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曹雪芹設計賈寶玉“銜玉而生”的情節(jié),用意為何?并且賈寶玉還是嬰兒的時候,是如何“銜”著玉出生的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各位朋友說文解字,和大家一起分享。
女媧補天石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說動了凡心,答應跟著神瑛侍者一起下凡。于是就化為了雀卵大小一塊五色斑斕的美玉,被僧道帶去了太虛幻境,最后跟著神瑛侍者一起下凡。
(第二回)不想后來又生一位公子,說來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銜下一塊五示 瑩的玉來,上面還有許多字跡,就取名叫作寶玉。你道是新奇異事不是?
銜,又為“銜”?!墩f文解字》:馬勒口中。從金從行。銜,行馬者也。戶監(jiān)切。
意思就是指馬嚼子。
《說文解字注》:馬勒口中也……銜謂關其口。統(tǒng)謂之勒也。其在口中者謂之銜。落以爲之,生革也。銜以鐵爲之。故其字從金。引申爲凡口含之用。
白話解釋一下,“銜”是指嘴里含著的意思。但含不能做“銜”用。
人的嘴里放置外物不在乎三種狀態(tài)。
一,“叼”,用牙和唇咬住少部分,大部分露在外面。
二,“銜”,指大部分放在嘴里,一小部分因為放不下,或者是張嘴,使人看見就叫“銜”。
銜本意“馬嚼子”被馬含在嘴里,但外面露著一眼能看到。
三,“含”,都放在嘴里。
含未必指包裹完全看不見。比如含一塊糖,閉嘴是含,張嘴也是含。
含只代表糖被完全放在了嘴里。
通靈寶玉被僧道變化為雀卵大小,是指麻雀卵。大體不過大拇指甲一般。
這就說明通靈寶玉是橢圓,并非玉璧那樣的薄片。
通靈寶玉的外型,導致新生的賈寶玉肯定不是叼著出生的。
很難想象新生兒嘴里叼著一塊玉出生。大部分漏在外面。不但他叼不住,王夫人也生不出來。
那么,銜著本意是部分外露有沒有可能呢?像馬嚼子那樣?
也不可能。因為統(tǒng)共就是雀卵大小,還是圓鼓隆冬的一個卵石,小孩子也不可能半吐半露的銜著。
那“銜玉而生”到底是如何“銜”著出生的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通靈寶玉完全含在賈寶玉的嘴里出生。一開始并沒有人發(fā)現(xiàn),等到出生后小孩子一哭,嘴巴張大,玉露了出來被看見,或者掉了出來。
所以,所謂“銜玉而生”,其實就是“含玉而生”。
之前和一位讀者朋友激烈地探討了“銜玉而生”,能不能用“含玉而生”來表述。畢竟原文采用的是銜玉而生,而不是含玉而生。
相信看了上面的解釋,就能清楚二者本質(zhì)是一個意思,都表示通靈寶玉被賈寶玉含在嘴里出生的。這也是唯一能夠出生的方式。
曹雪芹之所以在文中用“銜玉而生”不用“含玉而生”,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銜玉而生”的銜字,是當時更文雅的書面語。所以不用通俗的含玉而生。
二來,含玉是在賈寶玉出生張嘴前的狀態(tài)。但他一張嘴哭出來,通靈寶玉在嘴里被發(fā)現(xiàn)。用銜字表達更準確。
所以,曹雪芹在用字這方面,堪稱妙絕。
但這里的銜玉而生,本意就是含玉而生。指通靈寶玉被含在賈寶玉嘴里降生。
對于二者的相同,曹雪芹也有進一步的解釋“含玉而生”,賦予了更特殊的意義,就是戲子蔣玉菡的名字隱喻。
蔣玉菡就類似“晴為黛影,襲為釵副”一般,影射的是賈寶玉。
蔣玉菡諧音“將玉含”,就是含著通靈寶玉出生的賈寶玉。
而他的出場,借由賈寶玉的“影子”身份,帶來了一明一暗的兩層隱喻。
一,蔣玉菡與賈寶玉的結識,被曹雪芹隱寫了賈家與北靜王正式結黨。
原文第二十八回,賈寶玉初識蔣玉菡。送給他一塊扇墜玉玦,換來北靜王送給蔣玉菡的茜香羅汗巾。
玉玦在古代代表決斷。
古人作出某一重要決定,往往是結盟之類的盟約信物,便會送出一塊玉玦,代表下定決心作出決斷。
汗巾有捆綁之意,代表結盟共同進退。
賈寶玉和蔣玉菡二者的結交,互換信物,就隱喻了他們背后賈家與北靜王的正式結黨。
二,蔣玉菡是“將玉含”的賈寶玉。他背叛忠順親王投奔北靜王,進一步暗示了賈家背棄皇帝,與北靜王勾結。
忠于皇帝的忠順親王,與北靜王爭奪蔣玉菡(將玉含),其實是在爭奪賈家以及背后的勢力。
當日北靜王不得圣旨違法出席秦可卿葬禮,各種拉攏賈家與之親近。
隨后皇帝便晉升了賈元春賢德妃。
兩方面對賈家的拉攏一清二楚。
最終,賈家就像蔣玉菡一樣,投奔北靜王與之結黨,背棄皇帝才導致最終的抄家。
所以,蔣玉菡的意思就是含玉而生的賈寶玉。
曹雪芹設計賈寶玉“銜玉而生”,也就伏筆了“蔣玉菡”這一段事關重大的重要情節(jié)。
不能小看了這個重要設計。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