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三级,欧美视频一区亚洲不要,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久久综合久久首页

          更三高考訂閱頁

          黨史學習教育筆記個人心得體會通用模板三篇

          Ai高考 · 范文大全
          2022-01-14
          更三高考院校庫

          我們黨的全部歷史都是從中共一大開啟的,我們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下面是范文頻道小編為您推薦黨史學習教育筆記個人心得體會個人心得體會通用模板三篇。

          黨史學習教育筆記個人心得體會通用模板三篇

          黨史學習教育筆記個人心得體會1

          入職以來,我前后參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共5次,紀念館里的每一幅圖片,每一個文物,每個情景都耐人尋味、引人深思。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1998年1月22日,我和家人第一次來到上海。在酒店吃完早餐后,朋友老周問我:你最想去哪?我不假思索地說,“中共一大會址?!彼芤苫螅吧虾:猛娴牡胤讲簧?,這又不是景點,以后去也行?!奔胰瞬逶挘骸斑@是他一直以來的心愿,對他來說,這比大景點還重要?!崩现苄α诵?,“這個好,走!”我們一行4人叫了輛出租車,直奔一大會議會址紀念館。

          中共一大會址房屋建于1920年秋,位于上海市興業(yè)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是一幢沿街磚木結構一底一樓老式石庫門住宅建筑,青色磚瓦,烏漆的大門上一對黃銅吊環(huán),拱形的石雕門框質樸厚重。建成后不久,李漢俊(上海共產(chǎn)主義小組發(fā)起人之一)及其兄李書城(同盟會發(fā)起人之一)租用望志路106號、108號為寓所,將兩幢房屋的內墻打通,成為一家,人稱“李公館”。

          站在會址正門,我立刻被莊嚴的氛圍所感染。為什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為什么陳獨秀和李大釗沒有參加一大會議?為什么把每年的7月1日定為建黨節(jié)?13位一大代表的去向如何?……我?guī)еS許多多的疑問,沿著早期共產(chǎn)黨人的足跡,走進了中共一大會址。

          在一樓大廳,參加中共一大會議的13位代表的雕像映入眼簾,我向他們敬了禮并鞠了躬,瞬時感覺周圍的空氣都變得凝重和肅穆起來。拾階而上,我們進入二層展廳,飽經(jīng)滄桑的文物、彌足珍貴的文獻史料、定格歷史的照片、再現(xiàn)原貌的模擬場景,我不自覺地放慢腳步,近距離去感受,仿佛我與革命先烈一同踏上了那風雨如磐的征程。

          中共“一大”會議室舊址高度還原了當時會議的家具物品擺設,陳列室內還按照歷史資料開辟了一個蠟像室,形象地刻畫出當年出席中共“一大”會議的15位出席者(包括2位共產(chǎn)國際代表)圍桌而坐、熱烈討論的生動場景。在那么緊張的局勢下,來自五湖四海的代表們,特別是兩位共產(chǎn)國際的代表,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不遠萬里在此集會。見證了這次重大會議的小屋顯得格外莊嚴。

          走出會址后,我久久沉浸其中,那些歷史畫面一直在我腦海浮現(xiàn)。初次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震撼和激動,更多的是思考。因為一些原因,我們沒能去往嘉興南湖。我?guī)еz憾回到了太原。當時我就下定決心,我必須專門去嘉興南湖看看。

          老周問我,感覺怎么樣?我說,不虛此行、不虛此行!“在那動蕩的年代,是什么讓13位代表堅持到底,沒有臨陣退縮呢?”我為他們不可動搖的堅定嘆服。當時的我,已經(jīng)是入黨13年的老黨員了,擔任過14個班的輔導員和學生黨支部書記,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入黨積極分子培養(yǎng)教育和黨員方面做了許多工作。我也意識到,自己入職以來,雖干勁十足,收獲滿滿,但前方的路還長,還需要堅定理想信念,還需繼續(xù)努力。

          物以存史,物以證史,物以明史。2004年7月28日,我第二次來到中共一大會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收藏有大量著作手稿、信件、日記、電文、題詞等珍貴文物,近距離重溫黨的歷史、接受思想政治洗禮??吹疥愅缽U寢忘食翻譯的《共產(chǎn)黨宣言》中文全譯本令我欣喜不已,多年來,“真理的味道”的故事廣為流傳,深入人心。作為追求救國之路的青年人,陳望道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就接觸了馬克思主義,他既是革命理論的探索者,又有很強的語言功底,可以用白話文來翻譯,從而讓《共產(chǎn)黨宣言》被當時的年輕人和有識之士迅速地學習、接受,并且能夠研究和運用。在有信仰的共產(chǎn)黨人心中,真理比紅糖水還要甜。展廳里陳設著一架美國產(chǎn)的老式打字機,長28.5厘米,寬25厘米,高12厘米,是孫中山的秘書吳弱男在英國購買。1925年秋天,為了和蘇聯(lián)大使館聯(lián)系工作,李大釗向吳弱男借用這臺打字機長達一個月之久。借助這臺打字機,李大釗打印了不少黨的秘密文件,并與共產(chǎn)國際和蘇聯(lián)駐華代表進行了密切聯(lián)系。了解到它背后那不平凡的歷史后,我仿佛還能聽到李大釗同志當年敲擊鍵盤的噠噠聲。為什么標志著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的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我在這里找到了答案。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新聞出版興盛,國際交流頻繁,交通方便快捷,工人運動活躍,諸多因素,吸引愛國志士和熱衷于社會主義的知識分子聚集于此,革命的先聲《新青年》也創(chuàng)刊于上海。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在上海,是歷史的必然,源自于這座城市的紅色基因,以及始終站在時代前沿的精神特質。上海沒有辜負黨的期望,如今已是全世界矚目的國際大都市。

          這次,參觀完一大會址,我專程去了浙江嘉興南湖,瞻仰革命紅船,重溫紅船精神。1921年7月,正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會議因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襲擾,緊急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一條小船上繼續(xù)進行,在船上完成了大會全部議程。紅船由此得名并名揚天下。微風習習下,清波蕩漾的南湖顯得格外美麗,我走到湖邊,不禁感嘆一大會議選址的智慧,“一大衛(wèi)士”王會悟更是讓我欽佩不已。王會悟參加了一大會議的籌備工作,食宿、開會地點等后勤事務均由王會悟負責。為了一大會議的順利召開,她建議會議地點由上海轉移到嘉興南湖,并在大會召開期間當起了哨兵。當時不是共產(chǎn)黨員的她,默默無聞,做出了特殊的貢獻,令人敬仰。小小紅船承載千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開啟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跨世紀航程。

          2015年11月16日至21日,山西省高校輔導員高級研修班在復旦大學舉行。培訓期間,復旦大學專門組織學員參觀了中共一大會議會址,這是我第三次來到這里,依舊激動萬分。2015年8月15日,“中流砥柱——中國共產(chǎn)黨與全民抗日戰(zhàn)爭文物圖片展”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正式開幕,展期3個月。(覽展品總計299件,其中珍貴文物18件。文物中,一級文物有4件:平型關戰(zhàn)斗中繳獲的日軍地圖、賀綠汀作詞作曲的《游擊隊歌》原譜、八路軍駐滬辦事處贈送給中國婦女慰勞會上海分會的朱德照片和新四軍政治部印發(fā)的“反對投降分裂倒退”木刻年畫。)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我們不能忘記毛澤東發(fā)表的《論持久戰(zhàn)》這篇當時全民認可的關于中國抗戰(zhàn)戰(zhàn)略指針的經(jīng)典之作。令人信服地闡明了中國抗日戰(zhàn)爭是怎樣一場戰(zhàn)爭和怎樣贏得這場戰(zhàn)爭的問題,從理論上解決了抗日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指導問題,樹立起了全民族抗戰(zhàn)的必勝信念,是戰(zhàn)爭領導者掌握戰(zhàn)爭全局、引領戰(zhàn)爭走向勝利的必讀之書,得到了最嚴格的實踐檢驗,并經(jīng)受住了實踐檢驗。在這里,我對《論持久戰(zhàn)》成了全民認可的中國抗戰(zhàn)戰(zhàn)略指針的原因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專題陳列室里,我們一同感受了抗日戰(zhàn)爭的點滴,我們痛心,我們憤怒,我們驕傲,我們自豪。八年的抗戰(zhàn)艱苦卓絕,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斗爭中華民族用鋼鐵與烈火鑄就堅強不屈的脊梁,歷經(jīng)千錘百煉,祖國以其堅強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當時我擔任山西財經(jīng)大學華商學院院黨委副書記兼學生管理部部長,在回到學院后,與黨員們分享了自己參觀學習體會,在學員中引起強烈反響。在2015年新生軍訓匯報表演上,我院做了一些創(chuàng)新,包括序曲《抗戰(zhàn)軍歌大合唱》、反恐演習等等來紀念這特殊的一年,最后我以“運動的青春最美麗”為題,對軍訓做出了總結,激勵大學生珍惜美好時光,刻苦勤奮,報效祖國。

          2017年7月16日,我第四次來到中共一大會址,同一地點,不同收獲。每一次對歷史的紀念,都是為了全新的出發(fā)。對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銘記。在一大會址我了解到很多為中國共產(chǎn)黨作出巨大貢獻的重要人物。無論戰(zhàn)爭還是和平年代,各行各業(yè)都有為中國人民不懈奮斗,不辭辛勞的時代楷模。民族精神代代傳,根深葉茂能撐天。他們都是敢于直面當時黑暗殘酷的社會、敢于正視當時鮮血淋漓的現(xiàn)實的真正的勇士,是他們和千千萬萬像他們一樣的革命先驅奮不顧身地用不屈的信念、滿腔的熱血乃至于自己的生命為中國開創(chuàng)出一條嶄新的道路,讓中國走向了嶄新的充滿希望的未來。英雄從未走遠,精神薪火相傳。反觀現(xiàn)在,在大學生中發(fā)展黨員也會遇到諸多難題,有多少黨員真正信仰馬克思主義?有多少發(fā)展對象入黨后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有的黨員甚至存有私心,不能盡力盡力完成黨組織分配的任務等等,新黨員質量難以保證。我更加清晰地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名老黨員,教育的責任重大,工作難度大,我們應該迎難而上,嚴把發(fā)展黨員質量關,讓入黨積極分子真正信仰馬克思主義,在大風大浪中大是大非面前,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錘煉黨性。這次,我還參觀了中共二大會議會址、中共四大會議會址,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

          2018年,山西財經(jīng)大學處級干部能力提升專題研修班在上海財經(jīng)大學舉行。12月1日,我和大家一起瞻仰了中共一大會址,這是我第五次瞻仰了中共一大會址。我們參觀了《偉大開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歷史陳列》,內容分為“序廳:起點”、“前赴后繼救亡圖存"、“風云際會相約建黨”、“群英匯聚開天辟地”、“尾聲:追夢”五個部分,陳列著文物、圖片、藝術品、多媒體、沙盤模型等,通過詳實的歷史圖片和事件,幫助全體黨員重溫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的光輝歷程,感受革命先驅崇高的信仰力量,進一步加深對黨史的了解,增進對黨的感情。題為《追夢》的視頻短片,為我們展示了我們黨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我們駐足觀看,內心澎湃不已,感受革命先驅崇高的信仰力量,感懷中國共產(chǎn)黨開天辟地的首創(chuàng)精神和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我和研訓班全體成員,面對黨旗,舉起右拳,莊嚴宣誓,我再一次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chǎn)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更加堅定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辦好中國的高等教育關鍵在黨,我們一定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全力做好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堅持積極而慎重地做好在大學生中發(fā)展黨員工作,為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黨史學習教育筆記個人心得體會2

          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現(xiàn)興業(yè)路76號)和浙江嘉興南湖召開。

          出席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各地代表共13人,他們是:李達、李漢俊、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包惠僧,他們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

          從代表的情況看,他們具有以下四個主要特點。

          一、他們都是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在早期,中國南北方各形成了一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中心。北方是北京,南方是上海。在北京,1920年3月,由李大釗主持,成立了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著名的北大紅樓“亢慕義齋”是研究會設立的馬克思著作圖書室。1920年5月,陳獨秀等人發(fā)起“上海馬克思主義研究會”,首批成員中既有李漢俊、陳望道等馬克思主義者,也包括戴季陶、邵力子等國民黨人。這兩個中心,先后同湖北、湖南、浙江、山東、廣東、天津和海外一批先進分子建立聯(lián)系。毛澤東、張國燾、劉仁靜等中共一大的代表基本上都在這兩個組織中學習,不同程度地受到馬克思主義先驅李大釗、陳獨秀的影響。李達于1918年在日本學習時,曾經(jīng)閱讀和研究馬克思主義著作,并在上?!睹駠請蟆犯笨队X悟》上,先后發(fā)表《什么叫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目的》等文章。李漢俊回國后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啟蒙者之一。中共一大的代表都是在學習、研究、對比多種新思潮并經(jīng)歷“教育救國”、“改良主義”、“聯(lián)省自治”等失敗方案后,才堅定地做出信仰馬克思主義的選擇。

          二、他們都是五四運動的先鋒戰(zhàn)士。在1919年的五四愛國運動中,涌現(xiàn)出一批為追求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而積極探求救國救民真理的新的先進分子。數(shù)十萬學生英勇地走在運動的前頭,成為運動的先鋒。一大代表中,北京的張國燾、劉仁靜直接參與領導了五四大游行、火燒趙家樓、痛打章宗祥等重大行動;湖南的毛澤東、何叔衡通過新民學會積極開展活動,推動了五四運動在湖南蓬勃開展;山東的王盡美、鄧恩銘積極參加宣傳、演講、罷課、游行等活動,成為學生界有影響的人物;武漢的董必武、陳潭秋發(fā)動了高校的師生集會、游行,組織“提倡國貨團”,協(xié)助學聯(lián)創(chuàng)辦《學術周刊》,指導武漢地區(qū)的學生運動。等等。

          三、他們都是比較年輕的知識分子。青年知識分子一直是中國社會中思想最活躍、最富有朝氣、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一個群體。由青年人組成團隊,意味著這個政黨年輕有為、充滿朝氣,一定會走向遠方,走向輝煌的未來。中共一大代表中,最為年長的“何胡子”45歲,最為年輕的劉仁靜僅19歲。30歲以下的9位,占五分之三。15位(含兩位共產(chǎn)國際的代表)出席者的平均年齡是28歲,恰巧是毛澤東當時的年齡。代表中,在學校的居多,師生有10位,占76.9%。學校教師5位:毛澤東、董必武、何叔衡、陳潭秋、陳公博;在校學生5名:張國燾、周佛海、劉仁靜、王盡美、鄧恩銘;其他3名:李達、李漢俊為編輯,包惠僧為失業(yè)記者。他們社會活動能力、組織能力、研究能力、寫作能力都很強,這一方面保證了中國共產(chǎn)黨從一開始就是在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上建立的革命黨,另一方面也使得一大黨綱等重要文件的起草以及會議各項議程能夠順利完成。

          四、他們都來自中心城市。中國建黨活動首先出現(xiàn)在馬克思主義傳播較早、產(chǎn)業(yè)工人集中的中心城市。李達、李漢俊來自上海;張國燾、劉仁靜來自北京;董必武、陳潭秋來自武漢;毛澤東、何叔衡來自長沙;王盡美、鄧恩銘來自濟南;陳公博、包惠僧來自廣州;還有旅日的周佛海。近代以來,北京不僅是全國政治和文化中心,更是各種新思潮的薈萃地,北京是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地區(qū)。中共一大召開時,全國有53名黨員,其中,正在北京大學或者在北京大學習過的黨員就有21名,占全國的五分之二;上海是中國近代工業(yè)最集中的地區(qū),產(chǎn)業(yè)工人人數(shù)最多,也是工人運動最發(fā)達的地區(qū)。武漢地處長江中游,有九省通衢之稱,武昌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城;近代工業(yè)和近代教育在長沙均有長足發(fā)展;五四運動爆發(fā)的直接導火線是山東問題,以濟南為代表的山東人民愛國熱情很高;廣州是鴉片戰(zhàn)爭后被西方殖民強盜最先轟開的通商口岸之一,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和思想文化最先由此登陸。13名代表產(chǎn)生于此六大中心城市,絕非偶然。

          知所從來,方明所去。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時,在中國政治舞臺上還只是一個很小的政黨,但它擁有馬克思主義這個最先進的思想武器,它從誕生時起,就充滿著勃勃的生機和活力,預示著中國的光明和希望。它為根本改變中國各族人民被剝削、被壓迫的狀況,實現(xiàn)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為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的遠大理想,開始了不屈不撓、艱苦卓絕的斗爭歷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chǎn)黨,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有了可以信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

          當然,中共一大代表還有其他一些特點:比如代表都是男性;代表中除鄧恩銘為少數(shù)民族外,其余均為漢族等??偠灾?,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共一大代表們信仰馬克思主義,具有共產(chǎn)主義先進性,是當時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縮影。他們中大多數(shù)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一定時期的重要領導人物,深刻影響到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和變化軌跡。通過分析特點,有助于我們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革命的特點、規(guī)律和發(fā)展道路,更加堅定了我們?yōu)閷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決心。

          黨史學習教育筆記個人心得體會3

          2021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要求全黨同志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tài)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yōu)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學習黨史是黨員干部的必修課,作為一名高校黨務工作者,我熱愛黨史這門課,對黨史有著濃厚的興趣。在過去的日子里,我每到一地,總要去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了解黨的歷史,升華思想境界,加強黨性修養(yǎng)。2016年8月17日,我和兒子宋伊哲來到北大紅樓參觀學習。

          北大紅樓是北京大學紅樓的簡稱。位于北京市東城區(qū)五四大街29號,是一座通體用紅磚砌筑、紅瓦鋪頂?shù)睦鲜綐欠?,人們習慣稱它為“紅樓”。這里是中國革命的起點,我們依次參觀了校長室、校長辦公室、第二閱覽室、文科學長室、日刊處、文科教務處、學生教室、編目室、登錄室等,還看到了1918年冬毛澤東在此作為圖書館助理員工作過的第二閱覽室和用過的辦公桌。

          北京大學紅樓匯集了許多著名學者和新派人物來此授課,還集中了新潮社、國民雜志社、新文學研究會、哲學研究會等許多革新團體,《新潮》、《國民》、《每周評論》等進步刊物就設在地下室的紅樓印刷廠。紅樓是中國近代史上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魯迅、胡適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進步思想的重要場所,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營壘,也是五四運動的策源地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政治和文化價值。

          我的體會是,北京大學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建做出了突出貢獻。正如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和一些早期著名活動家,正是在北大工作或學習期間開始閱讀馬克思主義著作、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并推動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建立。這是北大的驕傲,也是北大的光榮?!?/p>

          第一、北京大學是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陣地。李大釗同志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建作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1918年,李大釗出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隨著紅樓的投入使用,北大圖書館搬入紅樓。李大釗以《新青年》和《每周評論》等刊物為陣地,相繼發(fā)表了《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李大釗主持下的北大圖書館,不僅成為進步思想交流的一個重要場所,而且成為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一個中心。

          第二、北京大學是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五四運動的發(fā)起人是北大師生,宣言的起草人是北大師生,五四運動隊伍的主力軍都是北大師生。“五四運動的杰出的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tài),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封建主義”(《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9頁)。1919年注定是個不平凡的年份。民族危難之際,北大學生挺身而出,聯(lián)合北京各校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尋求救亡圖存之路。偉大的五四愛國運動,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經(jīng)過五四運動的洗禮,越來越多的中國先進分子集合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

          第三、北京大學是中共一大參加人數(shù)最多的單位。1920年初,李大釗與陳獨秀相約,在北京和上海分別活動,籌建中國共產(chǎn)黨。中共一大前,全國共有黨員58人,北京大學師生校友23人,占黨員總數(shù)的40%;8個地方黨組織,6個黨組織負責人是由北京大學師生或校友擔任;出席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有北京大學師生和校友5人,分別是毛澤東、張國燾、陳公博、劉仁靜、包惠僧,占38.5%;中共一大選出的中央局3人中有2人(陳獨秀、張國燾)是北京大學的。所以,北京大學在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初期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作出了突出貢獻。

          第四、北京大學是偉人領袖毛澤東成為一名馬克思主義者出發(fā)的地方。1918年,毛澤東來到北大紅樓。作為北京大學圖書館助理員,他經(jīng)常從景山東街三眼井胡同出發(fā),來到紅樓一層的第二閱覽室,登記新到報刊和閱覽人的姓名,管理15種中外文報紙。置身于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的重要陣地,毛澤東說,自己“迅速地朝著馬克思主義的方向發(fā)展”。毛澤東是從北京大學紅樓出發(fā),成為一名馬克思主義者的。

          北京大學的前身是1898年創(chuàng)建的清代京師大學堂,1912年更名為國立北京大學,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教育家蔡元培在1917年出任校長后,以兼容并包的辦學思想,聘請陳獨秀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聘請李大釗、胡適等文化名流為教授。據(jù)記載,1918年北京大學教職員總數(shù)達217人,學生總數(shù)達1980人,是當時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大學。在紅樓,有各種社團活動。在這些社團中,就有李大釗,鄧中夏等人組織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研究會成立于1920年3月,會員中有鄧中夏、高君宇、張國燾、瞿秋白等人,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成為早期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為了方便大家活動,校長蔡元培專門撥了兩個房間作為活動室,大家親切地稱之為“亢慕義齋”。在李大釗、陳獨秀等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者的影響和推動下,各地相繼建立起共產(chǎn)黨的早期組織,他們有計劃地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同時廣泛地開展工人運動,使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相結合,促進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

          北大紅樓,馬克思主義火種在這里播撒,從這里出發(fā),一代偉人成為一名馬克思主義者。穿越歷史云煙,我們再次感受這場偉大愛國運動,依舊可以聽到革命者堅定決絕的呼聲,可以看到他們奔走呼號的身影,可以深刻認識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種信仰的力量會一直帶領我們走向成功。中國共產(chǎn)黨人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堅定實踐者,一如既往地為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而執(zhí)著努力!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我們要發(fā)揚北大精神,繼承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光榮傳統(tǒng),弘揚勤奮、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學風,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學術精神,體現(xiàn)立學、辦學、求學、治學的價值追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實際行動做好學校各項工作,以優(yōu)異的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2022高考備考攻略

          高考資訊推薦

          范文大全

          更三高考范文大全欄目為大家提供各類常用范文、讀后感演講稿、思 ... [進入專欄]

          報考信息

          動態(tài)簡章計劃錄取分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