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無論中小學還是幼兒園都需要考查綜合素質(zhì),而文化素養(yǎng)是綜合素質(zhì)一科中??純?nèi)容之一,以單選題的形式考查,題量約8-9道,分值占比約11%左右。這部分內(nèi)容涉及范圍很廣,包括歷史常識、文化常識、文學常識、科技常識、藝術(shù)常識等,其中成語典故是考頻較高的一類知識點。因此本文結(jié)合我國朝代更迭的歷史發(fā)展進程,整理了一些??汲烧Z典故,幫助各位考生進行積累。
1.過門不入
含義:出自《孟子·離婁下》。意為路過家門卻不進去。形容恪盡職守,公而忘私。
典故:相傳距今約四千多年前,黃河流域經(jīng)常發(fā)生水災,導致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谷不收,人民死亡。堯帝命鯀治水。鯀用土石來堵掩兇猛的洪水,結(jié)果失敗了,被堯處死了。
舜即位后,又命令鯀的兒子禹繼續(xù)治水。禹吸取父親的教訓,改用疏導的辦法,把溝渠的水導人江河,又把江河的水導人大海。13年如一日,天天帶領百姓奮戰(zhàn)在治水工地,有三次路過家門口都顧不上進去看一眼。他這種三過其門而不入的犧牲精神得到后人的稱頌。
后來,人們就用“過門不入”形容恪盡職守,公而忘私。
2.暴殄天物
含義:出自《尚書·武成》。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萬物。后指任意糟蹋東西,不知愛惜。
典故:商朝末年,紂王帝辛對內(nèi)統(tǒng)治手段殘暴,對外連年征戰(zhàn)用兵,導致商朝政治腐敗、社會動蕩。而當時商的屬國周,在位者為武王姬發(fā),他任用賢士呂尚、周公等,國勢非常強盛,于是起兵伐紂。
《尚書·武成》記載了武王在征討商紂前,祭告天地的一句話:“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币鉃椋骸敖袢盏纳叹q暴虐無道,任意蹧蹋鳥獸草木等自然界生物,又殘害苛虐百姓”。最后商周決戰(zhàn)于牧野,紂王慘敗,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3.酒池肉林
含義:出自《史記·殷本紀》:“殷紂以酒為池,以肉為林,為長夜之飲”。原指荒淫腐化、極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極多。
典故:商紂王是商朝的末代帝王,傳說他整日胡作非為,敗壞朝政,是中國有名的暴君。根據(jù)《史記·殷本紀》所述,為了享樂,紂王在沙丘這個地方,“以酒為池(用酒倒成池),懸肉為林(把肉懸掛得像樹林),讓男男女女赤身裸體地追逐嬉戲,通宵達旦地尋歡作樂”。酒池肉林由以酒為池和懸肉為林簡化而來,形容荒淫腐化、窮奢極欲的生活。
4.倒戈相向
含義:《尚書·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北扔鲙椭鷶橙朔磳ψ约?。
典故:約公元前1046年,商紂王由于暴虐無道,已經(jīng)到了眾叛親的地步,周武王會同各諸侯,率領五萬人馬,決定伐紂。討伐大軍士氣旺盛,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離朝歌僅僅七十里的牧野。
紂王聽到這個消息,立刻拼湊了七十萬人馬,由他親自率領,到牧野迎戰(zhàn)。(根《史記》記載,帝辛出動的總兵力有七十萬人,另一些文獻記載是十七萬。)可是,七十萬商軍多是臨時武裝起來的奴隸和從東夷抓來的俘虜。他們平時受盡紂王的壓迫和虐待,早就對紂王恨透了,誰也不想為紂王賣命。在牧野戰(zhàn)場上,當周軍勇猛進攻的時候,他們就掉轉(zhuǎn)矛頭,跟著周軍一起攻打商軍,最終商軍大敗。
【小試牛刀】
下列哪個成語與商紂王無關?( )
A.過門不入 B.酒池肉林 C.倒戈相向 D.暴殄天物
【答案】A。解析:過門不入源自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形容恪盡職守,公而忘私,與商紂王無關。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