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雞國太子是《西游記》中的人物,出自第三十七至三十九回。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文章介紹。
《西游記》中大唐是天朝上國,繁榮強盛,受到取經(jīng)路上的各國國王及百姓敬仰。唯獨烏雞國太子對大唐不屑一顧,還認(rèn)為唐朝奇窮無比,沒有什么寶貝。為何烏雞國太子會認(rèn)為唐朝窮呢
一,烏雞國王托夢
烏雞國太子是烏雞國王與王后之子,自小被其父立為儲君。后來如來佛祖因為烏雞國王把文殊菩薩囚禁在御水河,便派獅猁怪前去報復(fù)。獅猁怪于是殺死烏雞國王,冒充他當(dāng)了國王。但獅猁怪對烏雞國太子十分要好,對他細(xì)心教導(dǎo),還讓他經(jīng)常出去打獵,提升武藝。
三年后,取經(jīng)團隊到了烏雞國。烏雞國王于是求見唐僧,在他夢中求見,告知被害之事。唐僧說:“既然那些神仙都不管,那你找我干啥?”烏雞國王回答說:“夜游神告訴我,我的三年水災(zāi)已滿。讓我來找?guī)煾盖笾?,讓你的徒弟孫悟空出手相助。”
唐僧又問說:“我徒弟孫悟空雖然能降妖伏魔,但那妖怪做了三年國王,滿朝文武都是他的人。我們?nèi)舫鍪纸笛?,那妖怪派出軍隊將我們困住,說我們胡說八道,那我們該怎么辦?”烏雞國王說:“我的兒子現(xiàn)在還是太子,妖怪并未將其貶到外地?!?/p>
唐僧于是問道:“我一個和尚如何能見到太子,我即使說了他又怎么能信我?”烏雞國王回答說:“明天太子出城打獵,師父可借機與他相見。我有一個金廂白玉圭可為信物,太子不信,你就把此交給他,那他一定信你?!彪S后烏雞國王鬼魂留下白玉圭離開,去找王后托夢。
然后唐僧醒來,將此事告知孫悟空,商議如何處理。孫悟空提議自己先把烏雞國太子引到寶林寺,然后自己變成二寸長的小和尚,待在唐僧手中;太子來寶林寺拜佛,唐僧故意對他視而不見,以激怒太子;等太子發(fā)怒,派人擒拿唐僧,唐僧就說自己有三件寶貝,引起太子注意;然后自己告知太子事情原委,取得他信任好降妖。唐僧聽了大喜,于是采納了孫悟空意見。
二,遇見孫悟空
第二天,孫悟空跳到空中,發(fā)現(xiàn)烏雞國都城上空有一片怪霧愁云,完全相信了烏雞國王所說。不久烏雞國太子率三千人出城打獵,孫悟空于是變成白兔,假意被太子射中,引他到了寶林寺。孫悟空變成立帝貨,躲在唐僧手里的一個紅匣子內(nèi)。太子進了寶林寺,眾僧出來迎接。然后太子在寺內(nèi)四處游玩,發(fā)現(xiàn)唐僧對自己沒有施禮,于是命人捉拿。但在六丁六甲等神仙的保護下,那些人始終無法接近唐僧。
太子見了,認(rèn)為唐僧有妖術(shù),于是予以斥責(zé)。唐僧回答自己是東土大唐派到西天取經(jīng)的和尚,有三件寶貝。太子好奇,但認(rèn)為唐朝奇窮無比,哪有什么寶貝?唐僧于是展示自己身穿的袈裟,還斥責(zé)太子不報父冤枉為人。太子聽了大怒,斥責(zé)唐僧胡說八道,自己哪來的父冤?唐僧便展示第二件寶貝—立帝貨,說他知道過去未來一千五百年之事,可以問他。
三,助擒妖怪
孫悟空于是告知太子事情原委,但太子聽了并不相信,斥責(zé)孫悟空胡言亂語。唐僧拿出白玉圭交給太子,太子仍然有些懷疑,還認(rèn)為唐僧是那個偷走白玉圭而逃走的道士。孫悟空于是斥責(zé)太子,使他疑惑不定,進退兩難。然后孫悟空提議太子悄悄進王宮,與母后相見。太子于是偷偷返回都城,進了王宮,見了母后。太子與王后交流得知,國王與王后感情冷淡,確信了現(xiàn)在的國王是假的。
太子返回寶林寺,與孫悟空相見,提出要與他一起進城除妖。孫悟空擔(dān)心妖怪起疑,便讓太子先回城。太子有些為難,說自己出來打獵,沒有打到任何獵物,擔(dān)心妖怪起疑。孫悟空于是讓山神、土地打了上千只飛禽走獸。交給太子。太子于是帶著三千人馬,拿著獵物回城。
晚上,孫悟空救活烏雞國王,第二天帶他入城,去見假國王。孫悟空在朝上故意不對獅猁王行禮,引得獅猁王大怒,要去打他。但太子不知道孫悟空要引獅猁王來打,于是獅猁王把勸住,說小心唐軍打來,勸他先問明取經(jīng)團隊來歷。然后孫悟空說明自身來歷,還戳破獅猁王是假國王,將其降服。太子于是帶著母后與百官同父親相認(rèn)。
四,為何烏雞國太子眼中大唐貧窮
如來講罷,對眾言曰:“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yǎng)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西游記·第八回)
那太子道:“你是那方來的,使這般隱身法欺我?”三藏上前施禮道:“貧僧無隱身法,乃是東土唐僧,上雷音寺拜佛求經(jīng)進寶的和尚。”太子道:“你那東土雖是中原,其窮無比,有甚寶貝,你說來我聽。”(西游記·三十七回)
那魔王聞?wù)f,心中作怒道:“你東土便怎么?我不在你朝進貢,不與你國相通,你怎么見吾抗禮,不行參拜?”行者笑道:“我東土古立天朝,久稱上國,汝等乃下土邊邦。自古道:‘上邦皇帝,為父為君;下邦皇帝,為臣為子。’你倒未曾接我,且敢爭我不拜?”(西游記·三十九回)
四眾正看時,又見廊下走出一個和尚,對唐僧作禮道:“老師何來?”唐僧道:“弟子中華唐朝來者?!蹦呛蜕械股硐掳??;诺锰粕?dāng)v起道:“院主何為行此大禮?”那和尚合掌道:“我這里向善的人,看經(jīng)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華地托生。才見老師豐采衣冠,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得此受用,故當(dāng)下拜?!?西游記·九十一回)
烏雞國太子認(rèn)為繁榮富強的大唐奇窮無比,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烏雞國地處西牛賀洲,屬于如來佛祖的管轄范圍。如來為了向唐朝傳經(jīng),故意撒謊說南贍部洲的唐朝“貪淫樂禍,多殺多爭”,因此在佛教的眼里,唐朝并非天朝上國,而是普通小邦。獅猁王成了烏雞國王,自然不能否認(rèn)如來所說,因此只得在烏雞國人中灌輸唐朝奇窮無比的印象。
其次獅猁王提到烏雞國并未向唐朝進貢,也與唐朝沒有什么往來,由此可見烏雞國遠(yuǎn)離唐朝,而且對外交往有限。《西游記》中大多數(shù)小國都對大唐十分敬仰,尊奉其為大國,就連靈山所在的天竺國僧人都希望轉(zhuǎn)生大唐中華福地。烏雞國比天竺國更接近大唐,卻認(rèn)為唐朝窮。因此可以推斷獅猁王成了烏雞國王以后就“閉關(guān)鎖國”,使得烏雞國人無法抵達大唐,自然而然認(rèn)為唐朝貧困。
最后烏雞國太子是在獅猁王的教導(dǎo)下長大,因此深受其影響,對唐朝的認(rèn)識也僅限于獅猁王給他的認(rèn)知。況且烏雞國東有平頂山的金角與眼角大王,西有號山枯松澗的紅孩兒,都是吃人的妖魔,使得烏雞國更加封閉。即使有人離開烏雞國,也無法抵達大唐,自然而然就認(rèn)可獅猁王所說的唐朝奇窮無比。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