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著作。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歷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那么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黻P于晉語·獻公伐翟柤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獻公田,見翟柤之氛,歸寢不寐。郤叔虎朝,公語之。對曰:“床笫之不安邪?抑驪姬之不存?zhèn)刃?”公辭焉。出遇士,曰:“今夕君寢不寐,必為翟柤也。夫翟柤之君,好專利而不忌,其臣競諂以求媚,其進者壅塞,其退者拒違。其上貪以忍,其下偷以幸,有縱君而無諫臣,有冒上而無忠下。君臣上下各饜其私,以縱其回,民各有心而無所據(jù)依。以是處國,不亦難乎!君若伐之,可克也。吾不言,子必言之?!笔恳愿?,公悅,乃伐翟柤。郤叔虎將乘城,其徒曰:“棄政而役,非其任也。”郤叔虎曰:“既無老謀,而又無壯事,何以事君?”被羽先升,遂克之。
翻譯
晉獻公打獵時,看見翟柤國上空彌漫著兇氣,回來后睡不好覺。郤叔虎上朝時,獻公告訴他這件事。郤叔虎問:“是因為床鋪不安適呢?還是因為驪姬不在身旁呢?”獻公沒作回答。郤叔虎退朝出來遇見士,說:“今晚國君睡不好覺,一定是為翟柤國。那翟柤國的國君喜歡獨占利益而且毫不顧忌,他的臣下爭相拍馬屁以求討好他。那些升官的都是堵塞國君視聽的小人,那些遭到排斥的都是進逆耳之言的忠臣。這國君貪婪而不義,臣下則茍且以求僥幸,有放縱的國君而沒有直言極諫的臣子,有貪婪的上層而沒有忠心耿耿的下屬。君臣上下各自滿足一己的私欲,放縱他們的邪惡,民眾各有自己的想法而無所以靠。像這樣治國,不也很困難嗎?晉君如要征伐它,準能成功。這些話我不說,你一定要向晉君說。”士把這事告訴了獻公,獻公很高興,于是出兵征伐翟柤國。郤叔虎準備登上城墻殺敵,他的部下說:“丟下政務去作戰(zhàn),這不是你的職責啊?!编S叔虎答道:“我既沒有謀略,又不去出力,憑什么事奉國君呢?”于是披著鳥羽率先爬上城墻,打敗了翟柤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