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怼芭咧病薄芭爸病狈謩e是什么意思?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中國古代是一個農(nóng)耕社會,經(jīng)濟(jì)發(fā)展特別依賴于人口數(shù)量特別是勞動力的增加。因此,民間素來講究“多子多福”,家庭人丁興旺,才是生活富足的基礎(chǔ)。
所以,古代除了奉行早婚、獎勵多生等“硬核”政策以外,歷朝歷代也特別注重“生育文化”的營造,圍繞著生孩子這件大事,也就有了產(chǎn)生了諸多有意思的特殊名詞。
比如,有一對詞看起來非常之相似,然而它們背后的意義卻大相徑庭,甚至其中蘊(yùn)含了許多古代文化的糟粕,它們就是“弄璋”與“弄瓦”。
一、什么是“弄璋”、“弄瓦”?
1、“弄璋”
“璋”字的本意是好的玉石,《詩經(jīng)·小雅·斯干》中提到,“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嗅嗅,朱帶斯皇,室家君王。”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家里生下了男孩,就讓他睡在床上,裹上大人們的圍裙,再拿一塊玉器作為他的玩具。如果這孩子的哭聲十分響亮,那就代表著他會前途無量,成為君王。
玉石在古代象征著美好的品德,許慎在《說文》中提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在古人看來,玉同時兼有“仁、義、智、勇、潔”這五種美好的德行,因而讓玉成為一個男嬰的玩具,也就是希望他將來具有如玉一樣的品格,并且能夠出人頭地,成為君王。
2、“弄瓦”
與“弄璋”相對應(yīng)的是“弄瓦”?!拌啊笔敲烙?,那“瓦”又是什么呢?
“弄瓦”一詞,同樣出自《詩經(jīng)·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議,唯酒食是議,無父母治催。”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是生了女孩,就讓她睡在地上,手里再給她一個“瓦”當(dāng)玩具。
這里的“瓦”,當(dāng)然不是瓦片,而是指的紡錘。因?yàn)檫@個時期的紡錘還是用陶土燒制的,所以陶土制品統(tǒng)稱為“瓦”。
在那個男耕女織的時代,讓新生的女嬰玩紡錘,意思就是要讓她將來能夠做個會操持家務(wù)的賢妻良母。
而“無非無議,唯酒食是議,無父母治催”這句話意思是說,一個小女孩,將來能做做紡織一類的家務(wù),規(guī)規(guī)矩矩的,不招來非議,別給父母找麻煩,這就可以了。
二、一字之差的背后
“弄璋”、“弄瓦”,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和境界卻大相徑庭。
如果生下的是男孩,就能拿象征美好的玉器,被大人們寄予很高的期望。而生下的女孩,只能拿一個陶制的紡錘,可憐兮兮睡在地上,大人們圍著她說:“以后你老實(shí)本分,多做家務(wù),別給我們找麻煩就行了啊?!?/p>
男嬰與女嬰的待遇,簡直天壤之別!
《詩經(jīng)》成書于春秋,因此可見,從春秋時期開始,這種男女性別歧視早就已經(jīng)鑄就了。而在接下來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種性別偏見依然生命力頑強(qiáng)。
時至今日,盡管“弄瓦之喜”看起來已經(jīng)跟“弄璋之喜”平起平坐,一起成為人們祝賀親友喜得千金或貴子的祝福語,但誰也不能否認(rèn),即便是在我們身邊,許多“產(chǎn)房傳喜訊”的背后,往往都打著性別歧視的深深烙印。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