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身為武則天時期的重要大臣,以斷案最為出名,既然如此,他的智慧、處理事情的能力自然也是高過其他很多人。他曾經被來俊臣誣陷下獄,但是卻能用自己的機智,向武則天陳述冤情,并且拯救了與他一同下獄的其他臣子。那么,身處險象環(huán)生的監(jiān)獄,狄仁杰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武則天時期,為了強化統(tǒng)治,同時為她以后登基做皇帝打基礎。武則天重用酷吏,這些酷吏想出各種刑法來逼供,官員一經入獄,就很難逃脫,屈打成招。
酷吏來俊臣發(fā)明了很多刑法,比如一種刑具叫做十大枷。這種刑具長三尺,寬二尺九寸,中間有洞能夾住脖子,重約二十五斤。十大枷名字如下:
一,定百脈;二,喘不得;三,突地吼;四,著即承;五,失魂膽;六,實同反;七,反是實;八,死豬愁;九,求即死;十,求破家。
審訊時,不分犯人身份高低,首先替他加上大枷,用棒子打倒在地。戴上手銬腳鐐后,再加上又重又大的枷,一旦倒下,犯人都無法自己站立起來,讓犯人產生屈辱和無助的感覺,精神瓦解。
獄吏面帶嘲笑,粗暴將犯人拉起,帶到刑堂,那里陳列著各種刑具,很多人心里恐懼,招認各種無中生有的罪行。
一次,來俊臣羅織了一些罪名,上書誣告狄仁杰、任知古、魏元忠等七位大臣謀反。為使這七人盡快認罪,他還奏請武后下令:這七人中,一經審問即承認犯有謀反罪行,態(tài)度較好者,可以赦免死罪。
狄仁杰早就知道來俊臣心狠手辣,他一入獄首先承認自己犯有謀反之罪。來俊臣于是對狄仁杰也就稍稍寬容了一些,所以未被打入死牢,并且獄卒們對他的看管也不甚嚴密。其他六位大臣堅決不承認有罪,結果被來俊臣嚴刑拷打,受盡了折磨。
狄仁杰向獄吏借來筆墨,從被子上撕下一塊帛,書寫冤屈情況,塞在棉衣里,請求送回家中。負責看守的王德壽并未起疑,讓人送交給狄仁杰的兒子狄光遠。狄光遠持帛書向武則天訴冤。武則天看罷,又傳訊了來俊臣,才知狄仁杰是被誣陷,因此免去狄仁杰等大臣的死罪,全部貶為地方官。
從這件事上,武則天非常佩服狄仁杰的機智。狄仁杰被貶到彭澤擔任縣令,幾年后契丹首領孫萬榮作亂,武則天又重新啟用狄仁杰,契丹首領不戰(zhàn)自退。
武則天當政后期,狄仁杰擔任宰相,先后舉薦荊州長史張柬之、夏官侍郎姚崇、監(jiān)察御史桓彥范、太州刺史敬暉等數(shù)十人。這些人后來都成為唐代名臣。
在選繼承人問題上,狄仁杰對武則天說:“姑侄之與母子,哪個比較親近?”從而武則天放棄了選擇武姓繼承人打算,立李旦為皇太子,這件事對唐朝復興起了關鍵作用。
狄仁杰去世后,武則天痛哭道:“朝堂空矣!”此后,朝廷每有大事不能決斷,武則天都會想起狄仁杰,嘆道:“老天為什么要這么早奪走我的國老?!?/p>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