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初編于明代天啟六年(1626年),全書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歷代智囊故事1200余則,是一部中國人民智慧的創(chuàng)造史和實踐史。書中所表現(xiàn)的人物,都在運用智慧和謀略創(chuàng)造歷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也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篇幅龐大的智謀錦囊。那么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黻P于上智部·劉大夏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天順中,朝廷好寶玩。中貴言,宣德中嘗遣太監(jiān)王三保使西洋①,獲奇珍無算。帝乃命中貴至兵部,查王三保至西洋水程。時劉大夏為郎,項尚書公忠令都吏檢故牒,劉先檢得,匿之。都吏檢不得,復令他吏檢。項詰都吏曰:“署中牘焉得失?”劉微笑曰:“昔下西洋,費錢谷數(shù)十萬,軍民死者亦萬計。此一時弊政,牘即存,尚宜毀之,以拔其根,猶追究其有無耶?”項聳然,再揖而謝,指其位曰:“公達國體,此不久屬公矣②?!?/p>
又,安南黎灝侵占城池,西略諸土夷,敗于老撾。中貴人汪直欲乘間討之,使索英公下安南牘。大夏匿弗予。尚書為榜吏至再,大夏密告曰:“釁一開,西南立糜爛③矣?!鄙袝?,乃已。
〔評〕此二事,天下陰受忠宣公之賜而不知。
上智部·劉大夏 翻譯
譯文
明朝天順年間,明英宗愛好搜集奇珍異寶。有宦官說,宣德年間,朝廷曾派遣三保太監(jiān)出使西洋,得到無數(shù)的珍奇寶物。于是英宗就命宦官到兵部,查看三保下西洋之時的航海路線。當時劉大夏任兵部侍郎,兵部尚書項忠命令都吏查閱舊公文檔案,尋找相關資料。劉大夏先找到,便偷偷藏了起來,都吏怎么找也找不到,項忠又命令別的吏員去找。項忠質問都吏道:“官署中的舊公文怎么會遺失呢?”劉大夏笑著說:“三保太監(jiān)下西洋,花費數(shù)十萬錢,犧牲了上萬的軍民,這是當時朝政上的一大弊端,即使公文還在也應該毀掉,以期永遠消除這件事情而帶來的壞影響,現(xiàn)在還追究它有沒有干嗎?”項忠又驚又奇,再三稱謝,指著自己的職位說:“先生通達大體,這個位子不久就應該屬于先生了。”
還有一次,安南的黎灝侵占城池,向西侵略夷人,后來在老撾打了敗仗?;鹿偻糁毕氤藱C討伐他,派人來要當年英公下安南的舊文檔資料,劉大夏卻將公文偷偷藏起來不給。項忠因此幾次責打負責文書的官員,追查此事。劉大夏秘密告訴項忠說:“仗一旦打起來,西南各地就要飽受戰(zhàn)爭之苦了?!表椛袝犃肆⒓葱盐蜻^來,并中止追查此事。
評譯
這兩件事都是天下人暗中受了劉大夏的好處卻不知道啊。
注釋
①宣德句:指鄭和下西洋事。
②此不久屬公矣:指兵部尚書之職不久當屬劉大夏。
③糜爛:指民生受到破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