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一書中出現(xiàn)的三個春天,背后有何含義?下面由小編給大家?guī)磉@篇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接著往下看
霞綃云幄任鋪陳,隔巷蛙聲聽未真。枕上輕寒窗外雨,眼前春色夢中人。盈盈燭淚因誰泣,點點花愁為我嗔。自是小鬟嬌懶慣,擁衾不耐笑言頻。
這是寶玉的《春夜即事》,寫于大觀園內(nèi),透著少年的心事與閑愁,春天的大觀園充滿著夢一般的美麗與哀愁。
作為一年的起始,春天歷來為人們所稱頌,湯顯祖的《牡丹亭》有一段著名的唱段《皂羅袍》,它這樣描繪春天:“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fēng)片,煙波畫船……”盛贊春光之美,由此才引發(fā)出杜麗娘那句由衷地贊嘆"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作為紅樓夢里的春天,不但是書中的重頭戲,占據(jù)重要的篇幅且有著重要的象征意義,它代表了這世間最美好的事物。
寶玉夢游太虛幻境遇到的警幻仙姑是來自放春山遣香洞,“薄命司”兩邊的對聯(lián)道: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太虛幻境的四位仙子生的嬌若春花,媚如秋月,吃的茶叫作“千紅一窟,” 喝的酒叫作“萬艷同杯“,熏的香乃”群芳髓“,這些都與春天有著莫大的關(guān)聯(lián)。
金陵十二釵的代表性人物賈府的四艷分別取名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代表了春天的四個階段,又有“原應(yīng)嘆息之意”。秦可卿托夢時有一句預(yù)言,“三春去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果然曹雪芹在紅樓夢里總共寫了三次春天。
一、第一春:情動
第一個春天從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艷曲警芳心到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冢飛燕泣殘紅。這五回都是在寫春天,這是入住大觀園之后的第一個春天,這個春天的主題是情動。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生發(fā)的不但是草木,還有愛情,所以杜麗娘才會在春日游園后萌動了情思,紅樓夢里的愛情也是發(fā)生在春天。
“正當(dāng)三月中浣,早飯后,寶玉攜了一套《會真記》,走到沁芳閘橋那邊桃花底下一塊石上坐著,展開《會真記》,從頭細(xì)看。正看到“落紅成陣”,只見一陣風(fēng)過,樹上桃花吹下一大斗來,落得滿身滿書滿地皆是花片。寶玉要抖將下來,恐怕腳步踐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兒,來至池邊,抖在池內(nèi)。那花瓣兒浮在水面,飄飄蕩蕩,竟流出沁芳閘去了。”
西廂記是愛的啟蒙,雖說寶黛二人有著三生石畔的舊情緣,但是在這之前寶黛二人之間尚處于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樣一種懵懂的時期,愛為何物,他們并不太知曉。這個春天,他們的愛情生了根,發(fā)了芽。
寶黛共讀西廂,這是整部書中最美的一副場景,沒有之一。正象戲曲中所唱到的“只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情絲的萌動,令寶玉脫口而出,“我就是個‘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的貌’。這是寶玉在這個春天發(fā)出的愛情宣言。
也是被這樣的春光所感,寶釵也在這樣的春光中一改往日的端莊持重,從袖中取出扇子來去撲那一雙玉色蝴蝶,體現(xiàn)了她少有的青春爛漫。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冢飛燕泣殘紅,金陵十二釵冠首的兩位女子同時出現(xiàn)在一回的回目當(dāng)中,這是第一次。
黛玉葬花與寶釵撲蝶也成為紅樓夢里最具代表性的兩幅場景,二人各具心事,卻是兩樣風(fēng)流,真可謂是雙峰并峙,二水分流。
不止有寶黛釵,還有賈蕓與小紅。一個是到處找事做的落魄少年,一個是郁郁不得志的丫頭,兩個人你一回頭,我一顧盼彼此就都有了意了,癡女兒遺帕惹相思,蜂腰橋設(shè)言傳心事,這二人比之寶黛更為大膽無畏,寶玉后來的送舊帕倒落了后,倒被這二人占了先。
愛情從來不懼身份地位階層,在這樣無邪的春光里,他們暫時放下自己心中的愁悶,享受這份愛情。
才子佳人是愛情,丫鬟小子就不能有愛情嗎,誰又能說他們之間就不是愛情呢,在這樣明媚的春天,陽光普照,萬物平等。
二、第二春:盛宴
第二個春天從第五十五回辱親女愚妾爭閑氣,欺幼主刁奴蓄險心一直到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這一階段的主題是盛宴。這個春天先寫的是家事,且說榮府中剛將年事忙過,鳳姐兒因年內(nèi)年外操勞太過,一時不及檢點,便小月了,不能理事,王夫人便命探春李紈寶釵三人協(xié)同理事。
探春理家意味著女兒們開始當(dāng)家理事,不再只拘囿于閨閣內(nèi)闈,真應(yīng)了那句話,“金紫萬千誰治國,裙釵一二可齊家?!边@也是大觀園的全盛時期,時屆季春,百花盛放。
因為宮中的那位老太妃薨逝,有一月的光景,賈母,邢,王,尤等皆每日入朝隨祭,所以園中只剩下這些年輕的小輩,無人約束,整個大觀園真正成為一個青春的王國,女孩兒們的天下,無論是柳葉渚邊嗔鶯叱燕,還是絳蕓軒里召將飛符都充滿了青春的飛揚與躁動。
這個春天的重頭戲就是寶玉的生日,紅樓夢里描寫過很多人的生日,寶釵、鳳姐、賈母,但是寶玉的生日是全書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有著絳洞花主的名號,寶玉的生日正是在春末夏初,百花盛開。
作為絳洞花主的賈寶玉,不但是花王,亦是眾女兒的守護神,正如警幻所說,“吾所愛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這個淫字大概就是一種情吧,他對這世間所有美好而青春的女性總有一種天然的與生俱來的愛慕與憐惜,這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對美麗的一種膜拜,這種情是一種博大而深沉的愛,或者說這是一種深情吧。
此次的盛宴真可謂是眾芳云集,大觀園內(nèi)除了之前的寶黛釵眾姊妹,還加入了很多新人,寶琴、岫煙、香菱、芳官等等,大家齊為花王賀壽,有一個詞叫做韶華盛極,就是這次盛宴的寫照,也成為眾女兒的一次集體的狂歡。
白天先是在紅香圃內(nèi)大擺宴席,無論是"射覆“、"斗草”還是湘云醉臥,都是為晚上的盛宴作鋪墊。當(dāng)日在晚間進行了一次盛大的分封花神儀式,當(dāng)晚到場的很多人都抽都抽到了屬于自己的花簽,也是屬于自己的命運。寶釵的是牡丹,黛玉的芙蓉,探春的杏花,李紈的老梅,湘云的海棠,襲人的桃花,香菱的并蒂花,還有麝月的荼蘼花。
這一幕是有著重大意義的,曹公賦予什么樣的花簽,就是賦予此人這種花的品性與氣質(zhì),運勢與命數(shù),花簽是對每個人命運的一種解讀與詮釋,也是對之前判詞的進一步補充。
席間芳官所唱的《賞花時》也是恰逢其時,極應(yīng)景,這一幕也與紅樓夢第五回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中的萬艷同杯、千紅一窟遙遙相對。最后由檻外之人妙玉遙叩芳辰作為終結(jié),這也是紅樓女兒們最齊整的一次聚會。
三、第三春:離散
第三次寫了一個短暫的春天,只有一回,就是在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詞,這一回的主題是離散。
大觀園只起過兩次詩社,一次是海棠詩社,一次是桃花詩社,發(fā)起于秋天,終結(jié)于春天。如果說第一次的海棠詩是眾女兒的精神寫照,那么這一次寫的桃花則是在哀悼青春。
桃花代表著春天,代表著青春,代表著美好的愛情,當(dāng)日寶黛共讀西廂,就是坐在桃花樹下,所以當(dāng)日兩人第一次葬花葬的就是桃花。桃花行,是對青春的一種追憶與不舍。
而柳絮是飄零愁苦之態(tài),正如黛玉的《唐多令》所說的,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fēng)流。而柳絮也預(yù)示著眾女兒的前途命運,四散飄零,愁苦無依。就象眾人所填的柳絮詞,“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接下來便是抄檢大觀園,眾女兒風(fēng)流云散。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要結(jié)尾處曹雪芹忽然寫了一段放風(fēng)箏的小插曲,看似隨意,實則意味深長,“一語未了,只聽窗外竹子上一聲響,恰似窗屜子倒了一般,眾人唬了一跳。丫鬟們出去瞧時,簾外丫鬟嚷道:"一個大蝴蝶風(fēng)箏掛在竹梢上了。"
風(fēng)箏乃飄飄浮蕩之物,寶釵的那一句可謂一語成讖,“且等我們放了去,大家好散。"說著,看姊妹都放去了,大家方散。
注:此處所說的春天,只限于前八十回,而后四十回關(guān)于四季的描寫是模糊混沌的,據(jù)有人統(tǒng)計前八十回所寫到的植物有326種,而后四十回只有61種,這大概也可以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后四十回并非曹公所為。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