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是《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guān)內(nèi)容。
元春是賈府的大小姐,為元迎探惜四春之首,很早便被送進宮中做女史,再出場時,她已經(jīng)才選鳳藻宮,加封賢德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貴妃娘娘了。
正因元春封妃,已經(jīng)漸漸敗落的賈府,迎來了它的最后一個輝煌。元春封妃后不久,便有了省親一事,這對賈府來說,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大喜事,為此,賈府不惜耗費巨資修建了省親別墅——大觀園。
可正如秦可卿托夢王熙鳳時所說的,這不過都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很快都會過去,等到元春失勢及至死亡,賈府最終迎來的,依然會是“忽喇喇似大廈傾”“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的結(jié)局。
那么,對于賈府興衰起著至關(guān)重要作用的元春,最終最可能因何而死呢?原文中有幾件事,都暗示或指向了元春失勢或死亡,我們不妨一一來分析下。
第一件事,那個從身體欠安到薨逝的老太妃,其實暗示的正是元春之死。
原文提到宮里有位老太妃身體欠安,但沒過幾回,曹公又特意寫到這位老太妃已經(jīng)薨逝了,天下有爵之家,一年之內(nèi)不得筵宴音樂。
不僅如此,像賈母、邢夫人、王夫人這些身有誥命的貴婦,每天都要入朝隨祭,前后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其實,這老太妃薨逝就是元春死亡的前兆和隱喻。就好比王夫人發(fā)起的抄檢大觀園,是日后賈府?dāng)÷涞念A(yù)演一樣。
這也是曹公一貫的寫作手法,欲出其人其事,必得通過他人他事進行一番暗示和預(yù)兆,也就是提前埋下伏筆和隱喻。
這老太妃從身體欠安到薨逝,時間很短,也非常突然,這也暗示了元春的死亡可能也會來的迅速且突然,令賈府猝不及防。
第二件事,王熙鳳曾做了一個跟元春有關(guān)的宮里娘娘的奪錦之夢。
按王熙鳳所說,問她要一百匹錦的不是元春,而是別的娘娘,所以她沒給,對方于是就上來奪,奪著奪著就醒了。
這個夢,其實也是一種隱喻,它暗示的可能元春失寵,因為有人跟她爭寵,而且對方十分強勢,爭不過就直接上來搶。
這個奪錦之夢,暗示了元春在宮里的處境,十分兇險,而她又找不到幫手,只身一人,孤軍奮戰(zhàn),如何爭得過強勢的對方?她最終的死亡,很可能很失寵有關(guān)。
也正因為元春失寵,在宮里沒了地位和話語權(quán),所以宮里的太監(jiān)也見風(fēng)使舵,眼看元春失勢,便第一時間趕到賈府打秋風(fēng),張口就是二百兩銀子,簡直就是敲竹杠。
如果元春沒有失勢,還在盛寵之時,試想,一個太監(jiān),哪里來的膽子,敢到貴妃娘家去打秋風(fēng)?只有一種可能,元春徹底被對方擊垮,已經(jīng)沒有了東山再起的可能。
此時的元春,也許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而娘家這遠水又解不了她的近火,甚至娘家也早已大不如前,正搖搖欲墜,大廈將傾。
元春的曲詞里,也暗示了她的死亡,曲詞說: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xiāng),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也就是說,元春之死來得很突然,她有很多事都沒來得及處理和交代,就死了,死后還曾給父母托夢。脂硯齋批語只說了四個字:悲險之至。
悲說的是元春之死,她的死,顯然不是病死,而是被賜死或被害死。險說的是元春之死背后的政治博弈,也許不只是后宮爭寵那么簡單,因為很多時候,后宮爭寵正是朝堂兩派勢力相爭的暗示,而元春的死,毫無疑問象征了她所代表的一方被打敗,而她的娘家賈府,自然也會受到牽連。
因此,元春的死,不只是宮斗那么簡單,而極有可能是勢均力敵的兩個政治聯(lián)盟之間的搏殺。就像她的判詞里提示的: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這里的“虎”與“兕”正是兩派政治勢力的象征。
還有一件事細思恐極,也暗示了元春之死。那就是元春省親這件事,很多人奇怪,為什么元春省親是夜里,回去也是夜里,白天不是更熱鬧更好嗎?
除了我們按照正常思路解讀的,這是皇家的規(guī)矩,都是提前定好的日程,不能更改之外。還有一個暗示,就是元春省親這樣的富貴繁華,其實是不會長久的,甚至是見不得光的,它終究會被黑暗吞噬,就像元春一樣,她的一生,其實都生活在黑暗之中。
元春死亡,會導(dǎo)致賈府?dāng)⊥?。而賈府?dāng)⊥?,也會牽連元春之死。元春之死與賈府?dāng)⊥?,兩者之間唇齒相依,互為因果。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