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三级,欧美视频一区亚洲不要,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久久综合久久首页

          更三高考訂閱頁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四突厥上篇講述了哪些故事?

          Ai高考 · 古代歷史
          2023-08-17
          更三高考院校庫

          《舊唐書》共200卷,作者署名后晉劉昫等撰,實為后晉趙瑩主持編修。那么其中《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四突厥上篇講述了哪些故事?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突厥上

          ○突厥之始,啟民之前,《隋書》載之備矣,只以入國之事而述之。

          始畢可汗咄吉者,啟民可汗子也。隋大業(yè)中嗣位,值天下大亂,中國人奔之者 眾。其族強盛,東自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皆臣屬焉??叵野儆嗳f, 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高視陰山,有輕中夏之志。

          可汗者,猶古之單于;妻號可賀敦,猶古之閼氏也。其子弟謂之特勒,別部領(lǐng) 兵者皆謂之設(shè)。其大官屈律啜,次阿波,次頡利發(fā),次吐屯,次俟斤,并代居其官 而無員數(shù),父兄死則子弟承襲。

          高祖起義太原,遣大將軍府司馬劉文靜聘于始畢,引以為援。始畢遣其特勒康 稍利等獻馬千匹,會于絳郡。又遣二千騎助軍,從平京城。及高祖即位,前后賞賜, 不可勝紀。始畢自恃其功,益驕踞;每遣使者至長安,頗多橫恣。高祖以中原未定, 每優(yōu)容之。

          武德元年,始畢使骨咄祿特勒來朝,宴于太極殿,奏《九部樂》,賚錦彩布絹 各有差。二年二月,始畢帥兵渡河,至夏州,賊帥梁師都出兵會之,謀入抄掠。授 馬邑賊帥劉武周兵五百余騎,遣入句注,又追兵大集,欲侵太原。是月,始畢卒, 其子什缽苾以年幼不堪嗣位,立為泥步設(shè),使居?xùn)|偏,直幽州之北。立其弟俟利弗 設(shè),是為處羅可汗。


          處羅可汗嗣位,又以隋義成公主為妻,遣使入朝告喪。高祖為之舉哀,廢朝三 日,詔百官就館吊其使者,又遣內(nèi)史舍人鄭德挺往吊處羅,賜物三萬段。處羅此后 頻遣使朝貢。先是,隋煬帝蕭后及齊王暕之子政道,陷于竇建德。三年二月,處羅 迎之,至于牙所,立政道為隋王。隋末中國人在虜庭者,悉隸于政道,行隋正朔, 置百官,居于定襄城,有徒一萬。時太宗在籓,受詔討劉武周,師次太原,處羅遣 其弟步利設(shè)率二千騎與官軍會。六月,處羅至并州,總管李仲文出迎勞之。留三日, 城中美婦人多為所掠,仲文不能制。俄而,處羅卒,義成公主以其子奧射設(shè)丑弱, 廢不立之,遂立處羅之弟咄苾,是為頡利可汗。

          頡利可汗者,啟民可汗第三子也。初為莫賀咄設(shè),牙直五原之北。高祖入長安, 薛舉猶據(jù)隴右,遣其將宗羅攻陷平?jīng)隹?,北與頡利連結(jié)。高祖患之,遣光祿卿宇 文歆赍金帛以賂頡利。歆說之,令絕交于薛舉。初,隋五原太守張長遜,因亂以其 所部五原城隸于突厥。歆又說頡利遣長遜入朝,以五原地歸于我。頡利并從之,因 發(fā)突厥兵及長遜之眾,并會于太宗軍所。武德三年,頡利又納義城公主為妻,以始 畢之子什缽苾?yōu)橥焕珊?,遣使入朝,告處羅死。高祖為之罷朝一日,詔百官就館 吊其使。

          頡利初嗣立,承父兄之資,兵馬強盛。有憑陵中國之志。高祖以中原初定,不 遑外略,每優(yōu)容之,賜與不可勝計。頡利言辭悖傲,求請無厭。四年四月,頡利自 率萬余騎,與馬邑賊苑君璋將兵六千人共攻雁門。定襄王李大恩擊走之。先是漢陽 公蘇瑰、太常卿鄭元璹、左驍衛(wèi)大將軍長孫順德等各使于突厥,頡利并拘之。我亦 留其使,前后數(shù)輩。至是為大恩所挫,于是乃懼,仍放順德還,更請和好。獻魚膠 數(shù)十斤,欲充二國同于此膠。高祖嘉之,放其使者特勒熱寒、阿史德等還蕃,賜以 金帛。

          五年春,李大恩奏言突厥饑荒,馬邑可圖。詔大恩與殿內(nèi)少監(jiān)獨孤晟帥師討苑 君璋,期以二月會于馬邑。晟后期不至,大恩不能獨進,頓兵新城以待之。頡利遣 數(shù)萬騎與劉黑闥合軍,進圍大恩。王師敗績,大恩歿于陣,死者數(shù)千人。六月,劉 黑闥又引突厥萬余騎入抄河北。頡利復(fù)自率五萬騎南侵,至于汾州。又遣數(shù)千騎西 入靈、原等州,詔隱太子出豳州道,太宗出蒲州道以討之。時頡利攻圍并州,又分 兵入汾、潞等州,掠男女五千余口,聞太宗兵至蒲州,乃引兵出塞。

          七年八月,頡利、突利二可汗舉國入寇,道自原州,連營南上。太宗受詔北討, 齊王元吉隸焉。初,關(guān)中霖雨,糧運阻絕,太宗頗患之,諸將憂見于色,頓兵于豳 州。頡利、突利率萬余騎奄至城西,乘高而陣,將士大駭。太宗乃親率百騎馳詣虜 陣,告之曰:“國家與可汗誓不相負,何為背約深入吾地?我秦王也,故來一決。 可汗若自來,我當與可汗兩人獨戰(zhàn);若欲兵馬總來,我唯百騎相御耳?!鳖R利弗之 測,笑而不對。太宗又前,令騎告突利曰:“爾往與我盟,急難相救;爾今將兵來, 何無香火之情也?亦宜早出,一決勝負?!蓖焕嗖粚?。太宗前,將渡溝水,頡利 見太宗輕出,又聞香火之言,乃陰猜突利。因遣使曰:“王不須渡,我無惡意,更 欲共王自斷當耳?!庇谑巧砸齾s,各斂軍而退。太過因縱反間于突利,突利悅而歸 心焉,遂不欲戰(zhàn)。其叔侄內(nèi)離,頡利欲戰(zhàn)不可,因遣突利及夾畢特勒阿史那思摩奉 見請和,許之。突利因自托于太宗,愿結(jié)為兄弟。思摩初奉見,高祖引升御榻,頓 顙固辭。高祖謂曰:“頡利誠心遣特勒朝拜,今見特勒,如見頡利?!惫桃?,乃 就坐,尋封思摩為和順王。

          八年七月,頡利集兵十余萬,大掠朔州,又襲將軍張瑾于太原。瑾全軍并沒, 脫身奔于李靖。出師拒戰(zhàn),頡利不得進,屯于并州。太宗帥師討之,次蒲州;頡利 引兵而去,太宗旋師。

          九年七月,頡利自率十余萬騎進寇武功,京師戒嚴。己卯,進寇高陵,行軍總 管左武候大將軍尉遲敬德與之戰(zhàn)于涇陽,大破之,獲俟斤阿史德烏沒啜,斬首千余 級。癸未,頡利遣其腹心執(zhí)失思力入朝為覘,自張形勢云:“二可汗總兵百萬,今 已至矣。”太宗謂之曰:“我與突厥面自和親,汝則背之,我實無愧。又義軍入京 之初,爾父子并親從,我賜汝玉帛,前后極多,何故輒將兵入我畿縣?爾雖突厥, 亦須頗有人心,何故全忘大恩,自夸強盛?我當先戮爾矣!”思力懼而請命,太宗 不許,縶之于門下省。

          太宗與侍中高士廉、中書令房玄齡、將軍周范馳六騎幸渭水之上,與頡利隔津 而語,責(zé)以負約。其酋帥大驚,皆下馬羅拜。俄而,眾軍繼至,頡利見軍容大盛, 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懼。太宗獨與頡利臨水交言,麾諸軍卻而陣焉。蕭瑀以輕敵 固諫于馬前,上曰:“吾已籌之,非卿所知也。突厥所以掃其境內(nèi),直入渭濱,應(yīng) 是聞我國家初有內(nèi)難,朕又新登九五,將謂不敢拒之。朕若閉門,虜必大掠,強弱 之勢,在今一舉。朕故獨出,以示輕之;又耀軍容,使知必戰(zhàn)。事出不意,乖其本 圖,虜入既深,理當自懼。與戰(zhàn)則必克,與和則必固,制服匈奴,自茲始矣!”是 日,頡利請和,詔許焉。車駕即日還宮。乙酉,又幸城西,刑白馬與頡利同盟于便 橋之上,頡利引兵而退。蕭瑀進曰:“初,頡利之未和也,謀臣猛將多請戰(zhàn),而陛 下不納,臣以為疑。既而虜自退,其策安在?”上曰:“我觀突厥之兵,雖眾而不 整,君臣之計,唯財利是視??珊躬氃谒?,酋帥皆來謁我,我因而襲擊其眾,勢 同拉朽。然我已令無忌、李靖設(shè)伏于幽州以待之,虜若奔還,伏兵邀其前,大軍躡 其后,覆之如反掌矣!我所以不戰(zhàn)者,即位日淺,為國之道,安靜為務(wù),一與虜戰(zhàn), 必有死傷;又匈虜一敗,或當懼而修德,結(jié)怨于我,為患不細。我今卷甲韜戈,陷 以玉帛,頑虜驕恣,必自此始,破亡之漸,其在茲乎!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此之 謂也!”九月,頡利獻馬三千匹,羊萬口,上不受;詔頡利所掠中國戶口者悉令歸 之。

          貞觀元年,陰山已北薛延陀、回紇、拔也古等部皆相率背叛,擊走其欲谷設(shè)。 頡利遣突利討之,師又敗績,輕騎奔還。頡利怒,拘之十余日;突利由是怨望,內(nèi) 欲背之。其國大雪,平地數(shù)尺,羊馬皆死,人大饑,乃懼我?guī)煶龀似浔住R胨?州,揚言會獵,實設(shè)備焉。侍臣咸曰:“夷狄無信,先自猜疑,盟后將兵,忽踐疆 境??沙似浔悖瑪?shù)以背約,因而討之?!碧谠唬骸捌シ蛞谎?,尚須存信,何況天 下主乎!豈有親與之和,利其災(zāi)禍而乘危迫險以滅之耶?諸公為可,朕不為也。縱 突厥部落叛盡,六畜皆死,朕終示以信,不妄討之;待其無禮,方擒取耳?!?/p>

          二年,突利遣使奏言與頡利有隙,奏請擊之,詔秦武通以并州兵馬隨便應(yīng)接。 三年,薛延陀自稱可汗于漠北,遣使來貢方物。頡利始稱臣,尚公主,請修婿禮。 頡利每委任諸胡,疏遠族類,胡人貪冒,性多翻覆,以故法令滋彰,兵革歲動,國 人患之,諸部攜貳。頻年大雪,六畜多死,國中大餒,頡利用度不給,復(fù)重斂諸部, 由是下不堪命,內(nèi)外多叛之。上以其請和,后復(fù)援梁師都,詔兵部尚書李靖、代州 都督張公謹出定襄道。并州都督李勣、右武衛(wèi)將軍丘行恭出通漢道,左武衛(wèi)大將軍 柴紹出金河道,衛(wèi)孝節(jié)出恆安道,薛萬徹出暢武道,并受靖節(jié)度以討之。十二月, 突利可汗及郁射設(shè)、廕奈特勒等,并帥所部來奔。

          四年正月,李靖進屯惡陽嶺,夜襲定襄,頡利驚擾,因徙牙于磧口。胡酋康蘇 密等遂以隋蕭后及楊政道來降。二月,頡利計窘,竄于鐵山,兵尚數(shù)萬,使執(zhí)失思 力入朝謝罪,請舉國內(nèi)附。太宗遣鴻臚卿唐儉、將軍安修仁持節(jié)安撫之,頡利稍自 安。靖乘間襲擊,大破之,遂滅其國。頡利乘千里馬,獨騎奔于從侄沙缽羅部落。 三月,行軍副總管張寶相率眾奄至沙缽羅營,生擒頡利送于京師。太宗謂曰:“凡 有功于我者,必不能忘,有惡于我者,終亦不記。論爾之罪狀,誠為不小,但自渭 水曾面為盟,從此以來,未有深犯,所以錄此,不相責(zé)耳!”仍詔還其家口,館于 太仆,稟食之。頡利郁郁不得志,與其家人或相對悲歌而泣。帝見羸憊,授虢州刺 史,以彼土多麞鹿,縱其畋獵,庶不失物性。頡利辭不愿往,遂授右衛(wèi)大將軍,賜 以田宅。

          五年,太宗謂侍臣曰:“天道福善禍淫,事猶影響。昔啟民亡國奔隋,文帝不 吝粟帛,大興士眾,營衛(wèi)安置,乃得存立。既而強盛,當須子子孫孫思念報德。才 至始畢,即起兵圍煬帝于雁門,及隋國將亂,又恃強深入,遂使昔安立其家國者, 身及子孫,并為頡利兄弟之所屠戮。今頡利破亡,豈非背恩忘義所致也!”

          八年卒,詔其國人葬之,從其俗禮,焚尸于灞水之東,贈歸義王,謚曰荒。其 舊臣胡祿達官吐谷渾邪自刎以殉。

          渾邪者,頡利之母婆施氏之媵臣也。頡利初誕,以付渾邪,至是哀慟而死。太 宗聞而異之,贈中郎將,仍葬于頡利墓側(cè),樹碑以紀之。

          突利可汗什缽苾者,始畢可法之嫡子,頡利之侄也。隋大業(yè)中,突利年數(shù)歲, 始畢遣領(lǐng)其東牙之兵,號為泥步設(shè)。隋淮南公主之北也,遂妻之。頡利嗣位,以為 突利可汗,牙直幽州之北。突利在東偏,管奚、等數(shù)十部,征稅無度,諸部多怨 之。貞觀初,奚,等并來歸附,頡利怒其失眾,遣北征延陀,又喪師,遂囚而撻 焉。

          突利初自武德時,深自結(jié)于太宗;太宗亦以恩義撫之,結(jié)為兄弟,與盟而去。 后頡利政亂,驟征兵于突利,拒之不與,由是有隙。貞觀三年,表請入朝。上謂侍 臣曰:“朕觀前代為國者,勞心以憂萬姓,世祚乃長;役人以奉其身,社稷必滅。 今北蕃百姓喪亡。誠由其君不君之故也。至使突利情愿入朝,若非困迫,何能至此? 夷狄弱則邊境無虞,亦甚為慰。然見其顛狽,又不能不懼,所以然者,慮己有不逮, 恐禍變亦爾。朕今視不能遠見,聽不能遠聞,唯藉公等盡忠匡弼,無得惰于諫諍也?!?突利尋為頡利所攻,遣使來乞師。太宗謂近臣曰:“朕與突利結(jié)為兄弟,不可以不 救?!倍湃缁捱M曰:“夷狄無信,其來自久,國家雖為守約,彼必背之。不若因其 亂而取之,所謂取亂侮亡之道?!碧谌恢?。因令將軍周范屯太原,以圖進取。突 利乃率其眾來奔,太宗禮之甚厚,頻賜以御膳。

          四年,授右衛(wèi)大將軍,封北平郡王,食邑封七百戶,以其下兵眾置順祐等州, 帥部落還蕃。太宗謂曰:“昔爾祖啟民亡失兵馬,一身投隋,隋家翌立,遂至強盛, 荷隋之恩,未嘗報德。至爾父始畢,乃為隋家之患,自爾已后,無歲不侵擾中國。 天實禍淫,大降災(zāi)變,爾眾散亂,死亡略盡。既事窮后,乃來投我,我所以不立爾 為可汗者,正為啟民前事故也。改變前法,欲中國久安,爾宗族永固,是以授爾都 督。當須依我國法,整齊所部,不得妄相侵掠,如有所違,當獲重罪。”

          五年,征入朝,至并州,道病卒,年二十九。太宗為之舉哀,詔中書侍郎岑文 本為其碑文。子賀邏鶻嗣。

          突利弟結(jié)社率,貞觀初入朝,歷位中郎將。十三年,從幸九成宮,陰結(jié)部落得 四十余人,并擁賀邏鶻,相與夜犯御營,逾第四重幕,引弓亂發(fā),殺衛(wèi)士數(shù)十人。 折沖孫武開率兵奮擊,乃退。北走渡渭水,欲奔其部落。尋皆捕而斬之,詔原賀邏 鶻,流于嶺外。

          頡利之敗也,其部落或走薛延陀,或走西域,而來降者甚眾。詔議安邊之術(shù)。 朝士多言突厥恃強,擾亂中國,為日久矣。今天實喪之,窮來歸我,本非慕義之心。 因其歸命,分其種落,俘之河南兗、豫之地,散居州縣,各使耕織,百萬胡虜可得 化為百姓,則中國有加戶之利,塞北可??找?。唯中書令溫彥博議請準漢建武時置 降匈奴于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為捍蔽,又不離其土俗,因而撫之,一則實空虛 之地,二則示無猜心。若遣向河南兗、豫,則乖物性,故非含育之道。太宗將從之。 秘書監(jiān)魏征奏言:“突厥自古至今,未有如斯之破敗者也,此是上天剿絕,宗廟神 武。且其世寇中國,百姓冤仇,陛下以其降伏,不能誅滅,即宜遣還河北,居其故 土。匈奴人面獸心,非我族類,強必寇盜,弱則卑服,不顧恩義,其天性也。秦、 漢患其若是,故發(fā)猛將以擊之,收取河南,以為郡縣,陛下奈何以內(nèi)地居之!且今 降者幾至十萬,數(shù)年之間,孳息百倍,居我肘腋,密邇王畿,心腹之疾,將為后患, 尤不可河南處也?!睖貜┎┳嘣唬骸疤熳又谖镆?,天覆地載,有歸我者,則必養(yǎng) 之。今突厥破滅之余,歸心降附,陛下不加憐愍,棄而不納,非天地之道,阻四夷 之意,臣愚甚謂不可。遣居河南,所謂死而生之,亡而存之,懷我德惠,終無叛逆?!?魏征又曰:“晉代有魏時胡落,分居近郡,平吳已后,郭欽、江統(tǒng)勸武帝逐出塞外; 不用欽等言,數(shù)年之后,遂傾瀍、洛。前代覆車,殷鑒不遠,陛下必用彥博之言, 遣居河南,所謂養(yǎng)獸自遺患也!”彥博又曰:“聞圣人之道,無所不通,古先哲王, 有教無類。突厥余魂,以命歸我,我援護之,收居內(nèi)地,稟我指麾,教以禮法,數(shù) 年之后,盡為農(nóng)民。選其酋首,遣居宿衛(wèi),畏威懷德,何患之有?光武居南單于內(nèi) 郡,為漢籓翰,終乎一代,不有叛逆?!睆┎┘瓤诮o,引類百端,太宗遂用其計, 于朔方之地,自幽州至靈州置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又分頡利之地六州,左 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統(tǒng)其部眾。其酋首至者,皆拜為將軍、中郎將 等官,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因而入居長安者數(shù)千家。自結(jié)社率之反也,太 宗始患之。又上書者多云處突厥于中國,殊謂非便,乃徙于河北,立右武候大將軍、 化州都督、懷化郡王思摩為乙彌泥孰侯利苾可汗,賜姓李氏,率所部建牙于河北。

          思摩者,頡利族人也。始畢、處羅以其貌似胡人,不類突厥,疑非阿史那族類, 故歷處羅、頡利世,常為夾畢特勒,終不得典兵為設(shè)。武德初,數(shù)來朝貢,高祖封 為和順郡王。及其國亂,諸部多歸中國,唯思摩隨逐頡利,竟與同擒。太宗嘉其忠, 除右武候大將軍、化州都督,令統(tǒng)頡利舊部落于河南之地,尋改封懷化郡王。

          及將徙于白道之北,思摩等咸憚薛延陀,不肯出塞。太宗遣司農(nóng)卿郭嗣本賜延 陀璽書曰:

          突厥頡利可汗未破已前,自恃強盛,抄掠中國,百姓被其殺者,不可勝紀。我 發(fā)兵擊破之,諸部落悉歸化。我略其舊過,嘉其從善,并授官爵,同我百僚,所有 部落,愛之如子,與我百姓不異。但中國禮義,不滅爾國,前破突厥,止為頡利一 人為百姓之害,所以廢而黜之,實不貪其土地,利其人馬也。自黜廢頡利以后,恆 欲更立可汗,是以所降部落等并置河南,任其放牧,今戶口羊馬日向滋多。元許冊 立,不可失信,即欲遣突厥渡河,復(fù)其國土。我策爾延陀,日月在前,今突厥居后, 后者為小,前者為大。爾在磧北,突厥居磧南,各守土境,鎮(zhèn)撫部落。若其逾越, 故相抄掠,我即將兵各問其罪。此約既定,非但有便爾身,貽厥子孫,長守富貴也?!?/p>

          于是命禮部尚書趙郡王孝恭赍書就思摩部落,筑壇于河上以拜之,并賜之鼓纛。 突厥及胡在諸州安置者,并令渡河北,還其舊部。又以左屯衛(wèi)將軍阿史那忠為左賢 王,左武衛(wèi)將軍阿史那泥孰為右賢王。以貳之。

          薛延陀聞太宗遣思摩渡河北,慮其部落翻附磧北,預(yù)蓄輕騎,伺至而擊之。太 宗遣敕之曰:“擅相侵者,國有常刑。”延陀曰:“至尊遣莫相侵掠,敢不奉詔。 然突厥翻覆難信,其未破前,連年殺中國人,動以千萬計。至尊破突厥,須收為奴 婢,將與百姓,而反養(yǎng)之如子,結(jié)社率竟反,此輩獸心,不可信也。臣荷恩甚深, 請為至尊誅之。”時思摩下部眾渡河者凡十萬,勝兵四萬人,思摩不能撫其眾,皆 不愜服。至十七年,相率叛之,南渡河,請分處于勝、夏二州之間,詔許之。思摩 遂輕騎入朝,尋授右武衛(wèi)將軍,從征遼東,為流矢所中;太宗親為吮血,其見顧遇 如此。未幾,卒于京師。贈兵部尚書、夏州都督,陪葬昭陵,立墳以象白道山,詔 為立碑于化州。

          先是,貞觀中,突厥別部有車鼻者,亦阿史那之族也。代為小可汗,牙于金山 之北。頡利可汗之敗,北荒諸部將推為大可汗,遇薛延陀為可汗,車鼻不敢當,遂 率所部歸于延陀。為人勇烈,有謀略,頗為眾附。延陀惡而將誅之,車鼻密知其謀, 竄歸于舊所,其地去京師萬里,勝兵三萬人,自稱乙注車鼻可汗。西有歌羅祿,北 有結(jié)骨,皆附隸之。自延陀破后,遣其子沙缽羅特勒來朝,貢方物,又請身入朝。 太宗遣將軍郭廣敬征之,竟不至。太宗大怒。貞觀二十三年,遣右驍衛(wèi)郎將高侃潛 引回紇、仆骨等兵眾襲擊之,其酋長歌邏祿泥孰闕俟利發(fā)及拔塞匐處木昆莫賀咄俟 斤等,率部落背車鼻,相繼來降。永徽元年,侃軍次阿息山。車鼻聞王師至,召所 部兵,皆不赴,遂攜其妻子從數(shù)百騎而遁,其眾盡降。侃率精騎追車鼻,獲之,送 于京師。仍獻于社廟,又獻于昭陵。高宗數(shù)其罪而赦之,拜左武衛(wèi)將軍,賜宅于長 安,處其余眾于郁督軍山,置狼山都督以統(tǒng)之。車鼻長子羯漫陀,先統(tǒng)拔悉密部。 車鼻未敗前,遣其子庵鑠入朝,太宗嘉之,拜左屯衛(wèi)將軍,更置新黎州,以統(tǒng)其眾。

          車鼻既破之后,突厥盡為封疆之臣,于是分置單于、瀚海二都護府。單于都護 領(lǐng)狼山、云中、桑乾三都督、蘇農(nóng)等一十四州;瀚海都護領(lǐng)瀚海、金微、新黎等七 都督、仙萼、賀蘭等八州,各以其首領(lǐng)為都督、刺史。高宗東封泰山,狼山都督葛 邏祿社利等首領(lǐng)三十余人,并扈從至岳下,勒名于封禪之碑。自永徽已后,殆三十 年,北鄙無事。


          調(diào)露元年,單于管內(nèi)突厥首領(lǐng)阿史德溫傅、奉職二部落,始相率反叛,立泥孰 匐為可汗,二十四州并叛應(yīng)之。高宗遣鴻臚卿蕭嗣業(yè)、右千牛將軍李景嘉率眾討之, 反為溫傅所敗,兵士死者萬余人。又詔禮部尚書裴行儉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率太 仆少卿李思文、營州都督周道務(wù)等統(tǒng)眾三十余萬,討擊溫傅,大破之。泥孰匐為其 下所殺,并擒奉職而還。

          永隆元年,突厥又迎頡利從兄之子阿史那伏念于夏州,將渡河立為可汗,諸部 落復(fù)響應(yīng)從之。又詔裴行儉率將軍曹繼叔、程務(wù)挺、李崇直、李文暕等討之。伏念 窘急,詣行儉降。行儉遂虜伏念詣京師,斬于東市。永淳二年,突厥阿史那骨咄祿 復(fù)反叛。

          骨咄祿者,頡利之疏屬,亦姓阿史那氏。其祖父本是單于右云中都督舍利元英 下首領(lǐng)也,世襲吐屯啜。伏念既破,骨咄祿鳩集亡散,入總材山,聚為群盜,有眾 五千余人。又抄掠九姓,得羊馬甚多,漸至強盛,乃自立為可汗。以其弟默啜為設(shè), 咄悉匐為葉護。時有阿史德元珍,在單于檢校降戶部落,嘗坐事為單于長史王本立 所拘縶,會骨咄祿入寇,元珍請依舊檢校部落,本立許之,因而便投骨咄祿。骨咄 祿得之,甚喜,立為阿波達干,令專統(tǒng)兵馬事。

          永淳二年,進寇蔚州。豐州都督崔智辯擊之,反為賊所殺。文明元年,又寇朔 州,殺掠人吏,則天詔左武威衛(wèi)大將軍程務(wù)挺為單于道安撫大使以備之。垂拱二年, 骨咄祿又寇朔、代等州,左玉鈐衛(wèi)中郎將淳于處平為陽曲道總管,與副將中郎將蒲 英節(jié)率兵赴援,行至忻州,與賊戰(zhàn),大敗,死者五千余人。三年,骨咄祿及元珍又 寇昌平,詔左鷹揚衛(wèi)大將軍黑齒常之擊卻之。其年八月,又寇朔州,復(fù)以常之為燕 然道大總管,擊賊于黃花堆,大破之。追奔四十余里,賊眾遂散走磧北。右監(jiān)門衛(wèi) 中郎將爨寶璧又率精兵一萬三千人出塞窮追,反為骨咄祿所敗,全軍盡沒,寶璧輕 騎遁歸。初,寶璧見常之破賊,遽表請窮其余黨,則天詔常之與寶璧計議,遙為聲 援。寶璧以為破賊在朝夕,貪功先行。又令人出塞二千余里覘候,見元珍等部落皆 不設(shè)備,遂率眾掩襲之。既至,又遣人報賊,令得設(shè)備出戰(zhàn),遂為賊所覆,寶璧坐 此伏誅。則天大怒,因改骨咄祿為不卒祿。元珍后率兵討突騎施,臨陣戰(zhàn)死。骨咄 祿,天授中病卒。

          默啜者,骨咄祿之弟也。骨咄祿死時,其子尚幼,默啜遂篡其位,自立為可汗。 長壽二年,率眾寇靈州,殺掠人吏。則天遣白馬寺僧薛懷義為代北道行軍大總管, 領(lǐng)十大將軍以討之,既不遇賊,尋班師焉。默啜俄遣使來朝,則天大悅,冊授左衛(wèi) 大將軍,封歸國公,賜物五千段。明年,復(fù)遣使請和,又加授遷善可汗。

          萬歲通天元年,契丹首領(lǐng)李盡忠、孫萬榮反叛,攻陷營府。默啜遣使上言: “請還河西降戶,即率部落兵馬為國家討擊契丹?!敝圃S之。默啜遂攻討契丹,部 眾大潰,盡獲其家口,默啜自此兵眾漸盛。則天尋遣使冊立默啜為特進、頡跌利施 大單于、立功報國可汗。圣歷元年,默啜表請與則天為子,并言有女,請和親。初, 咸亨中,突厥諸部落來降附者,多處之豐、勝、靈、夏、朔、代等六州,謂之降戶。 默啜至是,又索此降戶及單于都護府之地,兼請農(nóng)器、種子。則天初不許,默啜大 怨怒,言辭甚慢,拘我使人司賓卿田歸道,將害之。時朝廷懼其兵勢,納言姚璹、 鸞臺侍郎楊再思建議請許其和親,遂盡驅(qū)六州降戶數(shù)千帳,并種子四萬余碩、農(nóng)器 三千事以與之,默啜浸強由此也。

          其年,則天令魏王武承嗣、男淮陽王延秀就納其女為妃,遣右豹韜衛(wèi)大將軍閻 知微攝春官尚書,右武威衛(wèi)郎將楊鸞莊攝司賓卿,大赍金帛,送赴虜庭。行至黑沙 南庭,默啜謂知微等曰:“我女擬嫁與李家天子兒,你今將武家兒來,此是天子兒 否?我突厥積代已來,降附李家,今聞李家天子種末總盡,唯有兩兒在,我今將兵 助立?!彼焓昭有愕?,拘之別所。偽號知微為可汗,與之率眾十余萬,襲我靜難及 平狄、清夷等軍。靜難軍使左正鋒衛(wèi)將軍慕容玄皦以兵五千人降之。俄進寇媯、檀 等州,則天令司屬卿武重規(guī)為天兵中道大總管,右武威衛(wèi)將軍沙吒忠義為天兵西道 前軍總管,幽州都督張仁亶為天兵東道總管,率兵三十萬擊之。右羽林衛(wèi)大將軍閻 敬容為天兵西道后軍總管,統(tǒng)兵十五萬以為后援。默啜又出自恆岳道,寇蔚州,陷 飛狐縣。俄進攻定州,殺刺史孫彥高,焚燒百姓廬舍,虜掠男女,無少長皆殺之。 則天大怒,購斬默啜者,封王,改默啜號為斬啜。尋又圍逼趙州,長史唐波若翻城 應(yīng)之,刺史高??构?jié)不從,遂遇害。則天乃立廬陵王為皇太子,令充河北道行軍大 元帥。軍未發(fā)而默啜盡抄掠趙、定等州男女八九萬人,從五回道而去,所過殘殺, 不可勝紀。沙吒忠義及后軍總管李多祚等皆持重兵,與賊相望,不敢戰(zhàn)。河北道元 帥、納言狄仁杰總兵十萬追之,無所及。

          二年,默啜立其弟咄悉匐為左廂察,骨咄祿子默矩為右?guī)?,各主兵馬二萬余 人。又立其子匐俱為小可汗,位在兩察之上,仍主處木昆等十姓兵馬四萬余人。又 號為拓西可汗,自是連歲寇邊。久視元年,掠隴右諸監(jiān)馬萬余匹而去。制右肅政御 史大夫魏元忠為靈武道行軍大總管,以備之,又命安北大都督相王旦為天兵道元帥, 統(tǒng)諸軍討擊,竟未行而賊退。

          長安三年,默啜遣使莫賀達干,請以女妻皇太子之子。則天令太子男平恩王重 俊、義興王重明廷立見之。默啜遣大酋移力貪汗入朝,獻馬千匹,及方物以謝許親 之意。則天宴之于宿羽亭,太子、相王及朝集使三品以上并預(yù)會,重賜以遣之。

          中宗即位,默啜又寇靈州鳴沙縣。靈武軍大總管沙吒忠義拒戰(zhàn)久之,官軍敗績, 死者六千余人。賊遂進寇原、會等州,掠隴右群牧馬萬余匹而去,忠義坐免。中宗 下制絕其請婚,仍購募能斬獲默啜者封國王,授諸衛(wèi)大將軍,賞物二千段。又命內(nèi) 外官各進破突厥諸策。右補闕盧俌上疏曰:

          臣聞有虞咸熙,苗人逆命,殷宗大化,鬼方不賓,則戎狄交侵,其來遠矣。漢 高帝納婁敬之議,與匈奴和親,妻以宗女,賂以鉅萬,冒頓益驕,邊寇不止。則遠 荒之地,兇悍之俗,難以德綏,可以威制,而降自三代,無聞上策。今匈奴不臣, 擾我亭障,皇赫斯怒,將整元戎。臣聞方叔帥師,功歌周《雅》;去病耀武,勛勒 燕山,則萬里折沖,在于擇將?!洞呵铩分\元帥,取其說《禮樂》、敦《詩書》。 晉臣杜預(yù),射不穿札,而建平吳之勛,是知中權(quán)制謀,不在一夫之勇。其蕃將沙吒 忠義等身雖驍悍,志無遠圖,此乃騎將之材,本不可當大任。且?guī)煶鲆月桑瑢④娝?綏。秦克長平,趙括受戮;胡去馬邑,王恢坐誅,則棄軍有刑,古之常典。近者鳴 沙之役,主將先逃,輕挫國威,須正邦憲。又其中軍既敗,陳亂矢窮,義勇之士, 猶能死戰(zhàn),功合紀錄,以勸戎行,賞罰既明,將士盡節(jié),此擒敵之術(shù)也。

          臣聞以蠻夷攻蠻夷,中國之長算。故陳湯統(tǒng)西域而郅支滅,?;萦脼鯇O而匈奴 敗。請購辯勇之士,班、傅之儔,旁結(jié)諸蕃,與圖攻取,此又掎角之勢也。

          臣聞昔置新秦以實塞下,宜因古法,募人徙邊,選其勝兵,免其行役,次廬伍, 明教令,則狃習(xí)戎事,究識夷情,其所虜獲,因而賞之。近戰(zhàn)則守家,遠戰(zhàn)則利貨, 趨赴鋒鏑,不勞訓(xùn)誓,朝賦“楊柳”,夕歌《杕杜》,十年之后,可以久安。

          臣聞漢拜郅都,匈奴避境;趙命李牧,林胡遠竄。則朔方之安危,邊城之勝負, 地方千里,制在一賢。其邊州刺史不可不慎擇,得其人而任之。蒐乘訓(xùn)兵,屯田積 粟,謹設(shè)烽燧,精飾戈矛,來則懲而御之,去則備而守之,此又古之善經(jīng)也。去歲 亢陽,天下不稔,利在保境,不可窮兵。使內(nèi)郡黔黎,各安其業(yè),擇共宰牧,輕其 賦徭,事無過舉,爵不以私。愛人之財,節(jié)其徭役;惜人之力,不廣臺榭。察地利 天時以趨耕獲,命秋狝冬狩以教戰(zhàn)陣。則數(shù)年之后,有勇知方,帑藏山積,金革犀 利。然后整六軍,絕大漠,雷擊萬里,風(fēng)掃二庭,斬蹛林之酋,懸藁街之邸,使百 蠻震怖,五兵載戢,則上合天時,下順人事。理內(nèi)以及外,綏近以來遠,以惠中國, 以靜四方。臣少慕文儒,不習(xí)軍旅,奇正之術(shù),多愧前良,獻替是司,輕陳瞽議。

          上覽而善之。默啜于是殺我行人假鴻臚卿臧思言。思言對賊不屈節(jié),特贈鴻臚 卿,仍命左屯衛(wèi)大將軍張仁亶攝右御史臺大夫,充朔方道大總管以御之。仁亶始于 河外筑三受降城,絕其南寇之路。

          睿宗踐祚,默啜又遣使請和親。制以宋王成器女為金山公主許嫁之。默啜乃遣 其男楊我支特勒來朝,授右驍衛(wèi)員外大將軍。俄而睿宗傳位,親竟不成。

          初,默啜景云中率兵西擊娑葛,破滅之。契丹及奚,自神功之后,常受其征役, 其地東西萬余里,控弦四十萬,自頡利之后最為強盛。自恃兵威,虐用其眾。默啜 既老,部落漸多逃散。開元二年,遣其子移涅可汗及同俄特勒、妹婿火拔頡利發(fā)石 阿失畢率精騎圍逼北庭。右驍衛(wèi)將軍郭虔瓘嬰城固守,俄而出兵擒同俄特勒于城下, 斬之。虜因退縮,火拔懼不敢歸,攜其妻來奔,制授左衛(wèi)大將軍,封燕北郡王,封 其妻為金山公主,賜宅一區(qū),奴婢十人,馬十匹,物千段。明年,十姓部落左廂五 咄六啜、右?guī)邋笫М呂遒菇锛白有龈啕惸x支高文簡、睟跌都督崿跌思泰等各率 其眾,相繼來降,前后總?cè)f余帳。制令居河南之舊地。授高文簡左衛(wèi)員外大將軍, 封遼西郡王;睟跌思泰為特進、右衛(wèi)員外大將軍兼睟跌都督,封樓煩郡公。自余首 領(lǐng),封拜賜物各有差。默啜女婿阿史德胡祿,俄又歸朝,授以特進。其秋,默啜與 九姓首領(lǐng)阿布思等戰(zhàn)于磧北。九姓大潰,人畜多死,阿布思率眾來降。

          四年,默啜又北討九姓拔曳固,戰(zhàn)于獨樂河,拔曳固大敗。默啜負勝輕歸,而 不設(shè)備。遇拔曳固迸卒頡質(zhì)略于柳林中,突出擊默啜,斬之。便與入蕃使郝靈荃傳 默啜首至京師。骨咄祿之子闕特勒鳩合舊部,殺默啜子小可汗及諸弟并親信略盡, 立其兄左賢王默棘連,是為毗伽可汗。

          毗伽可汗以開元四年即位,本蕃號為小殺。性仁友,自以得國是闕特勒之功, 固讓之。闕特勒不受,遂以為左賢王,專掌兵馬。是時奚、契丹相率款塞,突騎施 蘇祿自立為可汗,突厥部落頗多攜貳,乃召默啜時衙官暾欲谷為謀主。初,默啜下 衙官盡為闕特勒所殺,暾欲谷以女為小殺可敦,遂免死。廢歸部落,乃復(fù)用,年已 七十余,蕃人甚敬伏之。

          俄而降戶阿悉爛、睟跌思泰等復(fù)自河曲叛歸。初,降戶南至單于,左衛(wèi)大將軍 單于副都護張知運,盡收其器仗,令渡河而南,蕃人怨怒。御史中丞姜晦為巡邊使, 蕃人訴無弓矢。不得射獵,晦悉給還之。故有抗敵之具。張知運既不設(shè)備,與降戶 戰(zhàn)于青剛嶺,為降戶所敗。臨陣生擒知運,擬送與突厥。朔方總管薛納率兵追討之。 賊至大斌縣,又為將軍郭知運所擊。賊眾大潰散,投黑山呼延谷,釋張知運而去。 上以張知運喪師,斬之以徇。小殺既得降戶,謀欲南入為寇。暾欲谷曰:“唐主英 武,人和年豐,未有間隙,不可動也。我眾新集,猶尚疲羸,須且息養(yǎng)三數(shù)年,始 可觀變而舉?!毙⒂钟拗潜?,造立寺觀。暾欲谷曰:“不可。突厥人戶寡少, 不敵唐家百分之一,所以常能抗拒者,正以隨逐水草,居處無常,射獵為業(yè),又皆 習(xí)武。強則進兵抄掠,弱則竄伏山林,唐兵雖多,無所施用。若筑城而居,改變舊 俗,一朝失利,必將為唐所并。且寺觀之法,教人仁弱,本非用武爭強之道,不可 置也?!毙⒌壬钊黄洳?。

          八年冬,御史大夫王晙俊為朔方大總管,奏請西征拔悉密,東發(fā)奚、契丹兩蕃, 期以明年秋初,引朔方兵數(shù)道俱入,掩突厥衙帳于稽落河上。小殺聞之,大恐。暾 欲谷曰:“拔悉密今在北庭,與兩蕃東、西相去極遠,勢必不合。王晙兵馬,計亦 無能至此。必若能來,候其臨到,即移衙帳向北三日,唐兵糧盡,自然去矣。且拔 悉密輕而好利,聞命必是先來,王晙與張嘉貞不協(xié),奏請有所不愜,必不敢動。若 王晙兵馬不來,拔悉密獨至,即須擊取之,勢易為也!”

          九年秋,拔悉密果臨突厥衙帳,而王晙兵及兩蕃不至。拔悉密懼而引退。突厥 欲擊之,暾欲谷曰:“此眾去家千里,必將死戰(zhàn),未可擊也,不如以兵躡之?!比?北庭二百里,暾欲谷分兵間道先掩北庭,因縱卒擊拔悉密之還眾。遂散走投北庭, 而城陷不得入,盡為突厥所擒,并虜其男女而還。暾欲谷回兵,因而出赤亭以掠涼 州羊馬。時楊敬述為涼州都督,遣副將盧公利、判官元澄,出兵邀擊之。暾欲谷曰: “敬述若守城自固,即與連和;若出兵相當,即須決戰(zhàn)。我今乘勝,必有功矣!” 公利等兵至刪丹,遇賊,元澄令兵士揎臂持滿,仍急結(jié)其袖,會風(fēng)雪凍烈,盡墜弓 矢。由是官軍大敗,元澄脫身而走。敬述坐削除官爵,白衣檢校涼州事。小殺由是 大振,盡有默啜之眾。俄又遣使請和,乞與玄宗為子,上許之。仍請尚公主,上但 厚賜而遣之。

          十三年,玄宗將東巡,中書令張說謀欲加兵以備突厥。兵部郎中裴光庭曰: “封禪者,告成之事,忽此征發(fā),豈非名實相乖?”說曰:“突厥比雖請和,獸心 難測。且小殺者仁而愛人,眾為之用;闕特勒驍武善戰(zhàn),所向無前;暾欲谷深沉有 謀,老而益智,李靖、徐勣之流也。三虜協(xié)心,動無遺策,知我舉國東巡,萬一窺 邊,何以御之?”光庭請遣使征其大臣扈從,則突厥不敢不從,又亦難為舉動。說 然其言,乃遣中書直省袁振攝鴻臚卿,往突厥以告其意。小殺與其妻及闕特勒、暾 欲谷等環(huán)坐帳中設(shè)宴,謂振曰:“吐蕃狗種,唐國與之為婚;奚及契丹,舊是突厥 之奴,亦尚唐家公主;突厥前后請結(jié)和親,獨不蒙許,何也?”袁振曰:“可汗既 與皇帝為子,父子豈合為婚姻?”小殺等曰:“兩蕃亦蒙賜姓,猶得尚主,但依此 例,有何不可?且聞入蕃公主,皆非天子之女,今之所求,豈問真假,頻請不得, 實亦羞見諸蕃?!闭裨S為奏請。小殺乃遣其大臣阿史德頡利發(fā)入朝貢獻,因扈從東 巡。

          玄宗發(fā)都,至嘉會頓,引頡利發(fā)及諸蕃酋長入仗,仍與之弓箭。時有兔起于御 馬之前,上引弓傍射,一發(fā)獲之。頡利發(fā)便下嘛捧兔蹈舞曰:“圣人神武超絕,若 天上則不知,人間無也。”上因令問饑否。對曰:“仰觀圣武如此.十日不食,猶 為飽也!”自是常令突厥入仗馳射。起居舍人呂向上疏曰:

          臣聞鴟梟不鳴,未為瑞鳥,猛虎雖伏,豈齊仁獸,是由丑性毒行,久務(wù)常積故 也。今夫突厥者,正與此類,安忍殘賊,莫顧君親!陛下持武義臨之,修文德來之, 既懾威靈,又沐聲教;以力以勢,不得不庭。故稽顙稱臣,奔命遣使。陛下乃能收 其傾效,雜以從官,赴封禪之禮,參玉帛之會,此德業(yè)自盛,固不可名焉。因復(fù)詔 許侍游,召入禁仗。仰英姿之四照,送神藝之百發(fā),恩意俱極,誠無得逾焉。乃更 賜以馳逐,使操弓矢,競飛鏃于前,同獲獸之樂,是屑略太過,未敢取也。雖圣胸 豁達,與物無猜,而愚心徘徊,與時加栗。儻此等各懷犬吠,交肆盜憎,荊卿詭動, 何羅竊至,暫逼嚴蹕,稍冒清塵,縱即殪玄方,墟幽土,單于為醢,穹廬為污,何 塞過責(zé)?特愿陛下勿復(fù)親近,使知分限。待不失常,歸于得所,以謂回兩曜之鑒, 祛九宇之憂,孰不幸甚!

          上納其言,遂令諸蕃先發(fā)。東封回,上為頡利發(fā)設(shè)宴,厚賜而遣之,竟不許其 和親。

          十五年,小殺使其大臣梅錄啜來朝,獻名馬三十匹。時吐蕃與小殺書,將計議 同時入寇,小殺并獻其書。上嘉其誠,引梅錄啜宴于紫宸殿,厚加賞賚,仍許于朔 方軍西受降城為互市之所,每年赍縑帛數(shù)十萬匹就邊以遺之。

          二十年,闕特勒死,詔金吾將軍張去逸、都官郎中呂向,赍璽書入蕃吊祭,并 為立碑。上自為碑文,仍立祠廟,刻石為像,四壁畫其戰(zhàn)陣之狀。

          二十年,小殺為其大臣梅錄啜所毒,藥發(fā),未死,先討斬梅錄啜,盡滅其黨。 既卒,國人立其子為伊然可汗。詔宗正卿李佺往申吊祭,并冊立伊然,為立碑廟。 仍令史官起居舍人李融為其碑文。無幾,伊然病卒,又立其弟為登利可汗。

          登利者,猶華言果報也。登利年幼,其母即暾欲谷之女,與其小臣飲斯達干奸 通,干預(yù)國政,不為蕃人所伏。登利從叔父二人分掌兵馬,在東者號為左殺,在西 者號為右殺,其精銳皆分在兩殺之下。二十八年,上遣右金吾將軍李質(zhì)赍璽書,又 冊立登利為可汗。俄而登利與其母誘斬西殺,盡并其眾。而左殺懼禍及己,勒兵攻 登利,殺之。自立,號烏蘇米施可汗。左殺又不為國人所附,拔悉密部落起兵擊之。 左殺大敗,脫身遁走,國中大亂。西殺妻子及默啜之孫勃德支特勒、毗伽可汗女大 洛公主、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登利可汗女余燭公主及阿布思頡利發(fā)等,并率其部 眾相次來降。天寶元年八月,降虜至京師,上令先謁太廟,仍于殿庭引見,御華萼 樓以宴之,上賦詩以紀其事。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2023高考備考攻略

          高考資訊推薦

          古代歷史

          更三高考中國古代歷史頻道,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故事、中國古代歷史 ... [進入專欄]

          報考信息

          動態(tài)簡章計劃錄取分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