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通判是指一個官名。州府的長官,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對州府的長官有監(jiān)察的責任。
通判的職權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稱.宋初,為了加強對地方官的監(jiān)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職權過重,專擅作大,宋太祖創(chuàng)設“通判”一職.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輔佐郡政,可視為知州副職,但有直接向皇帝報告的權力.知州向下屬發(fā)布的命令必須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通判之名,也因上下公文均與知州聯署之故.通判的差選,初由朝廷選京官任職,后改由轉運使、制置使及提舉司等監(jiān)司奏辟.通判之掌除監(jiān)州外,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皆可裁決,但須與知州通簽文書施行.通判是兼行政與監(jiān)察于一身的中央官吏。
通判的作用宋初,統治集團全力解決這個大問題,聞名的“杯酒釋兵權”故事,就是解除武將兵權的明智之舉。武將解除兵權之后,則往往以朝臣身份出守州郡,官名為“權知軍、州事”?!皺唷保袝簳r之意,意謂隨時可以罷去,從名稱上亦注意矯正藩鎮(zhèn)的父死子繼之錮弊。
同時,為了防止州郡官尾大不掉,又在州郡設通判,作為副職,與權知軍、州事共同處理政事,其職責為:“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通簽書施行?!绷硗猓ㄅ羞€有一個職責:“所部官有善否及職事修廢,得剌舉以聞?!钡搅四纤危ㄅ懈梢灾苯酉蚧实圩鄨笾菘鹊陌ㄖ菘す?、縣官在內的一切官員的情況,又見通判的兼有監(jiān)察官性質。但直隸州通判級別多數為從五品和正六品,散州通判級別為從七品和正八品。而直隸州知軍、州事為從三品和正四品,散州知軍、州事為從六品和正七品。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