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是《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對此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紅樓夢》第72回,王熙鳳做了一個娘娘奪錦的夢。很顯然,這不是吉兆。
草灰蛇線,伏脈千里,看似不起眼的一個夢,至少說明王熙鳳即將失勢,賈府即將被蠶食。為什么?因為這個娘娘不是王熙鳳熟知的賈元春元妃。
古語有云,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女人的“花期”本來就短,元春在皇宮里的繁盛期自然不會長久。
一語未了,人回:“夏太府打發(fā)了一個小內(nèi)家來說話?!辟Z璉聽了,忙皺眉道:“又是什么話!一年他們也搬夠了。”鳳姐道:“你藏起來,等我見他,若是小事罷了,若是大事,我自有話回他?!辟Z璉便躲入內(nèi)套間去。
《紅樓夢》第七十二回中,六宮都太監(jiān)夏守忠又打發(fā)小太監(jiān)來找賈璉借二百兩銀子,賈璉嚇得都不敢出來,還是王熙鳳出面以當首飾為借口拿二百兩銀子打發(fā)了這個小太監(jiān)。從這個小太監(jiān)的嘴里,我們還知道了這位夏太監(jiān)早已從賈府借了不少的銀子,至少是一千多兩,所以賈璉才怕了他。
賈元春在宮內(nèi)失寵,我們從夏太監(jiān)借機敲詐賈府就可以看出端倪。元春是貴妃身份,既得皇帝恩寵,宮里的六宮都太監(jiān)是不敢到她的娘家賈家去要錢的,可這位六宮都太監(jiān)夏守忠不僅去賈府要錢,而且還不止一次地去要,這說明了什么?答案顯而易見。
換句話說,如果元妃沒有失寵,這個夏太監(jiān)借他十個膽他也不敢到元妃娘家去敲詐。
“三春過后諸芳盡”。元春受寵的日子只有三年。那么她辛辛苦苦掙來的榮耀加身,僅僅維持三年,到底是自己不爭氣還是她的那個家族連累了她?
元妃為何失寵,很大原因是她參與了宮里的政治斗爭。這是很多紅迷得出的一個觀點。
當元春加封賢德妃時,賈政在臨敬門那里領了圣旨就帶著一家人去東宮謝恩了。那么一大家子人究竟去謝誰,文本里寫的隱晦,沒有提及,不過可以斷定的是不是皇帝。既然不是皇帝,換句話說,只能是賈府所依附的陣營(黨羽)。
一拿到圣旨,賈政就興師動眾去那邊謝恩,明擺著,元春一定在這個陣營里,是他們中的一員。那么元妃失勢,跟這個有關嗎?
我們知道,繼元春加封賢德妃之后,賈府緊接著的一件大事就是百年難遇的“省親”。省親之時也是賈府“顯極”之時。按理說賈家在這場聲勢浩大的省親中會得到很多利益,至少經(jīng)濟利益是毋庸置疑的,但事實恰恰相反。
為了元妃省親,賈府耗費了巨大的人財物力,蓋了一棟省親別墅,非但有得到任何經(jīng)濟利益補償,反倒讓賈府散盡家資。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元春在宮里的地位并不怎樣,沒有實際權力,左右不了大局,甚至說“賢德妃”只是一個虛名,可有可無。
但元妃所處深宮,很少與外界人接觸。而且清朝律令規(guī)定,太監(jiān)與外戚不得干政,所以元妃幾乎沒有機會加入政治爭斗,且元妃省親之后,皇帝允許賈家每月的二六之期可進宮覲見??梢哉f參加陣營的不是元妃,而是她背后的賈府,她只不過跟娘家人一條戰(zhàn)線罷了。
元春受寵時,賈家人幾乎很少從她那里得到利益,雖然王子騰連升幾級,但跟元春關系不大,畢竟他不是賈府中人。且皇帝也不是昏君,他知道賈府里的男子都不堪大用。
薛寶釵曾說,就算我是楊貴妃,也沒有一個好兄弟能做楊國忠。可見一斑。
常言道,成熟的麥穗頭是耷拉的。賈家因為元妃加封并沒有收斂,而是得意忘形,甚至各種弄權。王熙鳳就顯擺說:
以往比這大得多的事也不是沒經(jīng)過,就說那年蓉兒媳婦歿了,東府里頭用的那塊板,不就是壞了事的義忠老親王的嗎?用了就用了,也沒見怎么著吧?還有,頭年甄家抄了家,不是也有東西寄存在這里嗎?到底也沒見怎樣吧?
賈璉甚至大言不慚說,就是有人告他們謀反都不怕。
什么樹大招風、天狂必有雨這些警示,賈家根本毫無顧忌,認為家里出了個貴妃,他們就可以無法無天了。
殊不知,賈家此時越得意忘形給元春帶來的危害就越大。上面體恤宮里的嬪妃不能常伴父母身邊,父母不能享天倫之樂,因此給這個全家團聚的機會。但是無知的賈家人不知道低調(diào),更不知道珍惜,他們的做法反倒讓人覺得有恃無恐。
王熙鳳夜宿饅頭庵之后,她罪惡的心態(tài)開始膨脹,她經(jīng)常瞞著王夫人做一些傷天害理、坐地斂財?shù)墓串?賈家力保的賈雨村,這是一頭“東郭之蛇”,賈府榮盛時,他仗著靠山和手里的權勢謀取私利,賈府落敗時,他又迫不及待落井下石……
別說元妃在后宮佳麗三千人當中不算翹楚,就算她是國色天香、傾國傾城,也挨不住家里人這么鬧騰。賈府里沒有一個正兒八經(jīng)做官的人,也沒有一個上進的人,但他們干出的那些事就連肱股之臣恐怕都未必敢干,為什么,還不是因為他們手里有個王牌賈元春嗎?
賈家的敗亡完全是賈家人咎由自取,不知輕重,恃寵而驕。
要說曹公落筆時已經(jīng)給賈府指明了方向,《紅樓夢》前八十回中,王熙鳳的兩次做夢就是答案。
第一個夢是秦可卿托夢。秦可卿病逝前曾托夢王熙鳳,警告她登高必失,榮辱自古周而復始。勸她未雨綢繆早做準備,如果大難臨頭,可保賈府子孫不至于流離失所,還可以東山再起。秦可卿還告訴鳳姐另外一件喜事,其實就是元春封妃,賈府成為皇親國戚。后來元春省親,賈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階段。
第二個夢就是“娘娘”奪錦。前文有述,這位娘娘當然不是元春。在夢里這位娘娘打發(fā)一個人來要100匹錦,因為不是元妃,所以王熙鳳不給,他就上來奪。很顯然,這百匹錦,暗喻賈府百年的基業(yè)和賈府的錦繡前程。
在第二個夢里,那些來賈府要錢的太監(jiān)態(tài)度極其傲慢,倘若賈璉答應得慢了,那些人就極其不耐煩,這些人顯然就是宮里的風向標,如果不是元妃失勢,他們也不敢這么造次。
王熙鳳的夢一向很準,元妃的倒臺,最終連累到了賈府。讓人惋惜的是,王熙鳳始終沒有按照秦可卿的忠告,在繁榮之時籌劃下將來衰落時的世業(yè)。結果,賈府被抄家后再也無力雄起。賈府,最終落得一個“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凈”的結局。
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無情帝王家。宮斗的殘酷性,不比朝堂差。元妃省親時對家里人說:那見不得人的地方。很明顯,“那個地方”就是指皇宮大院,在元春眼里,此時的皇宮是陰暗的,是讓人膽寒的地方。
李商隱《宮辭》:君恩如水向東流,得寵憂移失寵愁。莫向尊前奏花落,涼風只在殿西頭。
自古皇權的威嚴不容挑釁,言出法隨,古代后宮的嬪妃說到底只是皇帝的附庸,倘若陷入宮斗或深陷朝堂上的政治斗爭不可自拔時,等待她們的只能是無情地命運的終結。
賈家無能,將全部希望寄托在元春身上,殊不知,她一個嬪妃在宮里人微言輕,猶如大海浮萍,一旦沒有了皇帝的照拂,賈府猶如釜底抽薪,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只在一瞬間。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