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拿破侖,相信很多朋友不會陌生了,都知道他生性孤僻,身材矮小,但卻是一個叱咤風(fēng)云的歐洲英雄。也被稱為戰(zhàn)神,曾經(jīng)橫掃歐洲,所向披靡。最終,在一場戰(zhàn)斗中,所有的榮耀化為灰燼。然而失敗后,他并沒有被處死,而是被流放,在一座孤島上走向了人生的終點。對于這一點,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什么不將拿破侖處死呢?這到底是為什么?其實原因很簡單。
列強如此寬松地對待拿破侖是有原因的,主要是為了避免激怒法國人,而且拿破侖家族在國際上得到很多國家的認(rèn)可,他們被認(rèn)定為王室。況且除了法國,歐洲還有很多崇拜拿破侖的潛在群體。一般來說,拿破侖被流放而沒有被處死有三個原因。
1、拿破侖是法國最受認(rèn)可的皇帝。這是有原因的。首先可以看到拿破侖退位時在法國人民心中的地位。當(dāng)時在白露宮廣場,很多衛(wèi)兵為之落淚,目送拿破侖離開。拿破侖在士兵中很受歡迎,因為他甚至能說出近衛(wèi)軍中大部分士兵的名字和他們的家庭狀況。
拿破侖杰出的軍事才能是眾所周知的。他幾乎是法國歷史上的神話。因此,他頗有聲望。況且拿破侖是法國唯一一個民選皇帝,也是最后一個。他在法國人民心中的影響力一時半會兒不會消散。他代表著法國神話,象征著勝利,永遠(yuǎn)不會被輕易取代。由此可見,拿破侖在法國的影響力可謂巨大。如果此時拿破侖被殺,可想而知法國軍民得知后會是怎樣的暴亂場面。
2、拿破侖家族與奧地利王室有過聯(lián)姻,拿破侖兄弟統(tǒng)治過荷蘭和德意志公國,這些都讓拿破侖家族得到了王室的肯定。而且英國作為拿破侖生死的決定者,公然處決拿破侖,無疑是對君主制的挑釁,所以英國絕不會冒這個險堅持處決拿破侖。
在歐洲王室圈子里,拿破侖的王位已經(jīng)得到教會的認(rèn)可,他也屬于歐洲王室的一員。在這種情況下,肆意屠殺王室成員,是對所有歐洲君主的挑釁和侮辱。所以,雖然很多人想把拿破侖處死,但是仍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因為這樣會違背歐洲的正統(tǒng)觀念。
此外,當(dāng)拿破侖攻占奧地利和普魯士時,他沒有傷害他們的王室成員。這是中世紀(jì)歐洲貴族政治的一個準(zhǔn)則,意味著拿破侖已經(jīng)成為王室的一員。如果他被殺了,就意味著皇帝和普通人一樣,可以隨意被殺。這會損害統(tǒng)治者的利益。因此,他們不能只處決拿破侖。
3、掌管拿破侖生死的英國政府得罪法國顯然是不明智的,拿破侖是法國現(xiàn)任君主路易十八的噩夢。英國掌握了拿破侖,只要拿破侖還活著,它將是法國、奧地利等國家中最大的威脅。所以,出于地緣政治的原因,英國政府不會處決拿破侖。
最后,如果拿破侖被公開處決,那么在法國人看來,無疑是把拿破侖塑造成民族英雄的影響,而英國人將背負(fù)法國人民的仇恨,這顯然對英國不利。
總的來說,殺死拿破侖在某種程度上會成為對法國人民的褻瀆和侮辱。對英國來說,殺了拿破侖只會百害而無一利。反之,控制拿破侖就不一樣了,拿破侖會成為懸在波旁王朝頭上的利劍,更符合歐洲局勢的發(fā)展。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