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釋成語“白面書生”?有什么典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 白面書生
【拼音】: bái miàn shū shēng
【解釋】: 指缺乏閱歷經(jīng)驗的讀書人。也指面孔白凈的讀書人。
【成語故事】:
南北朝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做沈慶之。沈慶之從小就非常會打仗,常常打勝仗回來,后來他被封為“建武將軍”,專門負責防守邊疆。有一天,皇帝想要向北邊擴展領土,沈慶之知道了,就極力阻止皇帝:“大王,這件事萬萬不可,您還記得以前幾位將軍向北邊擴展領土失敗的事吧!大王...”沈慶之不停地勸皇帝,皇帝覺得很煩,就對沈慶之說:“我不想聽了,我叫別人來跟你說!”
皇帝就找了左右兩個文官來和沈慶之爭辯,沈慶之無奈地對皇帝說:“大王,治理國家就像治理家一樣,要討論耕田的事就要找每天去耕田的工人,要問織布的事就要找織布的婢女。現(xiàn)在大王要去攻打其它的國家,卻去找兩個從來沒打過仗的〝白面書生〞來商量,這場仗怎么會成功呢?”
皇帝不耐煩地說:“你不要再說了,我決定的事是不會再改變了!”皇帝沒有采納沈慶之的意見,最后當然打了個大敗仗回來!
后來,大家就用沈慶之說的“白面書生”用來形容年輕沒有經(jīng)驗的讀書人,只知道書本上的知識,不曉得實際應付事情的方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