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釋成語“掩耳盜鈴”?有什么典故?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 掩耳盜鈴
【拼音】: yǎn ěr dào líng
【解釋】: 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成語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看見人家門口有一口大鐘,就想把它偷去??蛇@鐘太重,沒法背走,他就取來一個鐵錘,想敲碎后一塊塊偷走。可是還有一個問題,用鐵椎砸鐘會發(fā)出很大的聲音,肯定會被人抓做的。他轉(zhuǎn)念一想:鐘一響耳朵就能聽見,可是如果把耳朵蒙起來,就什么都聽不到了!
掩耳盜鈴:比喻蠢人自己欺騙自己。
《呂氏春秋·自知》: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秩寺勚鴬Z已也,遽掩其耳。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