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是《紅樓夢》中第一個登場的女性人物,金陵十二釵副冊之首,,在《紅樓夢》體系中,香菱自始至終都是重要人物之一。說起這個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周瑞家的聽完薛寶釵說冷香丸,得了薛姨媽指派去給姑娘奶奶們送宮花。替她拿出宮花的,就是香菱。曾經(jīng)姑蘇甄士隱的獨生女,淪為薛家小丫頭。周瑞家的雖不知情,到底對香菱身世表現(xiàn)出唏噓惋惜之意。更與金釧兒說起香菱長得有“東府小蓉大奶奶品格”。香菱為什么與秦可卿長相氣質(zhì)近似?此事并非閑筆。
(第七回)周瑞家的拿了匣子,走出房門,見金釧仍在那里曬日陽兒。周瑞家的因問他道:“那香菱小丫頭子,可就是常說臨上京時買的,為他打人命官司的那個小丫頭子么?”金釧道:“可不就是。”正說著,只見香菱笑嘻嘻的走來。周瑞家的便拉了他的手,細(xì)細(xì)地看了一會,因向金釧兒笑道:“倒好個模樣兒,竟有些象咱們東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兒?!苯疴A兒笑道:“我也是這們說呢?!?/p>
周瑞家的拿著宮花引出香菱,是甄英蓮的終,卻是香菱的開始。從香菱引申到秦可卿,突出十二支宮花也有秦可卿的。王熙鳳隨后就派人送給秦可卿兩只宮花。當(dāng)然,這只是表面香菱與秦可卿的聯(lián)系。
脂硯齋[甲戌雙行夾批:一擊兩鳴法,二人之美,并可知矣。再忽然想到秦可卿,何玄幻之極。假使說像榮府中所有之人,則死板之至,故遠(yuǎn)遠(yuǎn)以可卿之貌為譬,似極扯淡,然卻是天下必有之情事。]
所謂“天下必有之情事”是指人們見面家長里短,遇到陌生人總喜歡拿熟悉的人做比較,長得像是最常說的話。
不過,香菱“有蓉大奶奶的品格兒”,此事并不簡單。香菱與秦可卿本身沒有關(guān)系,但曹雪芹塑造二人確有千絲萬縷聯(lián)系。
第一,香菱與秦可卿都與“蓮、菱、蓉”有關(guān)
香菱本名甄英蓮,寓意“真應(yīng)憐”。她四五歲被拐走,被拐子當(dāng)“揚州瘦馬”養(yǎng)了幾年后賣給馮淵又遭薛蟠搶走。從大家閨秀變成丫頭又給薛蟠作了妾,從甄英蓮變成香菱,菱通“憐,凌”,實實在在“真應(yīng)憐”或“相憐”。
秦可卿名字本與“憐、凌”無關(guān)。奈何她嫁給賈蓉后,成為“小蓉大奶奶”,與蓉相關(guān),這也是賈蓉名字最大的意義。
蓮,菱,蓉是曹雪芹為《紅樓夢》中悲劇人物集中所取的字,與此有關(guān)的人極多,命卻都薄。
林黛玉(芙蓉花簽),香菱(甄英蓮),晴雯(芙蓉女兒誄),秦可卿(賈蓉),柳湘蓮(尤三姐),蔣玉菡(花襲人),齡(菱)官,藕官,菂(蓮子)官,茄(荷莖)官……等等,這些人死的死散的散,結(jié)局都可憐。
第二,香菱有秦可卿“品格兒”
所謂品格兒,是長得像。樣貌,氣質(zhì)皆如此。香菱與秦可卿相似,證明她到底大戶人家出身,自有不俗氣質(zhì)。
香菱與秦可卿長得像,還有另一層含義。秦可卿的長相本就是兼美,又像林黛玉又像薛寶釵。這使得香菱與林黛玉在長相氣質(zhì)上類似。
薛蟠第二十五回一見林黛玉“酥倒”后,到薛寶釵不教香菱作詩,令她跟林黛玉學(xué)詩,就是“效顰”之意(并非貶義)。香菱本有三分林黛玉樣貌,再學(xué)了林黛玉的詩文氣質(zhì),正可以滿足薛蟠望梅止渴之意。寶釵也在成全香菱。奈何她命太不好,遭遇夏金桂,枉費了學(xué)詩之心。
林黛玉、香菱、晴雯,三人都是芙蓉、蓮菱,又分別是金陵十二釵“三冊”之首。隱喻三人命運的互補(bǔ),是曹雪芹一貫的“間色法”。
而香菱所患“干血癥”與秦可卿之病,與林黛玉的“淚盡而亡”,甚至晴雯一病而亡極其相似。四人同因心病而病,同樣“荷枯藕敗”人生枯萎。香菱與秦可卿的病癥醉相思,基本肯定都是“干血癥”,這也是香菱與秦可卿“品格兒”相似的主因,更是她們相同慘死的結(jié)局。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