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初編于明代天啟六年(1626年),全書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歷代智囊故事1200余則,是一部中國人民智慧的創(chuàng)造史和實踐史。書中所表現(xiàn)的人物,都在運用智慧和謀略創(chuàng)造歷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也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篇幅龐大的智謀錦囊。那么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黻P(guān)于明智部·子貢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魯定公十五年正月,邾隱公來朝,子貢觀焉。邾子執(zhí)玉高,其容仰;公受玉卑,其容俯。子貢曰:“以禮觀之,二君皆有死亡焉。夫禮,死生存亡之體也:將左右、周旋、進退、俯仰,于是乎取之;朝、祀、喪、戎,于是乎觀之。今正月相朝而皆不度,心已亡矣。嘉事不體,何以能久!高仰,驕也;卑俯,替也。驕近亂,替近疾。君為主,其先亡乎?”五月公薨。孔子曰:“賜不幸言而中,是使賜多言也!”
明智部·子貢 翻譯
譯文
魯定公十五年正月,邾隱公(邾國的國主,是顓頊的后裔)來朝,子貢在旁邊觀禮。邾隱公拿著寶玉給定公時,高仰著頭,態(tài)度出奇的高傲;定公接受時則低著頭,態(tài)度反常的謙卑。子貢看了,說道:“以這種朝見之禮來看,兩位國君皆有死亡的可能。禮是生死存亡的根本,小從每個人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大到國家的祭祀事、喪禮以及諸侯之間的聘問相見,都得依循禮法?,F(xiàn)在二位國君在如此重要的正月相朝大事上,行為舉止都不合法度,可見內(nèi)心已完全不對勁了。朝見不合禮,怎么能維持國之長久呢,高仰是驕傲的表現(xiàn),謙卑是衰弱的先兆,驕傲代表混亂,衰弱接近疾病。而定公是主人,可能會先出事吧?”五月,定公去世,孔子憂心忡忡地說:“這次不幸被子貢說中了,恐怕會讓他更成為一個輕言多話的人。”
注釋
①邾隱公:邾是魯?shù)母綄傩?,故地在今山東鄒縣,隱公,名益。
②執(zhí)玉:周時諸侯相見,執(zhí)玉璧或玉圭行禮。
③薨:諸侯死謂薨。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