國,不私于家。(3分)
⑶無務富其家而饑其師,無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無昧于諂言。(4分)
三、古詩詞鑒賞(10分)
9.閱讀下面的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鄉(xiāng)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倫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還作江南會,翻疑夢里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泣寒蟲。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
(1)、首聯(lián)寫了什么內容?請簡析(2分)
(2)清代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請體會并說出“風枝驚暗鵲,露草泣寒蟲”一句描繪了怎樣的情景,表達了怎樣的感情。(3分)
(3)古人寫詩講究“煉字”,“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一句中哪兩個字用得最好?有怎樣的表達效果?(5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0.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繩則直,。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2)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3)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p>
(5),悠然見南山。
(6),豈因禍福避趨之。
五、現代文閱讀:文學類文本(20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題。
我對黑暗的柔情
遲子建
①我回到故鄉(xiāng)時,已是晚秋的時令了。農人們在田地里起著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還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們身披落葉,尋覓著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賣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來,大興安嶺的冬天就要來了。
②窗外的河壩下,草已枯了。夏季時繁星一般閃爍在河畔草灘上的野花,一朵都尋不見了。母親侍弄的花圃,昨天還花團錦簇的,一夜的霜凍,就讓它們腰肢摧折,花容失色。
③大自然的花季過去了,而居室的花季還在。母親擺在我書房南窗前的幾盆花,有模有樣地開著。蜜蜂在戶外沒有可采的花蜜了,當我開窗通風的時候,它們就飛進屋子,尋尋覓覓的。不知它們青睞的是金黃的秋菊,還是水紅的燈籠花?
④那天下午,我關窗的時候,忽然發(fā)現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縮在窗欞下,好像采蜜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沒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揚起胳膊的那個瞬間,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針刺般地劇痛,我意識到蜜蜂蜇了我了。
⑤蜜蜂走了,它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針。蜂針很細,附著白色的絮狀物,我把它拔了出來。我小的時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蜇過,記得有一次在北極村,我撞上馬蜂窩,傾巢而出的馬蜂蜇得我面部紅腫,疼得我在炕上直打滾。
⑥別看這只蜜蜂了無生氣的樣子,它的能量實在是大。我的拇指頃刻間腫脹起來,而且疼痛難忍。我懊惱極了,蜜蜂一定以為我要置它于死地,才使出它的撒手锏。而蜇過了人的蜜蜂,會氣絕身亡,即使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會再飛翔。我和它,兩敗俱傷。
⑦我以為疼痛會像閃電一樣消逝的,然而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到了晚飯的時候,我的拇指仍然錐心刺骨地疼。天剛黑,我便鉆進被窩,想著進入夢鄉(xiāng)了,就會忘記疼痛。然而輾轉著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沒有減弱,反而像漲潮的海水一樣,一浪高過一浪。我不得不從床上爬起,打開燈,察看傷處。我想蜜蜂留在我手指上的蜂針,一定毒素甚劇,而我拔蜂針時,大約拔得不徹底,于是拿出一根縫衣服的針,劃了根火柴,簡單地給它消了消毒,將針刺向痛處,企圖挑出可能殘存著的蜂針。針進到肉里去了,可是血卻出不來,好像那塊肉成了死肉,讓我駭然。想到冷水可止痛,我便用冷水沖拇指。這招兒倒是靈驗,痛感減輕了不少,十幾分鐘后,我回到了床上。然而才躺下,剛剛緩解的疼痛又傲慢地抬頭了,沒辦法,我只得起來。病急亂投醫(yī),一會兒抹風油精,一會兒抹牙膏,百般折騰,疼痛卻仍如高山的雪蓮一樣,凜冽地開放。我泄氣了,關上燈,拉開窗簾,求助于天。
⑧已經是子夜時分了,如果天氣好,我可以望見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見山的剪影。然而那天陰天,窗外一團漆黑,什么也看不見。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見什么,卻越是想看。我將臉貼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它毫不含糊地將白日我所見的景致都抹殺掉了。我盼望著山下會突然閃現出打魚人的漁火,或是堤壩上有汽車駛過,那樣,就會有光明劃破這黑暗。然而沒有,我的眼前仍然是沉沉的無邊的暗夜。
⑨我已經很久沒有體味這樣的黑暗了。都市的夜晚,由于燈火作祟,已沒有黑暗可言了;而在故鄉(xiāng),我能佇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為月色的誘惑。有誰會欣賞黑暗呢?然而這個傷痛的夜晚,面對著這處子般鮮潤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種特別的感動,身上漸漸泛起暖意,有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團火。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幾處呢?黑暗在這個不眠的世界上,被人為的光明撕裂得丟了魂魄。其實黑暗是潔凈的,那燈紅酒綠、夜夜笙歌的繁華,褻瀆了圣潔的黑暗。上帝給了我們黑暗,不就是送給了我們夢想的溫床嗎?如果我們放棄夢想,不斷地制造糜爛的光明來驅趕黑暗,縱情聲色,那么我們面對的,很可能就是單色調的世界了。
⑩我感激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場壯烈的犧牲,喚起了我的疼痛感,喚起了我對黑暗從未有過的柔情。
⑾只有這干干凈凈的黑暗,才會迎來清清爽爽的黎明啊。
(選自《散文海外版》)
11.文章開頭為何要從故鄉(xiāng)的秋景寫起?(4分)
12.文章中間④―⑦節(jié)花了不少筆墨描寫被蜜蜂蜇了的情節(jié),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這樣寫有哪些作用?(4分)
13.作者自己被蜜蜂蜇后非但不記恨,反而對蜜蜂產生感激之情,這是為什么?(6分)
14.一般來說,黑暗是人們貶斥的對象,而作者卻會對黑暗產生柔情,請?zhí)骄烤売伞#?分)
六、現代文閱讀:論述類文本(18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題。
中國作家缺了什么
徐上峰
中國為什么不能產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這當然有東西文化差異的因素。但如果僅以文化差異來解讀,顯然是有失偏頗的。
我以為,中國作家在世界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缺乏,與中國作家的作品存在兩個缺點有關。其一是缺乏人文主義關懷。翻開近年來世界文學中的一些重要作家的作品,會發(fā)現他們的作品中都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雖然他們的作品大多數著力小人物、小事件、小地方,但卻有很強的時代性以及寬泛的代表性。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些作家耐得住寂寞,能夠在寫作方向以及題材上堅持多年甚至幾十年不動搖。
中國作家的另一個缺陷是,作品留給讀者想象的空間小。中國作家寫故事很有一套,很多作家寫故事酣暢淋漓,但看多了就會覺得,他們幾乎把故事寫完了,沒有留下可想象的空間。文學作品鼓勵“合理誤讀”,從文藝學的角度來看,這也是被允許的。在一定范圍內,允許讀者有自己的思考,讓讀者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將他們的想法帶到作品中去,對作品進行解構與再創(chuàng)造。因此,對同一文本的閱讀,讀者的閱讀結果不盡相同。
結合中國當代作家來說,他們喜歡將故事和盤托出,事件和文字傳遞的意義是單一的,讀者看這類作品可以一目十行,并不影響閱讀效果。文學批評家認為,“文學文本的背后,總有作者的意義存在,而這個作者的意義是多元的”。遺憾的是,在我們當下的文學作品中,很少看到這樣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其它元素都是固化的。
海明威在紀實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及“冰山原則”,他認為:“冰山之雄偉壯觀,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蔽膶W作品中,文字和故事傳達給讀者的就是“八分之一”,剩下的“八分之七”則是思想性的東西,需要讀者的再思考。一部經典作品應該有豐富的寓意。在茨威格的作品《看不見的收藏》里,我們透過那位失明老人在窮困潦倒的際遇中,依然關心自己的收藏品,發(fā)現德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敗國,在最為艱難的時候,國民對藝術的追求依然沒有喪失。他所收藏的不僅是藝術品,更是一種看不見的財富,即偉大的民族精神——只要信仰還在,民族復興就有希望。
文學具有相通性,雖然諾貝爾文學獎并不是中國作家證明自己的惟一方式,但不解決上述兩個缺陷,中國當代文學在文學史上將是欠缺分量的。
15.從文中看,作者認為具有人文主義關懷的作品包含哪些特點?(6分)
16.為什么說“文學文本的背后,總有作者的意義存在,而這個作者的意義是多元的”?(6分)
17.通觀全文,概述作者寫作的目的。(6分)
七、作文(70分)
18.有許多事物能喚起我們對故園的懷想:老樹、老街、老房子,庭院門前的池塘,房屋后面的菜畦,那一塘荷花,那童年的風箏……想想夕陽的余暉和裊裊的炊煙,想想母親呼兒喚女的聲音……
請把自己置身于某個情境之中,以“靜聽回聲”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選;③不得抄襲。
【高一年級第一次階段驗收語文試卷】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