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牛衣對泣
【拼音】: niú yī duì qì
【解釋】: 睡在牛衣里,相對哭泣。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
【成語故事】:
西漢時的王章字仲照;家里非常貧窮,年輕時在長安大學中求學,和妻子住在一起,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
有一次,他生病,沒有被子,只好蓋用亂麻和草編織的像蓑衣一類的東西。這是當時給牛御寒用的,人們稱它為“牛衣”。王章蜷縮在牛衣里,冷得渾身發(fā)抖。
王章以為自己快死了,哭泣著悲戚地對妻子說:“我的病很重,連蓋的被子都沒有??磥砦揖鸵廊?,我們就此訣別吧!”
妻子聽了,怒氣沖沖地斥責他說:”仲卿!你倒是說說,京師朝廷中的那班貴人,他們的學問誰及得上你?現(xiàn)在你貧病交迫,不自己發(fā)奮,振作精神,卻反而哭泣,多沒出息呀!”
王章聽了這席話,不禁暗自慚愧。病愈后,他發(fā)奮讀書,終于當了官。他當官后,直言敢諫,有一次,他準備上書指斥大將軍工鳳專權。他的妻子怕他丟了官,勸阻說:“一個人要知足,難道你忘記當年穿了牛衣哭泣的情景了嗎?”
王章不同意妻子的說法,對她道:“這不是你們婦女所能懂得的事”他堅持控告王鳳,結果反被王鳳風陷害,獲罪下獄死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