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代史家在評論唐代宰相時,基本都首推房玄齡, 一句話說的直白:“唐代賢相,前有房杜(杜如晦),后有姚(姚崇)宋(宋璟)?!?/p>
房玄齡是今天的山東淄博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房彥謙歷仕四朝,是南北朝末年和隋代有名的學者。房玄齡從小耳濡目染,聰慧好學,學問底子搭得很扎實,練得一手好書法,十八歲就考中進士,先后任職羽騎尉、隰城尉。
唐朝名相房玄齡
隋末天下大亂,李淵率兵起事,房玄齡投到了李世民麾下,擔任秦王府記室,為李世民出謀劃策,管理文牘。他文思敏捷,每逢行軍途中要書寫軍情奏章,把馬停一會就寫好。他跟著李世民每平定一地,別人都急著找古玩珍寶,他卻急著為李世民收羅人才,像杜如晦、張亮、薛收、李大亮等人,都是房玄齡舉薦給李世民的,后來都立下大功,成為朝廷要員。
唐朝名相杜如晦
房玄齡和杜如晦在歷史上被稱為“房謀杜斷”,意思是說房玄齡善于謀劃,杜如晦善于決斷,兩人互為裨益,堪稱絕配。公元626年,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三人作為主要策劃者,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的謀劃,幫助李世民謀得帝王之位。李世民稱贊房玄齡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賜予他國公爵位。
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齡歷任中書令、尚書左仆射、司徒等要職,是朝廷中樞決策的主要參與者。他重視吏治,裁撤冗官,既提高了辦事效率,又節(jié)省了財政開支。他重視制度建設,在汲取歷代經(jīng)驗的基礎上,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典章政令,廢除隋朝的嚴刑酷法,以寬厚平和之風處理民情政務。他工作勤勉,廢寢忘食,任人惟賢,不分卑賤,被人稱為一代賢相。
因為政績卓著、貢獻巨大,李世民對房玄齡恩寵有加,他居相位十五年,女兒是高祖李淵之子—韓王李元嘉的正妃,兒子房遺愛娶了李世民的女兒高陽公主,一家皇親國戚顯貴至極。但房玄齡始終很低調(diào)、很謙遜,生怕放縱招搖惹來禍患。
房玄齡的夫人盧氏很厲害,對房玄齡照顧細致,管理嚴格。有一次李世民賜了兩個美人給房玄齡,他戰(zhàn)戰(zhàn)兢兢領回家,強調(diào)是皇帝的意思。沒想到盧氏根本不理會皇帝的諭旨,大罵房玄齡,操起雞毛撣子把兩個“美人”打出了府。李世民知道了,想壓一壓盧氏的霸氣,給老房撐撐腰,就下旨把房玄齡和盧氏一起召到了宮中。
李世民指著兩位美女和一壇“毒酒”對盧氏說:“現(xiàn)在你有兩條路,一條是領回二位美人,安安穩(wěn)穩(wěn)過日子,另一條是喝了這壇‘毒酒’,省得嫉妒別人了?!狈啃g知道夫人性情剛烈,怕夫人喝“毒酒”,趕忙跪地求情,被李世民喝止。盧氏一看皇命難為,自己又不愿屈從,就舉起壇子,含淚將“毒酒”大口喝光,房玄齡抱著盧氏老淚縱橫。在場的人卻一起大笑,原來那壇里裝的并非毒酒而是晉陽府食醋。李世民見盧氏是這樣的脾氣,只好收回成命,讓房玄齡繼續(xù)接受夫人的專寵。從此,“吃醋”“醋壇子”便成了女人間妒忌的代名詞。
公元648年8月18日,房玄齡因病去世,終年七十歲。李世民為之廢朝三日,追贈太尉,謚號“文昭”,將其畫像供奉于“凌煙閣”。房玄齡和徐茂公有點像,后輩子孫不太爭氣,他死后沒多久,次子房遺愛與妻子高陽公主被控謀反。房遺愛被處死,公主賜自盡,全家都受到了連累。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