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zhàn)奇略》(原名《百戰(zhàn)奇法》)作為一部以論述作戰(zhàn)原則和作戰(zhàn)方法為主旨的古代軍事理論專著而問世,這無論是在宋以前或是宋以后,都是不多見的。因此,從其產(chǎn)生以來,就為兵家所重視和推崇,給予很高評價,并一再刊行,廣為流傳。那么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黻P于第六卷·敗戰(zhàn)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凡與敵戰(zhàn),若彼勝我負,未可畏怯,須思害中之利,當整勵器械,激揚士卒,候彼懈怠而擊之,則勝。法曰:「因害而患可解也?!?/p>
晉末,河間王颙在關中,遣張方討長沙王義,率眾自函谷人屯河南?;莸矍沧髮④娀矢ι叹苤綕撥娖粕?,遂入洛陽。又奉帝命討方于城內(nèi),方軍望見乘輿,于是少卻,方止之不可得,眾遂大敗,殺傷滿衢巷。方退壁于十三里橋,人情挫衄,無復固志,多勸方夜遁。方曰:「兵之利鈍是常事,貴因敗以為成耳。我更前作壘,出其不意,此兵法之奇也。」乃夜?jié)撨M逼洛陽城七里。義既新捷,不以為意,忽聞方壘成,乃出戰(zhàn),遂大敗而還。
第六卷·敗戰(zhàn) 翻譯
大凡對敵作戰(zhàn),如果敵人取得勝利而我軍遭到失敗了,不可因此而畏敵怯戰(zhàn),務必思考不利之中的有利因素,應當整頓軍備,修繕兵械,鼓勵士氣,等待敵人出現(xiàn)麻痹松懈之時,而不失時機地進攻它,就能奪取勝利。誠如兵法所說:“從不利中能夠看到有利因素,禍患就可以解除了。”西晉末年,河間王司馬乂割據(jù)關中,他派遣部將張方討伐長沙王司馬颙。張方率兵自函谷關進駐河南郡,晉惠帝派左將軍皇甫商率軍抵抗。張方暗中出兵襲破皇甫商部,于是進入京師洛陽。司馬乂奉惠帝之命討伐張方于洛陽城內(nèi),張方部隊望見惠帝乘坐的車子,于是向后稍退,(可是一退)張方竟然無法制止,其部眾被打得大敗,死傷的士卒充滿大街小巷。張方率領余眾退守十三里橋,部隊由于嚴重受挫,已經(jīng)喪失固守再戰(zhàn)的決心,多數(shù)人都勸說張方趕緊乘夜逃走。但張方卻說:“作戰(zhàn)的勝敗乃是兵家常事,但可貴的是從失敗中汲取教訓而轉敗為勝。我們現(xiàn)在要采取迫近敵人構筑工事的辦法,但要做到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這就是兵法上所講的出奇制勝的戰(zhàn)法?!睆埛接谑锹时姵艘姑孛芮斑M,直抵距洛陽七里的地方構筑營壘。司馬乂因為剛剛打了勝仗,便對張方所部不再介意,突然獲悉張方營壘已經(jīng)筑成,就匆忙出城應戰(zhàn),結果被打得大敗而逃回。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