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恒言》作者曹廷棟,為清朝秀才,共五卷,是老年養(yǎng)生的專著,周作人對其評價甚高,稱是可以作為六十壽禮的好書。其最佳刻本為清乾隆三十八年曹廷棟的自刻本。那么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黻P于卷二·慎藥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老年偶患微疾,加意調(diào)停飲食,就食物中之當病者食之;食亦宜少,使腹常空虛,則絡脈易于轉(zhuǎn)運,元氣漸復,微邪自退,乃第一要訣。
藥不當病,服之每未見害,所以言醫(yī)易,而醫(yī)者日益多。殊不知既不當病,便隱然受其累,病家不覺,醫(yī)者亦不自省。愚謂微病自可勿藥有喜,重病則寒涼攻補,又不敢輕試。諺云:不服藥為中醫(yī)。于老年尤當。
病有必欲服藥者,和平之品甚多,盡可施治。俗見以為氣血衰弱,攻與補皆必用人參。愚謂人參不過藥中一味耳,非得之則生,弗得則死者;且未必全利而無害,故可已即已。茍審病確切,必不可已,寧謂人毿必戒用哉?
凡病必先自己體察,因其所現(xiàn)之證,原其致病之由。自頂至踵,寒熱痛癢何如,自朝至暮,起居食息何如,則病情已得,施治亦易。至切脈又后一層事,所以醫(yī)者在乎問之詳,更在病者告之周也。
方藥之書,多可充棟,大抵各有所偏,無不自以為是。竊考方書最者,莫如《內(nèi)經(jīng)》,其中所載方藥,本屬無多,如不寐用半夏秫米湯,鼓脹用雞矢醴,試之竟無效,他書可知。總之同一藥,而地之所產(chǎn)各殊;同一病而人之稟氣又異;更有同一人、同一病、同一藥,而前后施治,有效有不效。乃欲于揣摹仿佛中求其必當,良非易事,方藥之所以難于輕信也。
《本草》所載藥品,每曰“服之延年”、“服之長生”,不過極言其效而已,以身一試可乎?雖扶衰補弱,固藥之能事,故有謂“治已病,不若治未病?!庇拗^以方藥治未病,不若以起居飲食調(diào)攝于未病。
凡感風感寒暑,當時非必遽[jù急,倉猝]病?!秲?nèi)經(jīng)》所謂“邪之中人也,不知于其身?!比簧碇茱L受寒暑,未有不自知。病雖未現(xiàn),即衣暖飲熱,令有微汗,邪亦可從汗解?!兜赖陆?jīng)》曰:“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病中食粥,宜淡食,清火利水,能使五藏安和,確有明驗,患泄瀉者尤驗,《內(nèi)經(jīng)》曰:“胃陽弱而百病生,脾陰足而萬邪息。”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更以調(diào)脾胃為切要。
人乳汁,方家謂之“白硃砂”,又曰“仙人酒”。服食法:以瓷碗浸滾水內(nèi),候熱,擠乳入碗,一吸盡之,勿少冷;又法:以銀鍋入乳,烘干成粉,和以人參末,丸如棗核大,腹空時噙[qín含在里面]化兩三丸。老人調(diào)養(yǎng)之品,無以過此,此則全利而無害,然非大有力者不能辦。
程子曰:“我嘗夏葛而冬裘,饑食而渴飲,節(jié)嗜欲、定心氣,如斯而已矣!”蓋謂養(yǎng)生卻病,不待他求。然定心氣,實是最難事,亦是至要事。東坡詩云:“安心是藥更無方。”
術家有延年丹藥之方,最易惑人,服之不但無驗,必得暴疾。其藥大抵鍛煉金石,故峻歷彌甚?!读凶印吩唬骸胺A生受形,既有制之者矣!藥石其如汝乎?”或有以長生之說問程子,程子曰:“譬如一爐火,置之風中則易過,置之密室則難過?!惫手说梢跃蒙荒荛L生。老年人惟當謹守燼余,勿置之風中可耳。
筆墨揮灑,最是樂事,素善書畫者興到時,不妨偶一為之。書必草書,畫必蘭竹,乃能縱橫任意,發(fā)抒性靈,而無拘束之嫌。飽食后不可捉筆,俯首倚案,有礙胃氣。若因應酬促逼,轉(zhuǎn)成魔障。
棋可遣閑,易動心火;琴能養(yǎng)性,嫌磨指甲。素即擅長,不必自為之。幽窗邃[suì深遠]室,觀奕聽琴,亦足以消永晝。
能詩者偶爾得句,伸紙而書,與一二老友共賞之,不計工拙,自適其興可也。若拈題或和韻,未免一番著意。至于題照,及壽言挽章,概難徇情。
法書名畫,古人手跡所存,即古人精神所寄。窗明幾凈,展玩一過,不啻晤對古人;諦審其佳妙,到心領神會處,盡有默然自得之趣味在。
院中植花木數(shù)十本,不求名種異卉,四時不絕便佳。呼童灌溉,可為日課。玩其生意,伺其開落,悅目賞心,無過于是。
鶴,野鳥也,性卻閑靜,園圃寬闊之所,即可畜。去來飲啄,任其自如,對之可使躁氣頓蠲。若籠畫眉、架鸚鵡,不特近俗,并煩調(diào)護,豈非轉(zhuǎn)多一累。階前大缸貯水,養(yǎng)金魚數(shù)尾,浮沉旋繞于中,非必池沼,然后可觀。 佇時觀魚之樂,即樂魚之樂,既足怡情,兼堪清目。
拂塵滌硯,焚香烹茶,插瓶花,上簾鉤,事事不妨身親之。使時有小勞,盤骸血脈,乃不凝滯。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也。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