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wàng,名詞作動詞,“稱王”的意思。原句出自于孟子的《孟子·梁惠王上》中的《寡人之于國也》。
寡人之于國也節(jié)選原文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p>
翻譯
“在五畝大的住宅田旁,種上桑樹,上了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著絲綢了;雞鴨豬狗不失時節(jié)地繁殖飼養(yǎng),不失時節(jié)地繁殖飼養(yǎng),上了七十歲的人就可以經(jīng)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戶所種百畝的田地,不誤農(nóng)時得到耕種,數(shù)口之家就不會鬧災荒了。注重鄉(xiāng)校的教育,強調(diào)孝敬長輩的道理,須發(fā)花白的老人們就不再會肩挑頭頂,年滿七十歲的人能穿上絲綢、吃上魚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這些而不稱王于天下的是決不會有的。”是決不會有的。”
寡人之于國特殊句式(1)判斷句
1.是亦走也這也是逃跑啊
2.非我也,兵也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非”否定判斷“也”肯定判斷)
3.非我也,歲也這不是我的過錯,這是年成不好。(“非”否定判斷“也”肯定判斷)
4.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這就使百姓對生養(yǎng)死葬沒有什么不滿了)
5.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生養(yǎng)死葬沒有什么不滿,就是王道的開端)
(2)賓語前置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賓語:之(代詞),在謂語“有”前面正常語序: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
(3)狀語后置句
1.申之以孝悌之義(反復進行孝敬父母、敬愛兄長的教育)
2.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須發(fā)發(fā)白的老人就不會頭頂著或背負重物行走在路上)
(4)固定句式
1.或…或…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有的…)
2.直…耳直不百步耳(只…罷了)
3.是…也是亦走也(這是…呀)
4.是何異于…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這同…有什么區(qū)別呢)
(5)省略句
1.何也省主語“此”
2.棄甲曳兵而走省主語“將士”
3.可以無饑矣省主語“民”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