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欲速則不達”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這個成語的主要意思是由于只求快,不講效果,結(jié)果反而達不到目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庾x,接著往下看吧~
至于“欲速則不達”的典故,則出自于《論語·子路》。
在春秋時期,有一位對后世影響極其深遠的思想家,他就是圣人孔子。
大家都知道,孔子有很多弟子,而他的弟子中,有72個最得意的弟子,比如顏子、子張、子路、子夏、子我、子游、伯牛、子貢等等。
“欲速則不達”雖然出自《論語·子路》,但這里要說的是子夏,而不是子路。
子夏,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也是孔門十折之一,他提出了對后世影響深遠的“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的思想。
子夏一生都非常好學,所以其學問很高,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就被派到一個叫莒父的地方做官。
子夏在出發(fā)前,就找到老師孔子,請求為官之道,
他對孔子說:“老師,怎么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
孔子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p>
孔子說的白話意思就是:“做事情不要只追求速度,也不要貪圖小利。只追求速度而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想要的結(jié)果,只貪圖眼前的小利,而不講長遠的利益,那就做不成大事。”
子夏聽后,深受啟發(fā)的說:“多謝老師教導,我一定會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事?!?/p>
子夏告別老師孔子后,就到莒父上任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