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于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為主的雜著,屬于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于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平廣記·卷一百零七·報應(yīng)·康仲戚
【原文】
康仲戚,唐元和十一年往海東,數(shù)歲不歸。其母唯一子,日久憶念。有僧乞食,母具語之。僧曰:“但持金剛經(jīng),兒疾回矣。”母不識字,令寫得經(jīng),乃鑿屋柱以陷之,加漆其上,晨暮敬禮。一夕,雷霆大震,拔此柱去。月余,兒果還,以錦囊盛巨木以至家,入拜跪母。母問之,仲戚曰:“海中遇風,舟破墜水,忽有雷震,投此木于波上,某因就浮之,得至岸。某命是其所與,敢不尊敬!”母驚曰:“必吾藏經(jīng)之柱。”即破柱得經(jīng),母子常同誦念。(出《報應(yīng)記》)
【譯文】
康仲戚,唐朝元和十一年去海東,幾年不回來,他的母親只有他這一個兒子,時間長了非常想念,有一個和尚前來化齋,母親對他說了。和尚說:“只要念金剛經(jīng),你的兒子很快就會回來了。”他的母親不識字,叫別人寫了很多經(jīng)書,就鑿開屋子的柱子放在那里,在柱子上涂上油漆,早晚敬禮。一天晚上,雷霆大震,這個柱子就被拔走了,一個多月,她的兒子果然回來了。用錦囊盛著巨大的木回到家里,入房跪拜母親,母親問他,仲戚說:“大海上遇到狂風,船破落入水中,忽然有雷霆震動,把這塊木扔到水上,我就靠著它浮在水上,才能夠到達岸邊。我的命就是它所給的,怎敢不尊敬它。”母親驚奇地說:“一定是我藏經(jīng)的柱子。”于是打開柱子找到了經(jīng)書,母子倆常常一起誦念。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