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年的教師資格考試中,關于教師勞動的特點這一部分的知識點都是非常重要的,綜合以往來看,大體會出現(xiàn)兩種題型,單選題、辨析題和簡答題。所以關于教師勞動特點這一部分的考點值得各位廣大考生重視起來。這里就帶著大家梳理清楚有關于教師勞動特點的知識。其中一共包括五大特點,分別是復雜性和創(chuàng)造性、連續(xù)性和廣延性、長期性和間接性、主體性和示范性、勞動方式的個體性和勞動成果的群體性。下面讓我們系統(tǒng)的學習其中的內涵。
(一)教師勞動的復雜性和創(chuàng)造性
1.教師勞動的復雜性
教師勞動的復雜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指的是教師勞動的目的是培養(yǎng)德、智、體等全面發(fā)展的人,而不是單方面發(fā)展的人。教育任務的多樣性指的是教師不僅要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和訓練學生的技能,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思想品德,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勞動對象的差異性指的是教師的勞動對象是千差萬別的人。教師不僅要經常在同一個時空條件下,面對全體學生,實施統(tǒng)一的課程計劃、課程標準,還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比如:我們通常情況說的“世上沒有同樣的人,更沒有同樣的葉子”。
2.教師勞動的創(chuàng)造性
教師勞動的創(chuàng)造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因材施教是指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千差萬別的,教師必須靈活地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發(fā)展。教學方法上的不斷更新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還要嘗試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方法的變換或改革。即使是同樣的教學內容,也要結合實際情況的變化以及教師自身認識的提高,在教學方法上不斷調整、改進、創(chuàng)新。比如: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會根據學生的需求變化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育機智是指教師能根據學生新的特別是意外的情況,迅速而正確地作出判斷,隨機應變地采取及時、恰當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老師上課過程中,板書錯誤被學生指出等這樣的突發(fā)事件的處理,體現(xiàn)的就是教師的教育機智。
(二)教師勞動的連續(xù)性和廣延性
1.教師勞動的連續(xù)性
連續(xù)性是指時間的連續(xù)性。教師的勞動沒有嚴格的交接班時間界限,這個特點是由教師勞動對象的相對穩(wěn)定性決定的。教師要不斷了解學生的過去與現(xiàn)狀,?學生的發(fā)展與未來,檢驗教育教學效果,獲取教育教學反饋信息,準備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活動。比如:教師不僅要利用上班時間進行教育教學促進學生發(fā)展,還需要利用下班時間去備課、批改作業(yè)或進行家訪等現(xiàn)象。
2.教師勞動的廣延性
廣延性是指空間的廣延性。教師沒有嚴格界定的勞動場所,課堂內外、學校內外都可能成為教師勞動的空間,這個特點是由影響學生發(fā)展因素的多樣性決定的。學生的成長不僅受學校的影響,還受社會和家庭的影響。教師不能只在課內、校內發(fā)揮影響力,還要走出校門,協(xié)調學校、社會、家庭的教育影響,以便形成教育合力。比如:不僅教室、學校等場所是教師的工作場所,而且也要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帶領學生進行參觀等場所進行教育工作的開展。
(三)教師勞動的長期性和間接性
1.教師勞動的長期性
長期性指人才培養(yǎng)的周期比較長,教育的影響具有遲效性。比如說:“奧運會運動員在獲得冠軍后,感謝啟蒙教練的栽培”。教師勞動的成效并不是一時就可以檢驗出來的,而是需要教師付出長期的大量的勞動才能看到結果、得到驗證,教師的某些影響對學生終身都會發(fā)生作用。因此,教師的勞動具有長期性。比如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2.教師勞動的間接性
間接性指教師的勞動不直接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而是以學生為中介實現(xiàn)教師勞動的價值。教師的勞動并沒有直接服務于社會,或直接貢獻于人類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教師勞動的結晶是學生,是學生的品德、學識和才能,待學生走上社會,由他們來為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比如:社會上的大量人才都是經老師的培養(yǎng)才會成為社會棟梁之才,進而為社會傳遞財富。
(四)教師勞動的主體性和示范性
1.教師勞動的主體性
主體性指教師自身可以成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響力的榜樣。對于教師來說,首先,教育教學過程就是教師直接用自身的知識、智慧、品德影響學生的過程。再者,教師勞動工具的主體化也是教師勞動主體性的表現(xiàn)。教師所使用的教具、教材,也必須為教師自己所掌握,成為教師自己的東西,才能向學生傳授。比如:新老師剛入職時,會更多向老教師請教,因為老教師本身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教育因素。這體現(xiàn)的就是教師直接用自身的知識、智慧、品德影響學生的過程。
2.教師勞動的示范性
示范性指教師的言行舉止,如人品、才能、治學態(tài)度等都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教師勞動的示范性特點是由學生的可塑性、向師性心理特征決定的。同時,教師勞動的主體性也要求教師的勞動具有示范性特點。任何一個教師,不管他是否意識到這一點,不管他是自覺還是不自覺,他都在對學生進行示范。因此,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比如:論語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斌w現(xiàn)的就是示范性的特點。
(五)教師勞動方式的個體性和勞動成果的群體性
教育教學活動主要是通過一個個教師的個體勞動來完成的。每個教師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上,在一定的目標上,都具有很強的個體性特點。所以,從勞動手段角度來看,教師的勞動主要是以個體勞動的形式進行的。同時,教師的勞動成果又是集體勞動和多方面影響的結果。由于學校教育是分段進行的,每一階段教師所面對的學生幾乎都是前一階段教師勞動的產物,所以,教師的個體勞動最終都要融匯于教師的集體勞動之中,教育工作需要教師的群體勞動。教師勞動的群體和個體統(tǒng)一性,要求教師要協(xié)調好影響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綜合環(huán)境,特別是處理好自身與教師群體的關系,又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修養(yǎng)和業(yè)務水平。比如:學校中的課堂上的教師只有“一人”,而教師面對的對象又是群體性的。
習題練習:
1.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 )。
A.示范性 B.主體性
C.長期性 D.創(chuàng)造性
正確答案:A。
2.教師必須做到“說普通話,寫規(guī)范字”這是因為教師勞動具有( )。
A.復雜性 B.創(chuàng)造性
C.示范性 D.長期性
正確答案:C。
更三高考解析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高分攻略”下載2018教師資格各學科備考白皮書
注:本文章用于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