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成語“按圖索驥”有什么歷史典故嗎?成語“按圖索驥”是什么意思?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按圖索驥】故事的主人公:
孫陽,春秋中期伯樂。在秦國富國強兵中,作為相馬立下汗馬功勞,得到秦穆公信賴,被封為“伯樂將軍”。后來,伯樂將畢生經(jīng)驗總結(jié)寫成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相馬學(xué)著作——《伯樂相馬經(jīng)》。
【按圖索驥】是什么意思?
索:找;驥:良馬。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比喻墨守成規(guī)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
【按圖索驥】出自哪里?
《漢書·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于市,而不可得,變已明矣。”
【按圖索驥】詞語辨析:
【按圖索驥讀音】:àn tú suǒ jì
【按圖索驥的近義詞】:刻舟求劍、膠柱鼓瑟、按部就班
【按圖索驥的反義詞】:無跡可尋、見機行事、不落窠臼
【按圖索驥歇后語】:伯樂兒子找馬
【按圖索驥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按圖索驥】典故:
孫陽,春秋時秦國人,相傳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專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馬的好壞。因為傳說伯樂是負責管理天上馬匹的神,因此人們都把孫陽叫做伯樂。
據(jù)說,伯樂把自已豐富的識馬經(jīng)驗,編寫成一本《相馬經(jīng)》,在書上,他寫了各種各樣的千里馬的特征,并畫了不少插圖,供人們作識馬的參考。
伯樂有個兒子,智質(zhì)很差,他看了父親的《相馬經(jīng)》,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馬。他看到《相馬經(jīng)》上說:“千里馬的主要特征是,高腦門,大眼睛,蹄子像摞起來的酒曲塊”,便拿看書,往外走去,想試試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遠,他看到一只大癩蛤蟆,忙捉回去告訴他父親說:“我找到了匹好馬,和你那本《相馬經(jīng)》上說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來的酒曲塊!”,伯樂看了看兒子手里的大癩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氣,幽默地說:“這‘馬’愛跳,沒辦法騎呀!”
【按圖索驥文言文】:
伯樂《相馬經(jīng)》有“隆顙蛈日蹄如累麴”之語,其子執(zhí)《相馬經(jīng)》以求馬,出見大蟾蜍,謂其父曰:“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麴爾!”伯樂知其子之愚,但轉(zhuǎn)怒為笑曰:“此馬好跳,不堪御也?!?/p>
【按圖索驥白話文】:
伯樂在他寫的《相馬經(jīng)》書里有“額頭高、眼睛亮、蹄子大,就是好馬”的說法。一次,伯樂的兒子拿著《相馬經(jīng)》去認馬。他看見一只癩蛤蟆,就對父親說:“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馬,其他條件都符合,就是蹄子有點不夠大!”伯樂知道兒子很笨,被他氣得笑了起來,說:“你抓的馬太愛跳了,不能騎啊!”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