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忙碌和閑暇的議論文怎么寫?小編整理了相關(guān)的素材及范文,供大家查閱摘抄,一起來看吧!
忙碌與閑暇議論文素材1、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xiàn)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涂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
2、19世紀60年代,一位名叫莫奈的青年隨其工友大衛(wèi)進入盧浮宮學(xué)習(xí),與其他忙忙碌碌、不斷臨摹的藝術(shù)家不同,這位青年只是找了一扇光線好的窗戶,連續(xù)幾天靜靜站立于前。他的朋友不禁發(fā)問,他答道:“這里的光彩變化極佳,我在領(lǐng)會它們?!辈粌H如此,他還在身后置了一張畫板,上面寫道:“不要吵到我的天空?!遍L期的堅持所換來的成果最終打消了朋友大衛(wèi)的疑惑,后來,這位青年成了印象派創(chuàng)始人。
3、梁實秋有言:“人在有閑的時候,才最像一個人;手腳相當閑,頭腦才能相當?shù)孛ζ饋?。”身體處于閑暇時,全身氣力集中于心,于是一個人便可鉆研出思維的花火。古時已有陶潛既于東籬之下繁忙采菊,又每日得一閑暇悠然見南山,于是,“五柳先生”的佳話流傳千古。福樓拜亦每日堅持寫作之余堅持看日出,在旭日東升時思考著人類社會的光明和黑暗,終寫成舉世聞名的《包法利夫人》。閑時忙于思考,實則是人生最高境界的繁忙。學(xué)會處理好忙與閑的關(guān)系,便也掌握了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
忙碌與閑暇議論文范文福樓拜曾說:“我每天堅持寫作,每天看日出。”我被這句話猝然絆倒了:素以勤奮著書著稱的福樓拜,自然每日忙碌,何來“每天按時看日出”的閑暇?
時下人們生活的疲勞與困惑與此問是緣起同一的:“因為終日忙碌,失去了生命的閑暇?!彼麄冞@么報怨著。殊不知,當我們開始抱怨起“忙碌”,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閑暇”的可能。
私以為,“忙碌”與“閑暇”并非有對立的概念之分,而只是個人的心態(tài)之別。正如海斯利特和西塞羅所言,“忙碌”與“閑暇”是相伴而來的。也許,這個“忙碌”所指的,是充實。
生命的充實,正來源于人的心態(tài)。所謂的“忙碌”,在有些人看來,是生命的折磨與壓榨,這樣,其人當然會有暴戾之氣,即使偶遇“日出”想必也是感慨一句:“忙碌的一天又開始了”吧?而絕不會真正如福樓拜把日出視作風景與感動。
于是,生命便只剩下流汗與“忙碌”的苦難。
我想,昆德拉“此處”與“彼處”的概念是極契合“忙碌”與“空閑”的,這里蘊藏的深意也是生命的出路。因為“生活在別處”與人們對“空閑”的追求是一致的,太多焦慮不安的人往往是把“彼處”作為對“此處”的否定。然而,昆德拉的本意并非如此,沒有“此處”的存在,是無法尋到彼處的,一味把“忙碌”當成痛苦,“空閑”也便成為天方夜譚。兩者本是生命的兩種風景、兩種狀態(tài)、兩種美,割舍了任何一種,都會是缺失甚至是缺憾。惟有正視,平靜地對待所謂的“忙碌”,將它演繹為“充實”與“滿足”,才有可能在生命中找到“閑暇”,并感悟它,享受它,感謝它!
我們的心需要慢下來,不再被生活的瑣瑣屑屑牽著走,不再焦躁著趕路,不再抱怨生活。慢下來,也許無法改變所有,但至少,我們改變了自己的心態(tài),不再緊張與困惑。
我想,海斯利特的話也許應(yīng)該改為:“越是能感受忙碌給人們帶來的充實,就越會有閑暇?!比绱诉@樣,從今天開始,好好去品味屬于自己的“忙碌”,品味這充實的點點滴滴,偷得閑暇處,也不會因為空閑的短暫而患得患失,而是真正地感受歲月,感受風景,感受愛。
生命本是忙碌,我卻用它來尋找充實和感動。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