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是一個家族經過歲月的沉淀、世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于家族特有的優(yōu)良風氣,它體現(xiàn)著祖輩對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著來自遠古的信仰。好的家風,能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族經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下面是范文頻道小編為您推薦的清風傳家心得體會記者精選范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和萬事興,只有家里和和氣氣的,我們的大家,我們的國家才會越來越昌盛?!?月22日,呼家樓街道聯(lián)合金色朝陽培訓學校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家風抵萬金”的講座,轄區(qū)百余居民參加了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旨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什么是家風?家族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好的品德,能夠一直延續(xù)下去就成為了我們家族的風氣。家風好,這個地區(qū)的民風就好,國家就好。就像詩經中的《國風》和《雅頌》在唱歌的過程中就把這個地區(qū)的純樸善良的民風表現(xiàn)出來了。講座中,金色朝陽培訓學校的王虹老師首先為大家講解了家風的含義。
隨后,她講道:家風家訓融于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中,是每個家庭教育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yè)的重要教誨。家庭成就孩子的教養(yǎng),品格來自家庭的傳承?!皞鹘y(tǒng)文化是寶,我們要一起學習。”
“我大家講一個真實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見一個父親領著10歲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這個父親接了個電話,他馬上說,這事我?guī)筒涣四?,我現(xiàn)在不在北京,在新疆呢?!甭犃送鹾缋蠋煹姆窒?,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師總結說:“教育孩子從小就要讓他學會誠實,家長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p>
王虹老師結合自己成長的經歷和對家風、家訓的感悟,運用生活中鮮活的事例,為大家講解了《庭訓格言》部分內容,列舉了誠以及美國第一任華裔內閣趙小蘭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們如何培養(yǎng)子女、孫子、孫女,以及如何營造良好的家風、家訓。有的居民拿出筆記本做著記錄,有的居民用手機記錄下講課場景,現(xiàn)場熱情火爆,響起陣陣掌聲。
講座結束后,居民李華感慨頗深,分享了聽課后的感受,她說,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風尚,或作風,一個詞,一句話,一個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記憶,都是家風的載體。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家風不僅是民風、社風的組成要素,也是中華民族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家訓、家規(guī)、家教、家風,成為社會風氣、公民道德的源頭。家風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是一種無聲的'動力、無言的激勵,它的影響是深刻的,全面的?!敖值篱_展‘好家風好家訓’教育活動,我們非常喜歡,提醒我們這些老人不要溺愛孩子,引導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樹立家風家規(guī)的意識、進一步加強社會和諧建設?!?/p> 清風傳家心得體會記者 篇2
《清風傳家》中的25個故事,讓我在工作和生活間隙反思自己職業(yè)和家庭的意義,其中最打動我的莫過于高銘暄和張飚的優(yōu)秀事跡。
高銘暄老師作為刑法泰斗,我曾有緣在北師大見過他一次,當時高老師已經年近90歲,但從外表絲毫看不出衰老的氣息,就感覺那是一個很有氣質的老人,穿著黑色大風衣,獨自走在北師大校園里,步伐堅定。那時我只是知道高老師是刑法泰斗,教出了我國第一批刑法博士,高老師給我的感覺更多是尊重和敬仰。而《清風傳家》中描述的高老師,讓刑法泰斗的形象逐步走到我身邊,看到了作為一個男人是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做到盡善盡美。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高老師從父親高鳴鶴處得到的《治家格言》以及深厚家教,是原生家庭給予他的最珍貴禮物。從求學少年到學界泰斗,高老師嚴格要求自己的態(tài)度貫穿了半個多世紀,讓人敬佩。而高老師在家風傳承上也做到了潛移默化,比如通過給女兒講《白鵝》寓言故事,告誡女兒雖然父輩立下大功,但是如果子女沒有出息和本事,終究難以在世上立足;比如他教育兒子不是刻板說教,而是通過家屬院樓道擺蜂窩煤這件小事,讓兒子認識到應該把蜂窩煤擺的高一點、窄一點,這樣能給過路人留下更寬的路;比如他教育孫子不浪費糧食,是在一次吃自助餐的時候幫助孫子在早上吃掉了很多孫子拿多了、吃不下的肥肉;比如對于拎著兩盒茶葉來看望自己的學生,高老師要求學生必須抱走家里的一箱蘋果,否則就不收下學生的茶葉。清風傳家,高老師從沒有做的轟轟烈烈,而是通過言傳身教感化身邊后輩。高老師的故事,恰恰是中國傳統(tǒng)家風傳承文化的'典范,不追求物質享樂,不關注外在變化,堅持內心堅守和學術追求,堅持將遠大理想和家庭規(guī)劃結合,堅持把家庭義務和子女教育結合,這種家庭氛圍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的。
檢察官張飚前輩的事跡,我早有耳聞,他從20xx年開始發(fā)現(xiàn)張氏叔侄案存在疑點,到20xx年退休后第一次出遠門去杭州重走張氏叔侄案的案發(fā)現(xiàn)場,到20xx年張氏叔侄案平反的故事,在全檢察系統(tǒng)都廣為傳頌。但過去關于張飚前輩的故事還僅限于電視媒體上,還僅限于張氏叔侄案,直到20xx年11月我有幸參加最高檢西部巡講團前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巡講,在西北邊陲廣袤荒野上奔馳趕赴一個又一個基層檢察院,并有幸前往張飚前輩供職的石河子檢察院參觀張飚工作室,我才了解到他工作的具體環(huán)境,一個鮮活的監(jiān)所檢察官形象頓時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
選擇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支援西部巡講,是因為西北邊陲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院曾經接待過多批次兵團檢察官的長期學習鍛煉任務。我在多年的工作中也和多名兵團的漢族、維吾爾族檢察官有過長期共事經歷,過去從他們的口中聽到的兵團充滿陌生。這次在兵團的十多天巡講,我的主要時間就是坐在車上從一個師換到另一個師,也正是在漫長的路途上,我才通過窗外的荒涼感,慢慢體會到兵團人的累年付出和風險。在兵團的最后一站,就是石河子檢察院,走進檢察院大廳就能看到墻上掛的大幅張飚檢察官宣傳畫。
張飚對生活和工作的堅韌,是從他父親身上繼承和傳承下來的。在兵團的時候,我多次了解到第一輩兵團人的艱苦卓絕,在展覽館也看過當年第一代兵團人在戈壁上挖掘的住所地窩子,《清風傳家》中也記載了張飚的父親張世英,在1959年創(chuàng)建福海漁場時候,挖地窩子、夜宿荒灘、對抗野獸的事跡。身在兵團家庭,張飚也曾有過入伍經歷,部隊6年鍛煉更加磨練了他的堅韌意志。我覺得如果沒有老一輩兵團人的艱苦卓絕,沒有兵團家庭的艱苦傳承,沒有戍邊經歷的艱辛磨練,不會錘煉出一名檢察官對一個案子、一個疑點、一個線索的百折不撓。優(yōu)良家風,也是我們檢察事業(yè)的護佑。
沉下心來認真學習,向先進學習,以身作則,是我們新時代檢察官必須完成的時代使命。
清風傳家心得體會記者 篇3家風是一個家族經過歲月的沉淀、世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于家族特有的優(yōu)良風氣,它體現(xiàn)著祖輩對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著來自遠古的信仰。好的家風,能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族經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p>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鑒警示——《嚴以治家》讀本,認真領會“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內涵,收獲頗豐。讀本通過深入挖掘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風建設的表率;通過深刻剖析近年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lián),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修身,好家風塑造堅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家訓中則寫道:“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學,訓之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笨梢?,不同家族或許有著不同的家風、家訓,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風、好家訓的熏陶下長大的孩子,會繼承先輩的意志,或敦厚純善,或勇敢剛毅。好家風是他們刻進血脈的強大的信仰力量,將指引他們向上向善,永遠堅定正直,立于不敗。
齊家,好家風共建文明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焙眉绎L是家庭幸福、年輕人積極向上、老人老有所養(yǎng),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焦裕祿制定的“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三條家風,成為了焦家人的信條,更將“焦裕祿精神”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激勵了眾多的后來人。從一家有好家風到家家有好家風,形成家庭成員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團結的氛圍,進而抵制歪風邪氣,共建風清氣正的社會。
興國,好家風奠基民族偉大復興。家風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系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則更不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關系著人心向背,關系著黨的生死存亡,更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反之,則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員的家風建設寫進了黨內規(guī)范,旨在以家風建設推動黨風政風建設。作為一名黨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布局之下,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嚴格要求身邊人。讓清風傳家,清風傳萬家,清風傳遍神州華夏,形成家風好,社風正,黨風清,國風優(yōu)的強大合力,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