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于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為主的雜著,屬于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于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平廣記·卷八十一·異人·趙逸
【原文】
后魏崇義里有杜子休宅,地形顯敞,門臨御路。時有隱士趙逸者,云是晉武時人,晉朝舊事,多所記錄。正光初,來至京師,見子休宅,嘆息曰:“此是晉朝太康寺也?!睍r人未之信,問其由,答曰:“龍驤將軍王浚平吳后,立此寺,本有三層浮圖,用磚為之。”指子休園曰:“此是故處。”子休掘而驗之,果得磚數(shù)萬,并有石銘云:“晉太康六年,歲次乙巳,九月甲戌朔,八日辛巳,儀同三司襄陽侯王浚敬造?!睍r園中果菜豐蔚,林木扶疏,乃服逸言,號為圣人。子休遂拾宅為靈應寺,所得之磚,造三層浮圖,好事者問晉朝京師何如今日,逸曰:“晉朝民少于今日,王侯帝宅與今日相似?!庇衷疲骸白杂兰我詠?,二百余年,建國稱王者,十有六君,吾皆游其都鄙,目見其事。國滅之后,觀其史書,皆非實錄,莫不推過于人,引善自向。符生雖好勇嗜酒,亦仁而不殺,觀其治典,未為兇暴。及詳其史,天下之惡皆歸焉。苻堅自是賢主,賊君取位,妄書生惡,凡諸史官,皆此類也。人皆貴遠賤近,以為信然。當今之人,亦生愚死智,惑已甚矣?!眴柶涔?。逸曰:“生時中庸之人耳,及其死也,碑文墓志,莫不窮天地之大德,生民之能事。為君共堯舜連衡,為臣與伊尹等跡,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塵,執(zhí)法之吏,埋輪謝其梗直。所謂生為盜跖,死為夷齊,妄言傷正,華詞損實?!碑敃r作文之士,慚逸此言,步兵校尉李登問曰:“太尉府前磚浮圖,形制甚古,未知何年所造。”逸云:“晉義熙十二年,劉裕伐姚泓軍人聽作?!比昴贤趼劧愔?,因問何所服餌以致延年。逸云:“吾不閑養(yǎng)生,自然長壽。郭璞常為吾筮云,壽年五百歲,今始余半?!钡劢o步挽車一乘,游于市里,所經(jīng)之處,多說舊跡,三年已后遁去,莫知所在。(出《洛陽伽藍記》)
【譯文】
后魏時,崇義里有一座杜子休的宅院,地形顯耀敞亮,門前面臨官道。當時有個叫趙逸的隱士,說是晉武帝時候的人,有關(guān)晉朝時代的舊事,他大部分都記得。后魏(即北魏)正光初年他來到京都,看見杜子休的宅院后嘆息道:“這是晉朝當年的太康寺呀!”當時人們都不相信,問他原因,答道:“當年龍驤將軍王浚平定吳國后,建立了這座寺,本來有三層佛塔,用磚砌的?!彼钢有莸膱@子說:“這就是原來的地址?!弊有菥蛲翙z驗他說的話,果然挖得幾萬塊磚,并有塊石頭上刻著銘文道:“晉太康六年,歲次乙巳,九月甲戌朔,八月辛巳,儀同三司襄陽侯王浚敬造。”當時園子里的果樹和蔬菜長得豐茂旺盛,更有林木蔥蘢,人們便信服了趙逸的話,稱他為圣人。杜子休也施舍出自己的宅院作為靈應寺,挖得的磚用來建造三層佛塔,好事的人問趙逸晉朝時的京都與現(xiàn)在對比到底怎么樣,趙逸說“晉朝時居民比現(xiàn)在少,王侯們的宅第與現(xiàn)在相似。”又說:“自從永嘉年以來,二百余年間,建國稱王者共有十六個君主,我都游歷過京都的附近,親眼看見其中的事情。每個國家興亡之后,看看他們的史書,都不是據(jù)實記錄,沒有人不是將過失推卸給別人,把好事引到自己身上。苻生雖然好勇嗜酒。但也懂得仁政而不輕易殺人,看著治理國家的政策法律,并不敢兇暴。但在詳細記載他的史書里天下所有的壞事都歸在他身上。苻堅自然是賢明的君主,但他竊取君位,隨意杜撰,枉加惡名,所有史官都是這種類型。人們都尊貴遠的而賤視近的,以為史官的話都是真實的。當今之人也是以為活著的就愚蠢,死了的才是聰明人,實在是被迷惑得太厲害了。”有人問他為什么會是這樣,趙逸說:“一個人活著的時候,盡管不過是中庸之輩而已,但在他死了以后,在他的碑文墓志里面,無不搜羅盡天地之間的大德和活著的人所能辦到的好事。這個人是君主,則說他能與堯舜抗衡;這個人是大臣,就說他與伊尹有同等的政績;凡是管理臣民的行政官員,就說他像浮虎一樣令人慕其清塵;凡是執(zhí)法的官員,就說他有埋輪大志令人稱謝他的耿直。所謂活著時是大賊盜跖,死后就夸稱為圣賢伯夷叔齊所有這些,統(tǒng)統(tǒng)是運用虛妄之言中傷正氣,借助華麗辭令損害事實?!碑敃r舞文弄墨的文士,個個愧聞趙逸的這一番言論,有個武官步兵校尉李登問道:“太尉府前磚砌的佛塔,形式甚為古老,不知是何年建造的?!壁w逸說:“那是東晉義熙十二年時,劉裕討伐姚泓的軍人建造的?!比昴贤趼犃粟w逸上面的話以后,非常驚異,便問他服用了什么長生不老藥,才使他如此長壽。趙逸說:“我不懂得什么善生之道,而是自然長壽。郭璞當年為我占卦說,我的壽長為五百年,現(xiàn)在開始還剩下一半?!被实劢o了他人力拉的車一輛,他周游市區(qū),所到之處,大都能說出舊跡,三年之后,他隱遁而去,沒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