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釜底游魚
【拼音】: fǔ dǐ yóu yú
【解釋】: 在鍋里游著的魚。比喻處在絕境的人。也比喻即將滅亡的事物。
【成語故事】:
張綱是東漢順帝時的一個小官,為人忠誠,剛直不阿。他不怕專斷獨行的大將軍梁冀,上奏皇上揭露梁冀貪污腐化、殘害忠良的行為。滿朝百宮為之震驚,但因梁冀勢力太大,皇帝也奈何不得。從此,梁冀對張綱恨之入骨。
不久,廣陵張嬰率眾造反,事態(tài)緊迫。梁冀想借刀殺人,便施陰謀,派張綱去廣陵當太守。張綱并不害怕,上任后,親自去說服張嬰歸順朝廷,并表示要懲辦貪官污吏。張嬰被說服了,哭泣著說:“我們是為了生計才相聚起事的,好像魚兒游在鍋里,很快就會死亡,我們愿意歸順朝廷。”第二天,張綱接受了他們的投降,從此廣陵太平無事。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