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是賈府的孫媳婦,一個孫媳婦的葬禮盛況空前,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nèi)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秦可卿死后,寧國府真是熱鬧非凡。
作為寧國府的少奶奶,秦可卿才貌雙全,雖只是小官宦之女,沒有什么背景,卻以極強的個人魅力,贏得了賈府上下一致的認可和喜愛。賈母看重她,認為她是重孫媳婦中第一得意之人,榮國府的管家奶奶王熙鳳是秦可卿的閨中密友,而在寧國府,賈珍尤氏待秦可卿比親生女兒還親,賈蓉也和秦可卿相敬如賓。就是那些下人,也對秦可卿多為敬愛。
這樣一個完美的人,卻臥病在床,也不知到底是什么病,總之遲遲不見好,后來死去了,死因也諱莫如深。而她的死訊傳開后,眾人的反應也很激烈,都為其傷心不已。原文是這樣描寫的:那長一輩的想她素日孝順,平輩的想她素日和睦親密,下一輩的想她素日慈愛,以及家中仆從老小想她素日憐貧昔賤,愛老慈幼之恩,莫不悲號痛哭。
整個寧國府,因為秦可卿的死,而陷入巨大的悲慟中,賈寶玉來到寧國府時,只見亂烘烘人來人往,里面哭聲搖山震岳。其中尤以公公賈珍哭得最厲害,如喪考妣,直言長房內(nèi)絕滅無人了。就算后來賈敬出殯,也沒有這樣的驚天動地啊。
秦可卿的死驚動了整個賈府,她的喪禮辦得很風光,人們?yōu)樗奁?,不分男女老幼,足以看出,秦可卿的好人緣,人們?yōu)樗老В矠樗齻?。只是,這里面有多少人,是真的為秦可卿離世而傷悲的呢?他們的眼淚,又果真是為了秦可卿而流的嗎?未必盡然吧。
也許,秦可卿真的優(yōu)秀,也真的很會為人處世,但這樣,就能讓賈府上下,所有的人為之難過,為之哭泣嗎?人的關系有親疏遠近,感情也有深有淺。王熙鳳這樣一個女強人,為秦可卿落淚,是她們閨蜜情深,如同親姐妹,賈珍為了兒媳婦流淚,卻是他們之間有一段見不得光的孽愛,除此之外,尤氏和賈蓉并不為秦可卿流淚。尤其是賈蓉,表現(xiàn)極為平淡,不僅是做到了相敬如近賓,簡直就是形同陌路!至于寧國府的那些下人們,與其說他們哭秦可卿,不如說這不過是一種從眾的行為。
秦可卿再會做人,不可能和所有人關系親密,更何況是那些奴仆,她再慈憐憫下,但主子始終是主子,奴才也始終是奴才,不可同日而語,也不可能產(chǎn)生真正的深厚的感情。更何況寧國府那么多奴仆,也未必都能近距離接觸秦可卿。也許得過其恩惠的下人,對秦可卿是有過感激,但因為她的死,就悲號痛哭,就未免有些夸張了。這其中,難免有表演作秀的成分。至于那些和秦可卿生疏的奴仆,就更不用說了。
人在職場,而且是在豪門之中求生存,并不容易。不由得想起了《史記》中,司馬遷所寫的一事,竇太后與其弟失散多年,終聚,太后喜極而泣,其身邊的人,反應也很強烈: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太后的仆人們,都跪在地上,痛哭不已,好像能感同身受太后的感受。
但他們真的是為了太后而哭泣嗎?不是,他們是為了自己,在這種場合下,太后都哭成了淚人,如果自己還無動于衷,豈非是很沒眼力見,不是給太后添堵,給自己找麻煩嗎?很多時候,喜歡著你的喜歡,傷心著你的傷心,不過是無奈之舉,不是自己真正的心情,而是權衡利弊后的選擇。
秦可卿死了,族長賈珍哭得要死要活,恨不得追隨著這個媳婦而去,秦可卿的喪禮,也要極盡所能辦得豪奢。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誰能不哭呢?你不哭有別人哭,個個都成了孝子,一個比一個哭得起勁,好像一場比賽似的。
該笑的時候要笑,該哭的時候要哭,這也是職場上的職場生存準則。秦可卿之死,理應要哭,而不是他們想哭,于是他們就哭了。哭得越是厲害,有可能越會得到上面賞識,至少,不會讓上面看不順眼,自討沒趣。
至于這里面,有多少人和秦可卿有過親密的接觸,真正了解秦可卿這個人,那都不重要。秦可卿對他們而言,更多的只是一個美麗而模糊的影子,又怎么可能真的有多么傷心呢?
不僅是身份不一般的秦可卿如此,就連后面尤二姐之死,也同樣贏得了很多人的眼淚。尤二姐水性楊花,早敗壞了名聲,為人所不齒。在大觀園里,沒過多久就被折磨得吞金而死,然而她死后,眾人卻紛紛為她流淚,這里面不乏平日欺凌她的人,就是那些服侍她的丫環(huán)們,也都可著勁兒地踩壓這個來路不正的二奶奶,一點沒留情。
尤二姐一死,每個人都變成了好人,都流露出了善良的光輝。她們?yōu)楹我@么做呢?并不是真的為尤二姐哭泣,或是懺悔,而是事情鬧大了,誰都怕?lián)斬熑?,誰都要表現(xiàn)出無辜的樣子,畢竟在賈璉心里,尤二姐還是有些份量的。鳳姐尚且要在賈璉面前作秀,更何況他們呢。
秦可卿人是真的好,但也不足以讓所有人為之一哭,尤二姐也確實軟弱無用,但也有人為她流眼淚。其實這和她們本人,已經(jīng)沒多少關系了。那些人哭的目的,是給活著的人看的,而不是悼念死者。
當然,下人們?yōu)榍乜汕淇奁⒉灰欢ㄖ皇菫榱擞懞觅Z珍,為了前途,還有另一種可能,是哭自己的無奈和悲涼,秦可卿如此完美,都擺脫不了命運的捉弄,更不要說如同草芥一般的底層了。
《甄嬛傳》中,皇帝將死,守候在殿外的嬪妃們,已經(jīng)開始抽泣。皇帝問:“是朕的嬪妃們在哭嗎?”甄嬛冷靜地回答:“不是哭皇上,是哭自己?!鼻乜汕渌懒耍怂廊鐭魷?,可對于服侍她的丫環(huán)來說,事情還遠遠沒有結(jié)束。
秦可卿一身都是秘密,而長期跟隨她的瑞珠和寶珠,多少是有所知曉的。尤其是秦可卿和賈珍的私情,在整個賈府都不算什么秘密。最可憐無助的,要數(shù)瑞珠,她曾撞破主子的好事,秦可卿一死,她可就兇多吉少了。
瑞珠在秦可卿死后,觸柱而亡,跟隨秦氏而去。瑞珠正是十幾歲的大好年華,怎么會如此想不開呢?沒有了秦可卿,她就活不下去嗎?她確實活不下去,不過不是她不想活,而是別人不讓她活下去。她再怎么哭也沒用,只有去死,才是她唯一的路。她死了,起碼她的家人不會受牽連,而且她還能得一個忠烈之名,總強過被稀里糊涂弄死。
至于另一個丫環(huán)寶珠,自請做了秦可卿的義女,請任摔喪駕靈之任,在靈前哀哀欲絕。寶珠哭得十分傷心,令賈珍十分滿意。寶珠如此傷心,既有和秦可卿的主仆之誼,卻更有眼見瑞珠身亡的悲慟,大有兔死狐悲之感,而且,這里面,不只有傷心,更有緊張與恐懼。稍有不慎,她就是第二個瑞珠,要想活命,她不得不小心翼翼,與死神擦肩而過,令她心有余悸!
秦可卿之死,那如漲潮般的哭聲下,是多少隱秘的世情與復雜的人性?真正為她哭的人,其實沒幾個。最該為她哭的賈蓉,反而無動于衷,好像一個隱形人。還有她的弟弟秦鐘,也全然不把姐姐的死放在心上,還有心情和小尼姑風流快活,簡直突破了人類的底線。她最親的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說那些沒什么關系的人了。
將秦可卿的死,和日后王熙鳳的死相對照,也能明白幾分。秦可卿死在賈府的鼎盛時期,死后有賈珍不遺余力為她操辦后事,派頭那是沒得說。而鳳姐死于賈府坍塌后,一無所有,夫妻反目成仇,不過是一卷破席裹身,又還有誰為她傷心流淚呢?生前最愛排場的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身后事如此凄涼吧。
可悲的是,人死后,別人所流的眼淚,往往和逝者沒有太多關系了。這也是為什么,秦可卿死后,會有震天的哭聲,就連尤二姐死了,也有人假意落淚,為她們的不幸唏噓不已。其實所有人最關心的,還是自己,會不會被牽連,自身利益會不會受影響。一有機會,人性中的表演欲就無遮無攔地被激發(fā)出來了,說笑就笑,說哭馬上就能哭出來,幾滴眼淚,幾聲哭嚎,早就習以為常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