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勢利導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之?!?/p>
釋義:
因:循;勢:趨勢;利導:引導。順著事情發(fā)展的趨勢,向有利于實現(xiàn)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導。
【因勢利導成語故事】
戰(zhàn)國時期,有一次魏國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派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發(fā)兵救韓。很快,齊軍直搗魏國京都大梁。魏軍統(tǒng)帥龐涓聞知后,急忙從韓國撤兵,火速趕回大梁解圍。
孫臏聽說龐涓回師救魏,就對田忌說:“魏軍向來都兇悍勇猛,而且目中無人,他們一直瞧不起我們齊軍,認為咱們膽小怯弱。我們不如因勢利導,引誘他們中計。等我們進入魏國后,第一天宿營時,我們修建十萬人的鍋灶,第二天就減少到五萬,第三天則減少到三萬。用這個辦法一定能夠迷惑、引誘魏軍?!碧锛捎X得孫臏的話很有道理,便采納了他的建議。
龐涓領著隊伍急匆匆地追蹤齊軍,發(fā)現(xiàn)齊軍的鍋灶一天天減少,就洋洋得意地說:“我早說過,齊軍士兵個個膽小如鼠,果然不出我所料。現(xiàn)在進入我國國境只不過才三天,開小差逃跑的士兵就已經(jīng)超過了半數(shù)。”
龐涓認為齊軍的力量開始削弱,于是,決定只帶領一些輕裝騎兵,日夜追趕齊軍。孫臏事先估計好了龐涓的行程,就在馬陵這個地方設下了伏兵。
那里道路狹窄,兩旁都是山,地勢十分險要,正是打埋伏仗的好地方。孫臏還專門叫士兵把一棵大樹的皮剝去,露出白木,在上面刻著:“龐涓死于此樹下?!庇峙升R軍的射箭能手,全部埋伏在道路兩旁,命令他們夜里一見到火光就立即放箭。
當天晚上,龐涓果然領兵趕到了馬陵。他隱隱約約看到樹上有字,便叫人點起火把照看。當龐涓看清樹上的字時,不禁大吃一驚,才知上了當。正在龐涓暗自吃驚時,齊軍沖著火光的地方發(fā)箭,頓時,魏軍一片大亂,死傷無數(shù)。龐涓知道敗局已定,就拔劍自殺了。
后來,齊軍乘勝追擊,徹底打垮了魏軍。孫臏也從此名揚天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