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說,尤其是長篇小說,還是要有中國的傳統(tǒng),還是要在小說里學會講故事,講動人的故事。一部長篇小說,如若沒有形象的人物、曲折的情節(jié)和生動的故事,讀者怎么能夠讀下去呢?
2. 作家不能離開真實的生活,不能離開生活的積累,不能離開你所熟悉的人物。作家往往為這些人物的驅(qū)使而產(chǎn)生寫作的沖動,他們成了寫作的動力。
3. 光明被逼在遠方,黑暗籠罩著海洋,聽不見晨鐘叮當,聽不見喪鐘叮當,困倦到哪里去躺?這飄緲的浮生,到底要到哪兒安放?
4. 寫作絕不是為賺幾個錢。身為作家要努力了解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懂民情,以對國家、對時代、對社會、對人民的高度責任感,來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來寫出自我對歷史與現(xiàn)實的那份獨特思考。
5. 小說要寫得好看,還要調(diào)動詩歌、散文的意境。認識和捕捉到這些,是一個作家的最大享受。它不僅無損于健康,甚至還能延緩衰老。
6. 人性這個東西,隨時都會存在的,文學離不開這個東西。我們要通過活生生的人,展示生活,體現(xiàn)歷史,而不是演繹歷史概念。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