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句:月出驚山鳥。出自王維的《鳥鳴澗》?!而B鳴澗》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組詩《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此詩描繪山間春夜中幽靜而美麗的景色,側(cè)重于表現(xiàn)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全詩緊扣一“靜”字著筆,極似一幅風(fēng)景寫生畫。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注釋選自《王右丞集箋注》
鳥鳴澗:鳥兒在山中鳴叫。
澗:兩山之間的小溪。
閑:安靜、悠閑,含有人聲寂靜的意思。
空:空寂、空空蕩蕩??仗?。這時形容山中寂靜,無聲,好像空無所有。
月出:月亮出來。
時鳴:時,不時。不時地啼叫。
時:時而,偶爾。
桂花:木犀的通稱。有的春天開花,有的秋天開花。
驚:驚動,驚擾。
閑:安靜。
白話譯文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里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作者簡介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jì)西),遂為河?xùn)|人。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進(jìn)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后,降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lán)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yōu)游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