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恨晚的出處】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天子召見三人,謂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p>
釋義:遺憾相識太晚。
【相見恨晚的故事】
西漢時,原來齊國臨淄這個地方有個人,名叫主父偃。
他早年曾學習縱橫術,后為縱橫術沒什么用處了,便開始學習《周易》、《春秋》等儒家學說。大概因為半路出家,修養(yǎng)不夠,所以受到當?shù)厝迳呐懦狻?/p>
漢武帝初年,主父偃聽說大將軍衛(wèi)青愛惜人才,就長途跋涉,來到長安,拜見衛(wèi)青將軍。衛(wèi)青很賞識主父偃的才華,多次向漢武帝舉薦,可是漢武帝沒有理睬。
時間一久,主父偃所帶的資財幾乎要花光了,大家都開始討厭他。遠道而來,求官不成,生計都成了問題,這可如何是好?主父偃心想:求人舉薦不成,那就直接上書皇帝,沒準兒會有意外驚喜。
當時,北方匈奴經常侵擾漢朝邊境,讓漢武帝十分頭疼。于是,主父偃直接上書漢武帝,就匈奴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他抓住要害,切中時弊,力主漢武帝討伐匈奴。與他同時上書的還有徐樂、嚴安二人。漢武帝看了主父偃的文章,極為欣賞,很快就召見了他們三人,并說:“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意思是說,你們這幾個人原來都在哪里來著?真是相見恨晚呀!于是,漢武帝拜他們三個人做了郎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