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初編于明代天啟六年(1626年),全書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歷代智囊故事1200余則,是一部中國人民智慧的創(chuàng)造史和實踐史。書中所表現(xiàn)的人物,都在運用智慧和謀略創(chuàng)造歷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也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篇幅龐大的智謀錦囊。那么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黻P于上智部·衛(wèi)青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大將軍青兵出定襄。蘇建、趙信并軍三千余騎,獨逢單于兵。與戰(zhàn)一日,兵且盡,信降單于,建獨身歸青。議郎周霸曰:“自大將軍出,未嘗斬裨將。今建棄軍,可斬以明將軍之威。”長史安曰:“不然,建以數(shù)千卒當虜數(shù)萬,力戰(zhàn)一日,士皆不敢有二心。自歸而斬之,是示后無反意也,不當斬?!鼻嘣唬骸扒嘁苑胃镄虚g,不患無威,而霸說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職雖當斬將,以臣之尊寵而不敢專誅于境外,其歸天子,天子自裁之,于以風為人臣者不敢專權,不亦可乎?”遂囚建詣行在,天子果赦不誅。
〔評〕衛(wèi)青握兵數(shù)載,寵任無比,而上不疑,下不忌,唯能避權遠嫌故。不然,雖以狄樞使之功名,猶不克令終,可不戒歟?
狄青為樞密使,自恃有功,頗驕蹇,怙惜士卒,每得衣糧,皆曰:“此狄家爺爺所賜?!背⒒贾?。時文潞公當國,建言以兩鎮(zhèn)節(jié)使出之,青自陳無功而受鎮(zhèn)節(jié),無罪而出外藩。仁宗亦以為然,向潞公述此語,且言狄青忠臣。潞公曰:“太祖豈衛(wèi)青非周世宗忠臣?但得軍心,所以有陳橋之變?!鄙夏?。青猶未知,到中書自辨,潞公直視之,曰:“無他,朝廷疑爾?!鼻囿@怖,卻行數(shù)步。青在鎮(zhèn),每月兩遣中使撫問,青聞中使來,輒驚疑終日,不半年,病作而卒。皆潞公之謀也。
上智部·衛(wèi)青 翻譯
譯文
漢武帝時,大將軍衛(wèi)青出兵定襄攻擊匈奴。蘇建、趙信兩位將領同率三千多騎兵行軍,在途中遭遇單于軍隊。漢軍和匈奴軍苦戰(zhàn)一天,士兵傷亡殆盡,趙信投降單于,蘇建獨身一人逃回大營。議郎周霸說:“自從大將軍出兵以來,從來沒有處死過副將?,F(xiàn)在蘇建拋棄軍隊,獨自逃回,可以殺他以顯示大將軍的威嚴?!遍L史任安說:“這樣不可以。蘇建以數(shù)千騎兵去抵擋數(shù)萬之敵,奮力作戰(zhàn)一天,而士兵沒有二心。如今他僥幸脫險,將軍反而要殺他,豈非要告訴后人,以后遇到這種情況回來還不如向敵人投降嗎?我認為不該殺蘇建?!毙l(wèi)青說:“我作為天子的外戚心腹之臣帶兵出征,并不怕沒有威嚴。周霸說要顯示我的威嚴,這并不合我的心意。雖然論職權,我有權處死手下將官,但以我所受到天子的寵信,也不敢在塞外專擅生殺大權,而應該押回京師,請?zhí)熳硬脹Q,并可借此訓示為人臣的不應擅自專權,這樣做不是更好嗎?”于是衛(wèi)青命人把蘇建押解到天子行在,后來漢武帝果然赦免了他。
評譯
衛(wèi)青掌兵權多年,深受寵信,天子對他沒有疑心,屬下對他也沒有嫉妒之意。這正是因為他能避開過度的權威,遠離各種嫌疑的緣故啊。若非如此,即使有北宋狄青般的顯赫功勛,還是不能得到善終,這實在不能不引以為戒啊。
狄青擔任樞密院樞密使時,自恃功勛卓著,十分桀驁不馴,袒護士卒。士卒每次得到衣物糧食,都說:“這是狄家爺爺賞賜的?!背⑸舷露家源藶樾念^大患。當時文潞公在朝執(zhí)政,建議仁宗讓狄青出任兩鎮(zhèn)節(jié)度使以便讓他離開朝廷。狄青上書說自己無功卻受封節(jié)度使,無罪卻又外放,心中很是委屈。仁宗也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就向潞公述說了狄青的話,并說狄青是忠臣。潞公說:“本朝太祖難道不是后周世宗的忠臣嗎?但因為得到軍心,所以才會發(fā)生黃袍加身、陳橋兵變的事。”仁宗聽了,默然無語。狄青尚不知道這事,到中書門下去為自己辯白。潞公盯著他,直截了當?shù)卣f:“沒有其他原因,只是朝廷有些懷疑你罷了。”狄青嚇得禁不住后退好幾步。狄青到藩鎮(zhèn)以后,仁宗每個月都派使者去慰問看望他兩次。每次聽說皇上的使者要來,狄青都會整日驚嚇疑慮。結果不到半年,就得病去世了。這些都是文潞公的計謀啊。
注釋
①青:衛(wèi)青,漢武帝名將,曾七次出擊匈奴,威名顯赫,官拜大將軍。元朔六年,復率六將軍出定襄擊匈奴,文中即指此事下文的蘇建、趙信俱為六將軍之一。
②長史安:即任安,司馬遷之友,此時任衛(wèi)青長史。
③怙惜:放縱、愛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