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釋成語“連篇累牘”?有什么典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 連篇累牘
【拼音】: lián piān lěi dú
【解釋】: 累:重疊;牘:古代寫字的木片。形容篇幅過多,文辭冗長。
【成語故事】:
“連篇累牘”出自隋朝李諤《上書正文體》(見《隋書·李諤傳》)。
隋朝初年,隋文帝楊堅的“治書侍御史”李諤是一個很有辯才的人,文章也寫得很不錯。當時的文風,由于承襲了南北朝時的不良影響,一般都過分追求詞句的華麗,而不重視內(nèi)容,往往空洞浮夸,不切實際。李諤反對這種文體,特地上書隋文帝,請求明令禁止。他的這篇《上書正文體》,后來成為文學史上一篇有名的論文。
據(jù)《隋書·李諤傳》載,李諤在論文中對當時文風批評道:“競騁文華,遂成風俗?!z理存異,尋虛逐微,競一韻之奇,爭一字之巧;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云之狀?!边@幾句話的意思是:寫文章互相比賽詞句的華麗,已經(jīng)成了惡劣的風氣。文章不講什么正當?shù)览?,只寫一些虛幻的枝?jié),只講究一個韻、一個字的奇特、巧妙;一篇又一篇地寫了許許多多,堆滿了桌子,塞滿了箱子,但寫的無非是月喲露喲,或者是風喲云喲,……”。李諤認為,這些東西寫得一天比一天多,朝政也就會一天比一天亂。
李諤的這篇文章,在當時起了很大影響。文中的“連篇累牘”、“積案盈箱”,都是形容言之無物的文章又多又濫。后來,“連篇累牘”便成了成語,人們用它來形容那些數(shù)量很多而內(nèi)容重復空泛的文章或文件等書面材料。含貶義。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