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窺園,意思是比喻埋頭鉆研;不為外事分心。形容專心致志,埋頭苦讀。出自《漢書·董仲舒?zhèn)鳌?。那么典故目不窺園的主人公是誰呢?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目不窺園的主人公-董仲舒
【董仲舒】是西漢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儒學家,西漢時期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jīng)學大師。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倫理思想概括為“三綱五?!?,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從此儒學開始成為官方哲學,并延續(xù)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統(tǒng)”、“天人感應”理論,為后世封建統(tǒng)治者提供了統(tǒng)治的理論基礎。時至今日,仍有學者在研究他的思想體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匯集于《春秋繁露》一書。
目不窺園的故事
西漢時期,廣漢學者董仲舒年少時讀書非??炭?,經(jīng)常是夜以繼日地讀書,他的書房緊靠著姹紫嫣紅的花園,他三年沒有進過花園,甚至連一眼都沒瞧過。后來他被征為博士,公開聚眾講學,弟子遍布四方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