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時常見的一種題型就是課內(nèi)課外文言文混合起來考察,這不禁讓很多同學有些暈頭轉(zhuǎn)向,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出師表和高祖本紀的對比閱讀,我們一起去練習一下吧!
出師表 高祖本紀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乙】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④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戰(zhàn)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备咦嬖唬骸斑\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⑤;鎮(zhèn)國家,撫百姓,吾不如蕭何;連⑥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吾不如韓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p>
(《史記高祖本紀》節(jié)選,有刪改)
【注釋】①高祖:指漢高祖劉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天下:這里指劉邦的部屬。⑤子房:西漢謀士張良。⑥連:率領(lǐng)。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3分)
(1)事無大小,悉以咨之悉____________
(2)性行淑均,曉暢軍事曉____________
(3)戰(zhàn)勝而不予人功 予_______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2分)
(2)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2分)
3.下面對【甲】【乙】兩個文段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甲文中諸葛亮兩次提到“先帝”是希望劉禪謹記先帝遺志,謹遵先帝安排,言辭懇切,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B.乙文中,司馬遷通過對話描寫,將高祖取勝與項羽失敗進行對比,刻畫了高祖睿智英明的形象。
C.甲文中諸葛亮向劉禪舉薦郭攸之、費祎、董允等管理“營中”之事, 向?qū)櫣芾怼皩m中”之事,安排得十分細致周到。
D.乙文中高祖非常有自知之明,他能夠很清晰地認識到張良,蕭何,韓信各自的長處,并讓他們各得其所。
4.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處?(3分)
【答案】
1.(1)悉:都,全部。(2)曉:通曉,知曉。(3)予:給予。
2.(1)先帝稱贊向?qū)櫽心芰?,因此大家商議推舉向?qū)檽味级健?/p>
(2)項羽有謀臣范增卻不能夠重用他,這就是項羽被我擒住的原因啊。
3.C【解析】郭攸之、費祎、董允等管理“宮中”之事, 向?qū)櫣芾怼盃I中”之事。
4.相同之處:他們都重視人才;(計1分)且知人善任、用人所長;(計1分)
不同之處:諸葛亮強調(diào)了德的重要性(意思相近即可,計1分)。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guān)于出師表和高祖本紀對比閱讀的所有內(nèi)容,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夠更好的幫助你做文言文閱讀哦!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