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到李元霸很多網(wǎng)友都知道這個人也還是真的是超給力的,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名字,更多的時候還是因為他真的是有著非人的實力了,最近不少的網(wǎng)友也說了,真正的我們?nèi)パ芯坷钤缘臅r候李元霸會有多么的厲害呢?下面跟隨繼續(xù)揭秘看看!
李元霸是古典長篇章回體小說《說唐》以及評書《興唐傳》、《瓦崗英雄》中的虛構(gòu)人物。在《說唐》中李元霸是天下第一條好漢,隋唐十八好漢之首,天下無敵。兩臂四象不過之力。使一對鐵錘,重八百斤。
書中的李元霸號稱是上界大鵬金翅鳥臨凡,被煬帝封為趙王,稱西府趙王,書中對他的描寫是:
年方十二歲,生得尖嘴縮腮,一頭黃毛促在中間。戴一頂烏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無窮。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勇,捻鐵如泥,勝過楚漢項羽。一餐斗米,食肉十斤。用兩柄鐵錘,四百斤一個,兩柄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坐一騎萬里云,天下無敵。
通常人們認為李元霸的原型就是李玄霸。
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唐高祖李淵第三子,李建成和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弟,李元吉同母兄,母親便是李淵的原配太穆皇后竇氏。
元就是玄,兩字本可通用,一說因為避康熙諱,清朝把史書中的李玄霸改為李元霸。
李玄霸從身份、年齡都與李元霸接近,似乎是當仁不讓的原型。
史書記載:
幼辯惠,隋大業(yè)十年薨,年十六,無子。武德元年,追封衛(wèi)懷王,又贈秦州總管、司空。以太宗子泰為宜都王,奉其祀,葬芷陽。后泰徙封越,更以宗室西平王瓊子保定嗣。薨,無子,國除。
大意是說:
李玄霸自幼辯惠。隋朝大業(yè)十年,李玄霸去世,年僅十六歲,無子。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后,追封李玄霸為衛(wèi)王,謚號懷。又追贈為秦州總管、司空。武德四年,唐高祖以秦王李世民第四子李泰為宜都王,作為李玄霸的后嗣。并將李玄霸改葬于芷陽。
關(guān)于李玄霸的史料記載就這么多,因為早逝只活到十六歲,他也沒做過太多可以被史官記載的事情。
問題在于,李玄霸除了和李元霸一樣早夭,沒有證據(jù)顯示他武藝超群有類似開了外掛的戰(zhàn)斗值,也沒有從軍的經(jīng)歷,而自幼辯惠似乎暗示更像一個早慧而身體不太好的文弱孩子。
說李玄霸是原型,那純粹是因為李玄霸是李淵的兒子。除了兒子這一點是歷史原型之外,其他對于李元霸的塑造,完全是創(chuàng)作,與史書記載的李玄霸并無相似之處。
其實,李元霸的原型或許是這一個李建成、李世民的兄弟,只是,他不是親兄弟,而是堂兄弟。
這個原型就是唐朝的淮陽王的李道玄。
李道玄(604年-622年),西魏、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曾孫,隋朝夏州總管李繪之孫,追封河南王李贄之子,唐高祖李淵的堂侄,也就是說他和李建成、李世民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曾祖,而這個曾祖就是唐皇室李家在關(guān)隴集團中獲得尊貴地位的原因,李道玄可以說是既親又貴。
無怪乎,唐朝建立的那一年武德元年的六月初七日,李道玄受封為淮陽王,拜右千牛衛(wèi)大將軍。
武德三年(620年),李道玄跟隨堂兄秦王李世民在介州(今山西介休)攻打劉武周的部將宋金剛,李道玄率先登城沖入敵陣,當時他只有十七歲,李世民對他的勇武甚為驚奇,賞賜給他布帛一千段。
武德四年(621年),他繼續(xù)隨堂兄李世民攻打竇建德,七月升任洛州總管。武德五年(622年)七月,任河北道行軍大總管,負責討伐劉黑闥。十月十七日,戰(zhàn)敗身亡,此時他年僅十九歲。
李道玄被追封為左驍衛(wèi)大將軍,謚號壯王,史稱淮陽壯王。
史書記載,李道玄性情謹慎篤厚,精通武藝,舉止文雅,謹慎篤厚和舉止文雅自然與李元霸畫風不協(xié)調(diào),但精通武藝、少年勇武,而且是唐朝宗室貴族核心成員,名字又是小玄子,這和李元霸是非常符合的。
至于少年早夭死于戰(zhàn)陣,則更相符合了。
李道玄多次跟隨李世民征伐,李世民對這個堂弟的去世深為痛惜,對人說道:
道玄常跟隨我征伐,見我深入敵陣,心中羨慕想要模仿,才會這樣。
并為李道玄的陣亡而痛哭不已。
李道玄的陣亡的原因是他與副將史萬寶不和。
當時,李道玄率領(lǐng)輕騎兵率先出戰(zhàn)沖入敵陣,命史萬寶率大軍隨后。史萬寶按兵不動,對他的親信說:
我奉皇帝手書敕令說淮陽王是毛孩子,軍隊行動均委托老夫我。現(xiàn)在淮陽王冒冒失失地出擊,如果和他一同進攻,必然一起失敗導致覆沒,不如用淮陽王作餌引誘敵人,如果淮陽王失敗,敵人必定爭相前進,我堅守以待,就一定能夠打敗敵人!
這樣一來,李道玄孤軍深入敵陣戰(zhàn)敗陣亡。史萬寶帶兵準備戰(zhàn)斗,但士兵都沒有斗志,唐軍因此大敗。
史萬寶是不是有唐高祖李淵委任他當實際指揮官的手書敕令,并沒有確切的證據(jù),但至少“用淮陽王作餌引誘敵人”這個計策是完全失敗了,而且用身為主帥的宗室貴族來誘餌,也夸他想得出。
所以關(guān)于李道玄之死有陰謀論的說法,史萬寶的嫌疑很大。
唐高祖李淵有個兒子叫李玄霸是不假的。古代“玄”字和“元”字通假,在人名里更是經(jīng)常混用。問題是歷史上的李玄霸十幾歲就夭亡了。有人說李元霸的原型是李道玄。
歷史上的李道玄是李世民的族弟,他們的曾祖父都是西魏上柱國李虎。李淵稱帝后封李道玄為淮陽壯王。這個李道玄可夠陽壯的。劉武周派大將宋金剛攻打李淵的老巢并州(今山西太原),齊王李元吉不戰(zhàn)而逃。秦王李世民力請出兵,在介州(今山西介休)擊敗宋金剛。李道玄當時還只有十五歲,估計這是他第一次上陣打仗,結(jié)果第一個殺上城頭,立下頭功。后來又跟著李世民討伐洛陽王世充,轉(zhuǎn)戰(zhàn)河南,圍困洛陽,立下累累戰(zhàn)功。竇建德出兵支援王世充,李世民與之對峙于洛陽東北的軍事重鎮(zhèn)虎牢關(guān)。李世民一向喜歡帶著小部隊的輕騎兵偵察敵情,曾因此多次遇險,這次又遭遇竇建德的大部隊。李世民命令李道玄埋伏在路旁,敵軍到后殺出來,竟然殺退了敵軍。
李道玄作戰(zhàn)風格與李世民非常相似。李世民有一支精銳的輕騎兵部隊。會戰(zhàn)的時候,甚至親自率領(lǐng)這支部隊迎頭殺入敵陣,銳不可當,通常能一直殺到敵人的隊尾,貫通到底,再殺回來,反復沖擊,直到敵人陣形大亂,喪失斗志,大部隊同時掩殺過去。這個戰(zhàn)術(shù)幾乎是百戰(zhàn)百勝。在黃易的《大唐雙龍傳》里對這個戰(zhàn)術(shù)評價很高,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鑿穿”戰(zhàn)術(shù),寇仲就一再使用這個戰(zhàn)術(shù),其實純粹是抄襲李世民。而李道玄跟隨李世民轉(zhuǎn)戰(zhàn)泗水的時候,經(jīng)常是這支精銳部隊的主力之一?!缎绿茣防镎f李道玄“貫賊陣出其背,復引還,賊皆靡,所發(fā)命中?!睋芜@種作戰(zhàn)任務(wù)對武力要求最高,要求個個都是以一當百的猛士,可以想象李道玄的武力值至少也在95以上?!缎绿茣防镞€說他“每赴敵,飛矢著身如猬,氣益厲。”
李道玄以主將的身份,不老老實實坐鎮(zhèn)中軍,身先士卒當前鋒,這也是敗亡之本。主將應(yīng)該像電影《影子武士》里的武田信玄一樣:“山,是不動的!”李道玄明顯是受了李世民的影響。李世民最喜歡身先士卒沖入敵陣。李道玄戰(zhàn)死后,李世民傷心地自責說:“自從起兵以來,道玄經(jīng)常是跟隨我征戰(zhàn)。他每每見到我深入敵后,都能最終戰(zhàn)勝敵人,總是羨慕我,所以才會效仿??上н@么年輕就死了!”李道玄戰(zhàn)死時只有十九歲。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