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鑿壁借光),漢語成語、典故。描寫的是西漢匡衡勤學苦讀,最終成為大學問家的故事。現(xiàn)在人們一般用此成語來形容勤學苦讀。故事源自西漢匡衡
成語出處和典故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疑。”鼎,衡小名也。時人畏服如是。聞者皆解頤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zhì)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更理前論!”邑人曰:“窮矣!”遂去不反。(選自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
故事介紹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墻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xiāng)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么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于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锖饽軌蛑v解《詩經(jīng)》,人們?yōu)樗帉懥艘皇赘柚{說:“沒有人會講解《詩經(jīng)》,請匡鼎來。匡鼎來講授《詩經(jīng)》,能解除人們的疑問和憂愁?!薄岸Α笔强锖獾男∶H藗兙故侨绱司磁逅?,聽他講解詩經(jīng)的人都開顏歡笑。鎮(zhèn)上有個人講解《詩經(jīng)》,匡衡前去聽講。同這個人討論《詩經(jīng)》的疑難問題,這個人辯論不過他,對他十分佩服,急忙羞愧地倒穿著鞋跑了??锖庾飞先フf:“先生請留步,聽我和你討論剛才的問題?!蹦莻€人說:“我講不出什么來了。”不顧匡衡而去。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