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離開了仁道,又怎么稱得上是君子呢?注:句中“惡乎”的含義就是“怎么”的意思。出自《論語》中的里仁篇?!墩撜Z》涉及哲學(xué)、政治、經(jīng)濟(jì),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nèi)容反常豐富,是儒學(xué)最主要的經(jīng)典。在表達(dá)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范。
原句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p>譯文
孔子說:“寬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dāng)?shù)姆椒ǖ玫剿筒粫ハ硎艿?;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討煩的,但不用正當(dāng)?shù)姆椒ㄈ[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假設(shè)離開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
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p>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