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封妃是賈家表象上的一大喜事。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恼拢瑲g迎閱讀哦~
賈元春進宮為女史,一直沒有消息,卻在秦可卿死后不久被晉升為鳳藻宮尚書賢德妃。等于超額完成進宮任務,走到女人人生的巔峰時刻。成皇后是偶然概率,成貴妃卻一定有她的必然。
那么,賈元春貴為賢德妃,僅次于皇后的貴妃,她的人生幸福么?這要從她省親大觀園數次流下的眼淚說起。
賈元春以貴妃的名義回家省親,開歷史先河,從所未有過。能創(chuàng)造歷史就足以載入史冊,真正是光宗耀祖無上榮光。然而,她表現的卻完全沒有意氣風發(fā),幸福洋溢。
(第十八回)至賈母正室,欲行家禮,賈母等俱跪止不迭。賈妃滿眼垂淚,方彼此上前廝見,一手攙賈母,一手攙王夫人,三個人滿心里皆有許多話,只是俱說不出,只管嗚咽對淚。(第十八回)半日,賈妃方忍悲強笑,安慰賈母、王夫人道:“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說到這句,不覺又哽咽起來。
賈元春一見賈母王夫人哭泣,還可說是感情沖動,激動難抑。但隨后說了一番話再哽咽,暴露出她的不快樂甚至帶著憤懣難抑的情愫。
她說“當日既送我”,分明是質問“為什么要送我去”,表達“我不愿意去,非要送我去”的情緒。
“不得見人的去處”,不是見不得人的去處。元春身為貴妃如此形容皇宮,是為大不敬。
皇宮按說是元春的榮耀之地。她卻說成“不得見人的去處”??此票磉_宮規(guī)森嚴不能隨便見到家人,話中意思卻全是抵觸、消極和深惡痛絕。
“好容易回來一回”,“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是再見無期的意思。滿腔的對未來沒有希望,還是消極。
“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又是埋怨。當初不顧她送她走,現在又哭什么?
賈元春是貴妃,也是大家閨秀。要時時以身作則,隱忍感情,卻與祖母、母親敘話都帶著掩飾不住的情緒,若只是普通人家,不定怎樣撒潑打滾哭鬧一場。
元春大不敬的這段話傳到皇帝耳中,因此失寵都有可能!
(第十八回)賈母等讓賈妃歸座,又逐次一一見過,又不免哭泣一番。又有賈政至簾外問安,賈妃垂簾行參拜等事。又隔簾含淚謂其父曰……小太監(jiān)出去引寶玉進來,先行國禮畢,元妃命他進前,攜手攔攬于懷內,又撫其頭頸,笑道:“比先竟長了好些……”一語未終,淚如雨下。眾人謝恩已畢,執(zhí)事太監(jiān)啟道:“時已丑正三刻,請駕回鑾?!辟Z妃聽了,不由的滿眼又滾下淚來。卻又勉強堆笑,拉住賈母、王夫人的手,緊緊的不忍釋放……
賈元春省親一晚,哭了一晚。前后六次哭泣,也為她的悲劇結局埋下伏筆。
本來貴妃省親是元春的最榮耀,她卻整場以淚洗面,絕不是幸福得寵的狀態(tài)。她對皇宮排斥毫無感情,就像假釋回家過年的“女囚”,難得回來一次。終究仍要回歸囚牢。這樣的賢德妃,有何幸??裳?
關于賈元春晉升賢德妃的真正原因之前多有談及。送她進宮做女史,本是賈家與新皇帝的拉攏關系。
女史不是宮女,而是相對低一點的嬪妃,類似清宮的“貴人”??蓪φ召t德妃“鳳藻宮尚書”的名銜。
對此,與賈元春同時操辦省親的“周貴人”是影射?!爸堋闭摺爸a”也,胡謅當然就是假了。周貴人就是“賈貴人”。
皇帝對賈元春不喜歡,也談不上討厭。本就是一場政治聯姻。元春在后宮平平淡淡本也無事。
不想秦可卿死后,賈珍大肆操辦葬禮本就僭越,北靜王又伙同四王八公集體沒有圣旨違法出席。葬禮上北靜王數次表現出對皇帝的不敬,對賈家的拉攏。終于令皇帝對賈家警惕甚至產生敵對之心。
皇帝登基不久(還有太上皇),羽翼未豐實力不夠根除四王八公勢力。不得已懷柔手段晉升賈元春為賢德妃,安撫賈家等四王八公,也是再給賈家一個機會。帝王之術歷朝歷代都有。只可憐女子夾在其中無辜。
然而賈家得意之下再次做錯事,因聽從太上皇旨意操辦省親。至此與皇帝分道揚鑣。
賈家不懂得皇帝忌諱四王八公的關鍵,就是他們是太上皇老臣。父親的老臣子不臣服新皇帝,是歷朝歷代權力更迭時爭權的主要矛盾。
賈元春晉封賢德妃根本不是得寵,皇帝只是把她當一顆棋子,一架幌子。需要她才擺在了明面處。
與她一同操辦省親的“吳貴妃”也是影射。吳貴妃通“無貴妃”。沒有貴妃就是假(賈)貴妃,暗示賈元春不得寵,貴妃名不副實。
周貴人和吳貴妃,周(謅)也好,吳(無)也好,都通“賈(假),她們這二位不是真的存在,原文寫她們與賈元春一同操辦省親,就是影射元春的貴妃是假,皇帝在利用她對付賈家。這樣的處境,在皇宮談何幸福,不以淚洗面又如何?
賈元春深知自己情況,皇帝對她怎樣,她更每日經歷著。如果幸福,她將意氣風發(fā)的衣錦還鄉(xiāng)。而她卻在省親時六次哭泣不斷。背后的難言之隱,她不敢、不好也不能對家人說,只能暗暗埋在心中,直到死。而她的死,與楊貴妃一樣尤其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